外科教父海与夏

第1186章 超级远程手术中心

没想到锐行的手术机器人还没上市,就收获这么多订单,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欧美那边的审批都还在走程序,那些买主就算按照科研实验设备来买,也要买过去。

黄佳才算了一下账,目前的订单已经三百多台,三百多台是什么概念,一线品牌的手术机器人目前从上市到现在全球总共才卖出七百多台,锐行的手术机器人上市就卖出三百多台,开局就干到别人的一半累积全球销售数量。

这还是锐行公司叫停接受订单的情况下,因为产能暂时没办法跟上,要保证已有单订的交货质量,黄佳才要打造世界顶尖手术机器人品牌。

整个公司在手术机器人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不管是机械臂的灵活性、稳定性和精确度都比现有品牌强,他这次要借着这几百台机器一炮打响,确立在世界上的地位。

黄佳才坐在办公室的老板椅上思考订单的问题,

业务部的葛经理急匆匆地赶来,他知道,可能是订单又增加了。

“黄总!”

葛经理火急火燎地。

“又来了十台订单,这如何是好,我们实在顶不住了。”

“不是已经通知你们不再接受任何订单,先把已有的订单保质保量按期交货。”黄佳才奇怪,怎么还接订单呢。

葛经理边擦汗边说:“黄总,对方说先把全款打过来,至于发货,随便什么时候发货都没关系,按照正常程序让他们的订单排队,你说,他们是先把款项打过来,再打电话告诉我们的,我们也是猝不及防。”

黄佳才思索了一会:“这样吧,我们开会商量一下,不接订单也不是个事,我们可以来者不拒,当然必须是全款的,然后按订单来排产,实在不行我们扩大工厂,提高产能,我们开会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扩大产能,怎么来扩大产能。”

“我们就是想和你商量这事,别的公司的业务员天天在全世界活动,就是为了多卖几台手术机器人,我们现在业务员没派出去一个,订单拿到手软,要是停止接受订单,怕是会寒了喜欢我们产品的客户的心。”葛经理做业务这么久,真没见过这种阵势,产品还没上市,业务还没开始跑,订单就像雪花一样飘过来。

刚开始大家还以为是什么诈骗呢,后来慢慢研究发现,这哪里是诈骗,这是抢订单。

很多客户都是世界知名医院,比如梅奥、纽约特种、约翰霍普金斯、夏里特医院、东京大学附属医院等等,好多医院,还有很多私家医院,数不过来。

黄佳才心里十分亮堂,这些卖锐行手术机器人都是冲着杨教授来的,当然,锐行的手术机器人产品力也是杠杠的,但是要是没有杨教授几天前的那台中非远程手术,不可能有现在雪片一样的订单。

这台手术在世界媒体上传播之后,那些富豪脑子一转,这多好呀,以后有事请杨教授都不用去中国,也不用劳烦杨教授出国,直接用远程手术机器人来做手术,节约很多时间。

要是急诊手术,就算飞机全速飞行,也要很久,这样根本不需要等待的时间,随时可以手术,就像杨教授跟他们在同一个城市一样。

加之这台手术的成功证明了远程手术的可行性,这些富豪们立即行动起来,希望尽快可以建立远程手术中心,采购锐行的手术机器人,无非就是想与三博医院的手术机器人同一个品牌型号,这样到时候可以配对连线,买其它型号的手术机器人,不能与杨教授连线没用。

“赶紧召集大家开会,商量下一步怎么扩大产能。”黄佳才跟葛经理说。

葛经理立即响应:“我马上召集大家。”

---

手术后第二天,方教授就醒来,他的生命体征也一直保持平稳,脑部的功能也没有出现什么后遗症,手术的效果非常好。

当他得知是国内的杨教授使用手术机器人相隔万里给他远程手术的时候,他不禁感叹医疗科技的进步,又听说国家为了救他,组织医疗团队紧急来非洲,动用运输机紧急运输手术设备,调用卫星保障网络通讯,中企员工争相为他献血,他感动万分。

身后是强大的祖国,这一刻在方教授心里已经具象化。

宋子墨一直留在非洲,他要等方教授能够转运回国,再用医疗飞机护送方教授回到三博医院继续治疗。

术后大约一周,方教授病情已经十分稳定,宋子墨将病情汇报给杨平,杨平仔细评估后,认为可以用医疗飞机转运回国,于是上级领导立即派遣最先进的医疗飞机,将方教授接回国,宋子墨带着医疗飞机的随行医生护士全程护送。

在研究所的病房里,见到平安无事的方教授,杨平心里松一口气,这次的任务总算完成,要不是有远程手术机器人的帮助,这事还真不好办。

宋子墨的技术值得信赖,但是比起自己的技术还是有差距,远程手术虽然偶尔轻度延迟,但是已经最大限度将自己的技术不折不扣地送到方教授身上。

脑干的手术有时候在操作上差一点点,手术效果会打折扣。

“这是杨教授。”宋子墨站在床旁介绍道。

方教授立即自己爬着坐起来,他握住杨平的手,见到面前这位年轻的教授,诺奖获得者,中国医疗界璀璨的新星,心里激动万分,这份激动既有见到自己救命恩人的激动,也要看到年轻一代天才的激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长江后浪推前浪,晚辈们一点不比自己差,只会越来越强。

“给大家添麻烦了。”方教授感到很惭愧,自己受伤让国家动用了这么多资源。

杨平一笑:“哪里的话,只要方教授您没事就好。”

术后方教授觉得自己大脑功能一点也没有受影响,心里明白手术的效果非常好,至于全身多处骨折和一些内脏损伤,手术都已经处理好,即使留下什么后遗症,他也不在乎,只要还能继续搞科研,他就心满意足。

方教授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哪怕以后坐轮椅,吊着尿袋,只要脑子清醒,他都觉得无所谓。

不过杨平告诉他,以后既不用坐轮椅,也不用掉尿袋。

虽然当时膀胱输尿管有撕裂,但是手术已经修复,以后不会影响泌尿系的功能。

当时腰椎粉碎性骨折对神经有挫伤,但是幸运的是,挫伤的部位不在脊髓,而在马尾神经,马尾神经对损伤的耐受能力比起脊髓要强多了。

要是再上一个极端,损伤脊髓圆锥,那真的可能会引起泌尿系的功能。但是现在马尾神经的挫伤慢慢可以恢复,而且术中仔细探查发现,受伤的马尾神经没有断裂,只是挫伤而已。

至于全身多处骨折,等愈合好之后,行走及运动都没有问题。

方教授握住杨平的手,久久说不出话来,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杨平也是只是握住他的手。

许久,他才说:“谢谢。”

“好好休息,三天后可以拄拐下地活动,到时候康复医生会帮助你。”杨平给他极大的信心。

在研究所,显微镜下操作、内镜及腔镜操作、手术机器人操作,这些都是基本功,每一个医生,包括刚毕业必须进行规范化的训练,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走。

现在锐行的手术机器人研发成功后,大家训练手术机器人操作更加方便,因为锐行公司打算拉十几台过来,将一层楼的房间打通,然后这些手术机器人一字排开,给大家平时训练,以后训练再也不用排队。

---

黄佳才一共送了三台手术机器人去非洲,手术做完之后,他也没有打算将手术机器人运回来。

他将它们捐献给当地医院,然后投资在那家医院建立一个远程手术中心,以后如果我国在非洲的的中企人员需要国内顶尖医疗技术救援,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通过远程手术来完成。

黄佳才通过对医疗技术的走向分析,手术机器人肯定是未来医疗科技的发展趋势,就像当年微创手术一样,很快会普及开来。

所以,远程手术在未来大有可为,现在黄佳才必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抢占全球市场,确立锐行在这个领域牢固的地位。

锐行手术机器人的横空出世,将其它几个品牌直接打蒙了。

他们根本想不通,为什么一款在欧美还没有通过审批的手术机器人居然可以获得这么多订单,而且即使所有订单是走科研实验设备,这些采购方也愿意。这些厂商也调查过,这些采购方不是一般医院,全部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医院,这些医院是疯了吗?

后来这些公司深入调查才知道,原来是中国的杨平教授用锐行的手术机器人演示了一台相隔万里的远程手术,手术还是急诊,是脑干手术,这就具备了代表性。

如果这种手术都能做,那其它手术完全不在话下。

这说明杨教授一个人带动了整个锐行手术机器人的品牌传播,打不过就加入,这些手术机器人厂商现在使出浑身解数接近三博医院,就是希望将自己品牌的机器人免费送进三博医院,让杨教授去用,要是杨教授能够使用他们的手术机器人,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最大的荣耀,而且对这个品牌在世界的传播极其有利。

可是现在杨平对其它品牌的手术机器人完全没有兴趣,他只喜欢用锐行的手术机器人。

很简单,锐行手术机器人的开发有他的参与,从设计、改进、试产和量产,整个过程他都参与。

可以说这款手术机器人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很多方面都是根据他提出的意见来设计的,简直就是他的梦想手术机器人,用起来肯定顺手。

不仅锐行的手术机器人卖得火爆,现在三博医院接到大量的电话,全部是咨询捐款的,他们表示要捐款给三博医院建立一个超级远程手术中心,有人甚至愿意投资发射卫星,利用卫星组网,建立超级远程手术的网络通路。

夏院长这下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这些人来自世界各地,有些还是通过南都省的外资企业出面与三博医院洽谈,希望可以捐款建立超级远程手术中心,而且如何建立超级手术中心,使用什么手术机器人,完全由三博医院自己决定,他们不做任何干扰。

一个超级远程手术中心有这么重要吗?夏院长实在没想到杨平一台远程手术带来这么多附带影响。

很快,上级领导也看到了远程手术的光明前途,希望可以建立一个超级远程手术中心,这样可以利用最尖端的手术机器人技术,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尤其是对于边缘地区的医疗进行远程支援。

希望可以在三博医院建立的一个示范区,以后逐步在全国建立一个远程医疗的网络,这样,边远地区的人们可以通过远程会诊和远程手术享受大城市的优质医疗服务。

以前上级领导从来提建议的,这次在远程手术方面提出建议,夏院长琢磨很久,确实这是一个建议,看来上级领导看问题比他更加高远,看到的是未来,是全局。

如果现在可以在三博医院建立一个远程手术中心,比如与南桥县的官渡医院建立网络连接,在官渡医院也安装一台手术机器人,以后官渡医院的李民医生遇上不方便转运的高危患者,可以请三博医院的医院使用手术机器人进行远程手术。

以后各方面的条件成熟,这种远程中心可以在全国推广,全国医院连成一片,任何两家医院都可以连接组网。

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的开端,夏院长似乎看到了未来远程手术的光放应用。

现在既不缺钱,又不缺技术,而且还有上面支持,为什么不建立超级远程手术中心呢?夏院长决定召集院委会的人来商量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