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教父海与夏

第1185章 产能跟不上

约翰内森十分激动,他要混在另一个示教室,这个示教室没有住示教室那么大,但是也够用。

以前那种场面又出现在脑海里,这次来中国真是值,除了连体人手术,还可以看到这种跨洲远程手术,如果这样,以后杨教授坐在中国的操纵室里可以做美国的手术,这样,隔着太平洋,约翰内森也可以获得杨教授的技术支援。

只是,法律问题怎么解决,激动的约翰内森不免有些被泼了冷水。

他看了一眼手术机器人的品牌,不是他们常用的品牌,而是一个全新的品牌---锐行,他记住了这个品牌,以后如果能够让杨教授做远程手术,一定要有这个品牌的手术机器人,否则无法与这边的操作台配套。

约翰内森偷偷地与一个工程师交流,然后留下他们公司的电话,以备以后需要。

那边消毒平淡已经做好了,其实这台手术需要杨平亲自主刀的是颅内手术,涉及到术后对大脑功能的最大限度恢复,其余部位的手术交给宋子墨主刀完成。

患者64岁,男,车祸致全身多处外伤伴不省人事半小时入院。杨平对他的病历已经熟记在心,这个患者最严重的损伤在颅内,颅内的出血已经压迫脑干,虽然出血量极少,但是部位特殊,足以导致昏迷,后面随着出血加重会引起死亡。杨平的手术目的就是取出脑干内部的血块,并且进行止血。

近期杨平与脑干手术有缘,连体姐妹的主要问题也在脑干,其实不是他与脑干有缘,而是这一类的高难度高风险手术别人容易拿不下,只能找他,其它别人能够拿下的手术一般不会找上他,自然跟他缘分少。

方教授颅内出血量其实很少,只是局限于脑干,位置太特殊,所以才会危险。

其它部位,比如骨盆骨折、脊柱骨折、肋骨骨折、四肢骨折等等,大量骨折造成大量的失血,脊柱骨折目前来看没有引起脊髓严重损伤,后期脊髓功能恢复应该比较好。

还好,脑干深处的出血速度不是很快,应该是渗血导致的。

要是平时普通病例,杨平会在术前跟大家讨论一番,鉴于现在争分夺秒救命,所以没时间跟大家讨论,要讨论也放到术后再做。

手术机器人手术比起传统的外科手术,优点还是很明显,比如机械臂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比人手还好很多,机械臂带有过滤震动的装置,不会有人手那种振动。

在导航设备的辅助下,机械臂可以十分精准地到达手术部位,现在这台手术机器人就是自带导航设备,利用Ct扫描的导航,锐行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是很强,这台手术机器人的x射线剂量非常少,是市面上同类设备的十分之一。

但是为了尽量减少x射线的剂量,杨平没有全程采用导航,只是在术前使用导航来定位,开颅的工作交给了宋子墨,他负责显露脑干,杨平只负责最关键的部位,进入脑干,取出血凝块,进行彻底止血,最后的关闭工作也由宋子墨完成。

两人的配合非常默契,宋子墨完成显露工作,杨平利用手术机器人切开脑干,取出里面的血凝块,对出血部位进行彻底的止血,然后缝合脑干,剩下的工作由宋子墨完成,整个手术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手术过程时间非常短,邓医生以为少十几个小时,但是只花了三个多小时,全身手术全部做完,手术做完后,没有活动性出血,方教授的血压自然就稳住。

当宣布手术结束的时候,领导在示教室还没反应过来:手术这么快就结束了,前前后后准备这么久,以为要大干一场,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急救,没想到,三个多小时手术就轻松结束。

他还以为手术出了什么问题呢,立即问道:“方教授现在怎么样?”

“手术很顺利,方教授现在生命体征平稳,如果不出意外,应该72小时内可以醒过来。”杨平自信地说。

领导松一口气,手术做这么快,还以为出什么问题呢。

夏院长和韩主任已经习惯这种节奏,杨平主刀的手术哪有不快的,要是太慢反而不正常。

大家憋着一肚子的劲,感觉什么都没干就结束了,所以一下子还真不适应。

既然手术结束,领导也没必要留在三博医院,他留下一个助理在三博医院,担心术后方教授出现意外情况还需要二次手术,留下一个人在这里负责组织联络,他带着团队要赶回帝都。

第二天,各大网站和报纸报道了这一起跨越万里的远程手术,并对三博医院提出了表扬,这标志着远程手术的成熟。

这则正常的报道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出现世界各国的网络和报纸上。

杨教授利用手术机器人给万里之外的患者做了手术,杨教授和手术机器人成了重点。

一些专家出面解释技术的可行性,并且指出,如果要实施远程手术,必须是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手术机器人操作台与手术终端分居两地,利用网络通讯进行连接,这样才可以实施远程手术。

这些记者继续深挖,立即发现杨教授当时使用的手术机器人品牌是锐行,一个新品牌。

德国的公爵先生第一个找到夏里特医院,他要捐款,还要捐助手术机器人,他希望可以在夏里特医院建立一个远程手术中心,这个手术中心必须使用锐行的手术机器人。

“老朋友,我捐助五亿欧元给你们,提出这样小小的条件不过分吧?”

公爵先生对自己的老友奥古斯特教授说。

奥古斯特知道他的心思,突然再次捐款,而且要建立远程手术中心,还制定品牌,无非就是想以后可以利用这个远程手术中心让杨教授为自己做手术。

他年纪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需要杨教授的帮助,中德相隔万里,不管是送他去中国,还是请杨教授来德国,即使最快的飞机也需要不少时间。

如果建立这个远程手术中心,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杨教授随时可以利用手术机器人为他做手术。

“当然不过分,建立远程手术中心不是问题,但是困难在法律,目前的法律还没有允许这种跨国远程手术,因为这涉及很多问题,比如手术资质、责任划分等等。”奥古斯特如实地告诉老友,免得他过度高兴。

公爵先生对这些已经非常熟悉,他已经琢磨了很久:“我想,法律不是太大的问题,像我这样积极关心远程手术的人还有很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推进远程手术的立法可以帮助更多人。同时,在没有立法之前,对于一些特殊案例的远程手术,可以按科研实验室病例对待,这样可以不受现有法律的限制,可以走科研实验的法律通道。”

“你真是个聪明的人。”奥古斯特很欣赏老友的反应速度。

“你等着看吧,可不是我一个人想建立这样的远程手术中心,很快,会有人在法国,在英国建立这种手术中心,而且会点名采购锐行手术机器人,听说这种手术机器人是世界顶尖,无论是精确度和稳定性都是世界顶尖,最重要的是这是杨教授最喜欢最熟悉的手术机器人。”公爵先生解释道。

恐怕最后一句话才是重点吧,奥古斯特心里微笑,这位朋友真是一位精明的人,他这是给自己的健康加装了一道保险。

“你建立一个有关跨国远程手术的课题研究,然后将我变成你的志愿者,这样不就解决了法律问题吗?”公爵先生提议。

“这个课题的资金由我来捐助,当然,为了感谢你对人类健康事业的贡献,我愿意为你的其它课题提供持续重组的资金。”公爵先生神秘一笑。

奥古斯特略微思考一下,真是划算的买卖,合理合法,还能给老朋友提供帮助,于是他微笑着说:“也感谢你对人类健康提供的帮助,如果每一个有钱人像你这样在健康事业上倾注心血,我们的医学一定会飞速发展。”

“这是我的朋友的名单,他们也想给你们捐款,无一例外,他们只有一个小小的请求,能够成为你的远程手术课题的志愿者,麻烦你尽量安排。”公爵先生摸出一张纸递给奥古斯特。

奥古斯特一看,名单上全部是德国的上流社会的富豪们,他们真是太慷慨了。

---

此时的美国,好几家医院已经接到富豪的捐款的意向,他们全部要求建立远程手术中心,而手术机器人为锐行品牌。

美国几大大医院全部接到这样的邀请,而罗伯特所在医院第一个启动建立锐行手术机器人的远程手术中心。

可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一款手术机器人要进入美国,必须经过fdA各种严格的审核,这道程序走下来,也是以年为计算尺度。

但是这些都不是问题,这些捐款的人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在社会上拥有广泛资源的重量级人物,当他们能够达成共识的时候,很多看起来困难的事情变得非常轻松。

同样,他们可以先走科研实验这条路,这是一条非常通常的绿色通道,然后为了人类医学进步,为了美国人健康,为了健康权,他们可以推动立法,而且他们确信,这项惠及所有美国人的法案会得到大多数人支持。

“兄弟,你一定要优先安排我们医院的手术机器人,一定要优先发货。”

罗伯特在中国进修过,与这边的黄佳才熟悉,他直接打电话给黄总,请求优先发货,他要建立美国多一个锐行手术机器人中心。

“欧洲那边已经预定了很多台,我们产能不够,你们的必须往后排,实在对不住。”

黄佳才也没办法德国人已经提前下了单订,关键德国人还在欧洲建立了公司,说是代理锐行的手术机器人在欧洲的销售,而且说什么审核流程,全交给他们去办理。

“是奥古斯特那个混蛋吗?我不会放过他,他总是跟我作对。”罗伯特十分气愤。

“黄总,你等我,我会搞定奥古斯特让他放弃优先权,你等我。”罗伯特挂断电话,立即打给奥古斯特。

“老奥!”

“你是谁呀?”

“我是罗伯特,你是真耳聋还是假装,你听不出我的声音吗?”

“怎么信号这么差?你是谁。”

“我靠,老奥,我告诉你,你怎么抢我的手术机器人,我必须要第一,你知道的,我喜欢第一。”

“信号怎么这么差,我听到嘈杂的声音,是你吗?罗伯特兄弟,你说什么我听不清楚。”

特么装得这么像,这个德国佬也学会了狡猾,他明明听得到,故意这样打太极。

“老奥,我知道你在听,而且能够听清楚,我告诉你,你必须分一台给我,我们之前的交情不能因为几台手术机器人而破裂,是不是,你记得吗?在三博医院的第一天,你没有饭卡,是我请你吃饭,你至今还没还我吃饭的钱,当然,我们兄弟不谈钱的事情,我的意思,为了友谊,你必须让给我一台,我只要一台,从你预定的里面拿出一台来给我。想想你在三博医院的时候,谁帮你的,你的行李也是我帮你抗上宿舍。”罗伯特说了一大堆。

奥古斯特在电话这头:该死的美国人,我最不喜欢欠别人人情,确实那时刚去三博医院的时候,他给了大量的帮助,两个人睡一个宿舍,说友谊,还是很深的。

哎,给他一台吧,反正有好几台,让一台给他吧。

“信号可以了,我听到了,兄弟,没问题,咱们是什么关系,我就让给你一台,不过只有一台呀,这些手术机器人也不是我一个人说得算。”

“好好好,谢谢,你赶紧通知锐行公司的黄总。”

罗伯特挂断电话,立即打电话给黄佳才:“黄总,奥古斯特已经答应让给我一台手术机器人,他将第一台让给我,我马上安排人签合同。”

黄佳才脑袋都要大了,业务部那边的电话快被打爆,世界各地好多医院来电话采购锐行的手术机器人,很多根本不问参数,什么都不问,直接就是说采购。

产能跟不上呀!

这台还没正式上市的手术机器人,没想到因为一台远程手术,现在变成了世界各地渴求的热销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