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接应
十一月二十三日,高殷在松山击破库莫奚莫贺弗部,而后过了三日,在昌黎郡和龙城整顿兵马,分派诸军去各路关隘清剿入寇的库莫奚以及其他部族的贼人,六日后将事务委托给阿史那皇后,命其与高延宗合力掩盖自身不在齐国内的事实,尽量拖延。
皇后是在高殷进入白狼城后,才发诏令她率突厥骑兵北上的,之所以一开始没有叫上她,主要是不希望让军队牵扯进突厥之事,提早猜出他与突厥可汗联手。在将营州地方的奚人击退之后,高殷便带领部分突厥骑兵出塞与木杆见面,郁蓝便坐镇和龙城。
这算是一次对郁蓝作为大齐皇后的阶段性考验和总体定性。平心而论,高殷对她是挺满意的,长得漂亮,身材倍棒,和他的契合度很高,说话也大抵能听得进去,但这只是对高殷个人而言。
抛却突厥可汗之女的身份,郁蓝是否能够独立承担起大齐皇后的职责,也是很重要的,此前突厥人的身份对她一直是加分项,现在却变成了减分项与无形的考验:皇后接近塞外关镇本就是一件离奇之事,若不是高殷发令,她一万辈子也难以出来,这于礼不合。
而且她还在名义上掌握着整个和龙镇的兵权,虽然有着高延宗分权,而且各军已经提前收到布防指令,不是至尊亲诏便要商榷一二,还是将领们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处理,但至少名义上郁蓝的确控制着整个营州的七万齐军,若撒起疯来,郁蓝的能量足可让辽东倾覆。
反过来说,郁蓝也有着使整个辽东全境安然无恙的大责任,若无事显不出她本事,若出了事,将来高殷可没好脸色给她看,某种意义上是她这个皇后在其国内竖立个人威望的时刻。
其第一要务,就是妥善对待晋阳的关系户们,将来高殷东征西讨,她这个皇后也要在国家后方为高殷摇旗呐喊助威,安抚各路王公家的诰命夫人,此时提前接触,也是打了一个基础,而且高殷不在,但部下们又必须装作高殷在的样子,这种面心不一的条件最能够试探出他们对皇后乃至背后的皇帝的态度,让一时让郁蓝相处得棘手,又拿捏得有些不亦乐乎。
晋阳兵马曾随高洋出征过突厥,此次来的晋阳宿将里,好些都曾经在突厥战场上立过功,按郁蓝的心思,倒不至于和他们计较,毕竟在高殷那里落了挂就不好了,比起这些旧怨,失去帝宠才是因小失大,但不妨碍她欣赏这些将领在她面前战战兢兢的样子,比草原上最惧怕父汗的大人还要拘谨。
权力的滋味实在太过美妙了,郁蓝沉浸在雪花般连绵不断的战报军情和各项军政事务的处理中,完成一只权力生物的进阶课程,既痛苦也快乐,皇后借着皇帝的权威感受到了草原从未有过的尊卑,直至听说皇帝已经回归的消息,才如梦初醒。
“至尊与父汗在漠北大破库莫奚,取得万胜,如今正在归途!”
郁蓝捏着书信,反复阅读数遍,仍抑不住激动的心,在纸笺上轻吻一口,留下浓重的红唇。
不愧是自己的男人,她就知道,他一定能做到!
“至尊提到擒获的俘虏与牛羊极多,当派率军队携粮草前去接应,你们觉得派谁好一些?”
郁蓝在高殷此前所居的书房内,遇事便将几位重臣召集而来,其中包括安德王,高殷的十叔、任城王高湝,步大汗萨、綦连猛、元景安、陈山提、薛孤延等多位近将。
陈山提同样是高殷的预定妇翁,步大汗萨、綦连猛、元景安三将则是高殷提拔的禁卫大将,此前提拔了五将,高殷将其中的汉将暴显和皮景和留在朝中,与高长弼一起牢牢看守娄昭君,将三名异族将领带了出来,既是表示信赖,同时也略微减少皇后所受到的掣肘和阻碍:
步大汗萨是匈奴人,綦连猛是鲜卑人,元景安是北魏宗室,成分足够复杂,谁也不能说自己硬压住谁,单个成不了事,又能合起来与皇后一起对晋阳勋贵们叫板。
即便是晋阳将领,本身也不是很紧密,三四名晋阳代表将领,分别独孤永业、潘子晃、赫连仲章、斛律孝卿等人,虽然也不是没有其他人选,但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这三人。独孤永业已经是天策府旗主,潘子晃、赫连仲章、斛律孝卿都是高殷在前些时日挖掘的二线勋贵之子,正好取代此前刘洪徽、鲜于世荣等老将的位置。
最尴尬的便是斛律羡了,论地位,他在晋阳勋贵中都是排前列的那种,仅次于段氏,论亲近,他也是天策府的旗主,但现在却不好说他该代表谁,父亲自尽赎罪,兄长一家被圈在家中,虽然没有下令对斛律羡怎么的,但斛律家被至尊所忌惮也是事实,那些勋贵的崇拜渐渐从斛律家身上抽离,转移到其他家族身上去,显得斛律羡极为尴尬。
形势随风倒,如今斛律氏已然被风吹倒,就有更多人觉得寻到了机会,攻讦斛律氏,如今他也不知道自己算是晋阳一边的,还是至尊一边的,或者说是两边都不是,已然被厌弃了。
这些人聚集在书房中,严格来说他们也算皇后的臣子,理当下跪,但实际上高殷都不会如此折辱他们,因此给诸将上了座椅,坐为二排,在他们面前的门栏上挂着厚实的白玉珠帘,几乎形成了一道白玉壁,只留细小的缝隙可以窥探,但将领们不敢探头探脑。
他们与郁蓝的距离不过四五米,但眼前这一米的白玉壁就已经是他们一生都无法突破天堑,或率领千军万马,或下狱千刀万剐,才有一试的可能。
此前郁蓝一直隐瞒高殷不在的情况,时间一久,大家也都有所感应,毕竟新君是个极爱现眼的,此前在邺都,七日必率军出城狩猎,现在沉默了十几日,全然不似他的作风,再各自打探打探,兰陵王也不见了,最亲近的禁卫武官娥永乐和大批的百保鲜卑也消失了,那至尊去做什么,他们大抵也猜了出来。
想是出塞去捞大鱼了。意外的是,勋贵们对此并没多少诅咒和厌恶,让他们惊讶于自己的平静,原来此前的表态,还多数是做给娄太皇太后与各大勋贵所看的,若新君能有天保的风范,他们也乐得有一个强主统治齐国,保护好自己,发挥自身的长处,顺便把已经定型的勋贵圈子戳个窟窿出来,让他们有晋身之资。
虽然已有猜测,但听皇后正式宣布,他们仍是瞠目结舌。至尊与兰陵王亲率精锐入漠北牙庭,擒库莫奚首领,实在是勇烈!
至尊大胜,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觉喜悦,这就像高殷率领齐国夺取天下的第一步,侍奉好这步子,是他们的使命。迎接至尊,那是必然有功勋的,这种接应主上的差事最容易讨取欢心,就像后世的吊桥效应,因此诸将皆跃跃欲试,希望在至尊那里搏取更多的好感。
但现实的难题同样摆在他们眼前,要能及时接应至尊,才能说是好差事,而至尊会从哪条路回来?数万大军的用度如何支度运转?中途会不会遭遇敌军,如此,该带多少兵马好呢?
所以搞个后勤接应也不轻松,哪怕只是报个旅游团,带十万人出去转一圈,能够全须全尾没任何事情发生,就已经是将领的能耐。
因此诸将众说纷纭,立刻展开讨论:“至尊拥兵数千,如今俘虏数万,资粮必定不足,吾愿率三千铁骑,领三万石前去接应!”
立刻就有人嗤笑:“三万石由三千骑率领?赫连将军是否想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