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周瑜
南北朝一石为十斗为百升,折合后世的计量,大约为64斤,三万石便是一百九十二万斤,接近等于十七根半金箍棒。
赫连仲章涨红了脸:“我又没说全部由人扛,用马力拉车不行吗?至尊那边俘虏多,想必也有些伤兵患者,到那后正好用车来运载他们,也省却许多事!”
“那就多带些兵马!就这么点,让至尊看见了,还以为我们舍不得出人呢!”綦连猛起身向着皇后行礼:“臣以为至尊当直线南下归来,当经过右北平郡,臣愿率二万大军往迎至尊!”
“奚贼有着奚车,想必至尊归途也会用上,因此不会太慢,至尊需要的粮秣想必不多,五千石足已,更多的还是御冬的衣物,臣请一万军士出塞迎接!”
将领们纷纷请命,郁蓝沉吟片刻,却看向了最末座,沉默寡言的斛律羡:“斛律将军,汝觉得呢?”
斛律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忽然被提名,恍若未觉,还是旁边的陈山提轻轻撞了她的手臂,他才如梦初醒:“臣……觉得诸将所言都有道理。”
“都有道理?嗯,都有道理~”郁蓝摇头晃脑,拉长声调:“既然汝觉得都有道理,想必汝都明白其中道理,那便派汝去,如何?”
众将侧目,斛律羡左顾右盼,既没看到支持,也没看到反对,他就像是一个新来的陌生人,日后的待遇全靠他此刻的表现。
斛律羡急忙起身,跪在地上:“敢不承命?”
郁蓝点点头,自从斛律氏被勒令在家自省,斛律金被隐诛后,高殷就一直不提斛律氏——这种不提不是没提,譬如出征,高殷既没撤掉斛律羡,也正常通知他一同出兵,但在无关斛律氏的场合之外,高殷就礼貌客套的漠视掉。
这种态度很不一般。郁蓝毕竟是和高殷牵肠挂肚过的,略懂他的性子,这种性格不像是他对待一个衰败将死的家族的方法,倒像是先保持距离,站在客观的立场,为日后找角度提拔或栽赃做铺垫,对待高演时便是如此。
而且他还和斛律家有着婚约,在婚约确定后,斛律金才死去的,现在既然没解除,说明他家日后必将起复,那么现在先卖一个人情也不错。
自己应该是猜中了丈夫的心思,高殷回来后,应该也会夸赞自己,郁蓝忍不住笑了笑,忽然意识到不合时宜,于是咳嗽两声:“陈将军、元将军,汝等随斛律将军一起商讨策略,尽快将至尊迎接回来。”
陈山提和元景安二将起身,同时应命,接过皇后所下的命制,与斛律羡一同入军营准备。
看着同行两位将领的身影,元景安忽然回过味来,陈山提的女儿要嫁给至尊,斛律家也有个女儿要入宫,合着这队是妇翁聚会。
元景安皱起眉头,自己似乎没有适龄的女儿,得从元魏宗室里想想,有哪些人的女儿可以嫁给至尊了。
…………
乾明元年,同时也是天嘉元年十二月十日,陈帝陈蒨下诏:“自今孟春讫于夏首,大辟事已款者,宜且申停。”
从今年早春开始到初夏这段时间内,判死刑而且犯人已经服罪的,应该暂时申报停刑。
从西周时期,就有“赏以春夏,刑以秋冬”的传统,简而言之是春夏之际是阳气上升、万物发育、世界生机勃勃的季节,“春者,天之所以生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如果这时候违背自然法则,操使杀戮,则违反“天意”,可能遭到上天降灾的报复。
因此春夏往往不杀人,暂时关押着,等到秋冬再剁掉,若再有什么吉祥事,比如死了皇帝或有了祥瑞,还可能进一步大赦,连杀都不用了,是君主展现自己仁德之怀的方法之一。
高殷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改变了很多东西,但其中的一点仍显得很奇妙,那便是《三国演义》的忠实读者中有一位陈蒨,就是如今南方陈国的君主。
对于新登基的陈蒨来说,表现自己包容万物的胸襟极为重要,因为他的地位尚不稳固。原本他所在的陈国,就是周齐陈三国中最弱的一国,不仅南方被侯景狠狠摧残过,而且至今也没能夺取全梁之境,要说的话,疆域类似于《三国演义》中汉末孙氏的江东之地,大抵在赤壁之战前孙吴所拥有的领地,因此陈蒨每次阅读《三国》,深以孙权自比。
如今王琳宛若刘表,盘踞在荆州之地,周国如同夺取了蜀地的董卓,而齐国则是那消灭了袁绍的曹操,各自对南陈虎视眈眈,似乎有一场赤壁之战将要袭来了,不祥的预感让陈蒨甚为忧虑。
“齐主已率军入辽东,北御库莫奚,想必一时半会回不来,如此看来,齐国大举动兵,至少也要在明年才行。”
今日,陈蒨于内朝与司空侯安都、征南将军欧阳頠、散骑常侍周宝安、沌阳县侯周瑜,以及陆缮、张种、顾野王、陆琼、陆琰、陆瑜、陆琛等辈进行国事的议论。
这些人主要分为两种,一部分是陈霸先时期留下的重臣,如侯安都、欧阳頠、周宝安等将领,周宝安是去年被熊昙朗杀死的周文育之子,都是为陈朝的建立出力不小的功臣,其中还有几位是支持陈蒨继位的心腹干将,因此陈蒨也多引他们入内朝讨论政务,此外还有侯瑱、周迪等大将,倒不是陈蒨不想使他们入朝,但陈国建立不久,各地仍人心浮动,对新陈颇有不服之意,还需要他们坐镇四方。
陆张顾等人则是从汉末年间流传至今的吴郡本地高门,为了使本地人士支持梁陈易代,陈霸先特意选用吴地士族,陆缮即为陆氏之代表,其叔父陆倕曾与梁武帝萧衍同为“竟陵八友”,陆缮本人则曾任梁元帝萧绎的中书侍郎,江陵破后,他很幸运的没被打包带去北方,而是投奔陈霸先,在新生的陈国担任侍中。
张种的情况和陆缮差不多,这两人所代表的家族分支,虽说仍号吴郡望族,但早在三代之前,主要根基就已经转移到了建康,既为掌控建康的陈氏所控制,也能够帮助陈氏捞取建康士林的支持。
相较于他们,吴郡豪族在侯景之乱中被破坏得最为严重,陈霸先又是岭南起家的武人集团,与吴郡豪强未曾建立联系,因此比起代表吴郡本土的陆襄、张嵊等人,陈霸先更重视与江陵朝廷和原建康士族联系更深刻的陆缮、张种,将二人选为吴郡高门的代表,参与陈朝的创建工作,在陈霸先去世后,他们便主张迎立陈昌归国,与陈蒨而言,算是半政敌。
不过随着陈霸先的逝去,事情开始起变化了,陈蒨的继位法统没有陈昌合理,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开始大力拉拢永定一朝不受重视的吴郡本土士人,顾野王、陆琼、陆琰、陆瑜、陆琛等辈便是在陈蒨安排下出的仕,得到陈蒨扶持,也开始入主陈朝中枢朝政,因此比起陆缮张种等人来,他们更倾向于陈蒨。
若以齐国的态势打个比方,那么陈昌是高殷,陈蒨是高演,陆缮张种则为杨愔郑颐,而陆襄侯安都等人就是支持高演的王晞贺拔仁等辈。
在这些臣子中,最为特殊的一位是周瑜,其为早先被王琳所杀的周铁虎之子,三年前王琳活捉侯安都周文育周铁虎等一大帮子陈将,逐个引见,只有周铁虎辞气不挠,因此王琳就只杀了周铁虎,陈霸先感念其忠义,因此下诏褒奖,其子周瑜也因此被看中。
不得不说,这位周瑜也是美姿颜,而在得到《三国演义》全卷后,陈蒨爱不释手,又常以孙权自比,因此在忠臣之子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东吴大都督的滤镜,对周铁虎之子颇为看重。
因此周瑜的官禄迅速窜高也在情理之中了,周瑜干脆将字也改为了公瑾,更得陈蒨喜爱,众人不得不暗叹自身才学再如何出众,也比不上命运所开的恶趣味玩笑。
果然,一个人的命运固然要看个人的奋斗,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