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小麻雀也有春天

沈怀成安慰苏裳:“赵思蓉姓赵,难道天下姓赵的都是赵时庚的亲戚?说不定赵思蓉和赵时庚毫无关联呢。不要自己吓唬自己,我这就叫人进京打探消息,一切都等消息回来了再说。”

苏裳一听这话,心里安稳了一些。

是啊,不过同一个姓而已,说不定是自己吓唬自己。

陈劲笑道:“夫人,你也是多虑,你看你吓到了苏娘子。还不赶紧给苏娘子道歉。”

王采薇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苏娘子,我不过瞎联想而已。沈大人说得对,哪能那么巧,天下姓赵的人那么多,难道都是赵时庚的亲戚?苏娘子温柔善良,苏娘子的朋友自然也是有福气的人,定然平安顺遂。”

在别人家里吃着住着,自己是个客人,人家主人都这么说了,自己必须得识趣。苏裳笑着说:“王夫人说得对,我的朋友定然福大命大,平安顺遂。”

沈怀成看苏裳笑了,也跟着笑:“行了,小唐他们已经安排好了。咱们这就走吧。”

陈劲和王采薇送二人上了马车,看着马车缓缓而去。

马车出了怀庆城,天高云淡,行人稀少,小唐加快了速度,马脖子上系着的铃铛叮铃铃响着,苏裳的心情渐渐好起来。

两个时辰后马车离开主干道拐入乡间小道,两边都是农田。农人扛着农具唱歌为乐,无数只麻雀从农田麦茬间飞起,隐入远处的山林。苏裳觉得自己也想有两只翅膀,像小麻雀那样飞一飞。

即使不是鲲鹏,那又如何?

麻雀也有自己的春天。

她自然也能在这世间肆意活上一遭。

沈怀成就在她身侧,看着她的眼神追着空中的飞鸟,满眼都是渴望。

他给不了她翅膀,那么就给她肆意的奔驰吧。

他翻身上马,伸出右臂拉住苏裳的手:“来,我带你去追麻雀。”

一阵天旋地转,苏裳已经骑在马上,沈怀成纵马扯缰,马儿一声嘶鸣,撒开腿往前飞奔而去。

身后的随从们和小唐紧追不舍,苏裳就听到身后马蹄阵阵,如河水奔腾呼啸。

风也冷冽,然而苏裳觉得自己的血是热的。

她太高兴了。

她当初凭着一腔孤勇和愤怒离开京城到了洛城,到如今四年过去,她可以带着一大家子人幸福生活。

固然辛苦,然而独立。

想吃就吃,想喝就喝。

不再看任何人的脸色生活,不再依靠任何人。

这种来自于自己的安全感,给了她无限的畅意。

她后背上也很热,那是沈怀成的胸口散发出来的滚滚热意。

她也要感谢沈怀成,虽然他给自己带来了苦难,然而没有他,自己也找不到苏昂,没有他,苏昂说不定被廖家那些人打死,而自己和段大哥等人也生死难料。

两相抵扣,还是她欠沈怀成。

她要感谢沈怀成的宽怀,感谢沈怀成的体恤和怜悯。

再次遇到沈怀成,是天意。是老天爷暗示她,要她原谅并且释怀。

她也应该从过去走出来,过往已然成为过往,过往不能束缚她的脚步,就把过去的苦难当成将来幸福的垫脚石,接着努力过好日子吧。

苏裳展开双臂,嘴里高喊:“啊----”

仿佛远处的群山也感受到了她的激情,空山回荡着她的回音:“啊----”

沈怀成哈哈大笑,四年来心头的郁闷和沉寂蓦然不见,他情绪激荡,搂着苏裳的腰:“高兴了?”

“松手。”

“松手你会掉下去。”

“松手。”

“快看,前面有菊花。”

果然,前面一条宽阔大河蜿蜒而过,他们正在河堤上跑马,河堤往下的斜坡上满是金黄色的小菊花迎风盛开,一簇簇一从从的花朵地毯一样铺开,顺着河流一路蔓延到无限的尽头。

青山隐隐,河水迢迢,秋风泠泠吹来,那些小菊花也跟着摆动。

美不胜收。

沈怀成把苏裳抱下马:“去吧。”

他嗓音低沉而且温柔,带着不易察觉的宠。

苏裳拎起来裙摆冲到花丛里去,花丛里有很多蜜蜂,她也不怕。

这些菊花梗比较高,几乎到她的膝部,她站在那里,美得仿佛是一幅画。

沈怀成看得不舍得眨眼。

她就是仙女,自己就是牛郎。

牛郎偷了七仙女的衣裙才把她留下,太卑鄙。而自己绝不会做牛郎。

她要做仙女,自己就做那匹老牛,陪她到老罢了。

苏裳回头,看到沈怀成傻子一样站着,忽然一笑,向沈怀成走过来。

“沈怀成。”

“嗯。”

苏裳停顿了一瞬:“……沈怀成,我曾经恨你,恨得夜不能寐。我也恨苏家。我恨不得能烧了苏沈两家,把那些欺负过我的人鞭打一遍,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现在不恨了。那些人自然有他们的报应。而我,也会有更好的生活。”

“沈怀成,我要感谢你,没有你我就不能和苏昂团聚。没有你,我和苏昂说不定已经被廖家给折磨死。没有你带我过来看这些美好的东西,我说不定还想不通,还会用过去的痛苦折磨我自己。人生苦短,我们就不要被困在过去,我们都要向前看,往前奔。我希望你好,希望你此生顺遂,希望你儿女双全,幸福终老。”

她昂着小脑袋,风吹动她的长发,送来一阵暗香。

沈怀成柔和一笑:“好,咱们都往前奔。”

这个女人,长大了。

他是得往前奔,还得加快脚步。

要不然,这么的好女人说不定就被别人给抢走了。

他得和她同步。

陈劲告诉他,说王采薇要给眼前这个美丽的女人说亲呢。

苏裳没再多说,扭身往河边走去。

管他呢,自己说清楚了就行。

她已经实现了一个梦想,她急着回去开展冬天的布局。

河滩下面空旷的地方摆着很多蜂巢,一群群的蜜蜂来回忙碌,采蜜人带着网纱帽子:“姑娘,别过去,蜜蜂不认识人。”

苏裳问:“菊花蜜怎么卖?”

“一两银子二斤,姑娘可要?”

蜂蜜是上好的补品,这里又是怀庆的菊花蜜,自然昂贵。

苏裳要了一百斤。

给王采薇五十斤,其余带回去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