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油盐账上的风波

食堂的空气沉闷得如同掺了细密的沙子,直叫人喘不过气来。

何雨柱刚将最后一锅茄子炖土豆稳稳端上桌。

张师傅脸色煞白,手里攥着块擦锅布,从外面狂奔而入。

“柱子,不好了,刘铁根带着小李过来了,说是要查这半年的油盐账!”

何雨柱手中的铁铲“当啷”一声,重重掉进锅里。

溅起的油星如调皮的精灵,落在他的手背上。

烫得他猛地一缩。

查油盐账?

这分明是没在猪肉上抓到把柄,又换了新法子来找茬!

“慌什么。”

何雨柱深吸一口气,用围裙擦了擦手。

眼神却冷得像腊月里的冰。

“账都在铁皮柜里锁着呢,让他查。”

话音刚落,刘铁根背着双手,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身后跟着低头记笔记的小李,还有探头探脑的孙志国。

孙志国昨天在猪肉的事上吃了亏,今天特意换了件干净的中山装,想在刘铁根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何师傅,忙着呢?”

刘铁根的声音透着股刻意的亲热。

眼睛却像扫描仪似的,在食堂里胡乱扫视。

“厂里接到反映,说食堂的油盐用得有点多,杨厂长让我们过来核对一下,也是为了给厂里省点钱不是?”

何雨柱没接他的话茬,径直走到铁皮柜前。

“咔哒”一声打开锁,把一摞厚厚的账本抱出来,“啪”地拍在桌上。

“账本都在这儿,从今年一月份到现在,每一笔油盐领用都记着呢,有领用人签字,有仓库保管员的章,刘科长要是不放心,现在就可以查。”

刘铁根没想到他如此痛快,愣了一下才接过账本。

故意慢条斯理地翻着,手指在纸页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小李在一旁紧张地攥着铅笔,笔尖都快被他咬断了。

他还记得上次改猪肉账时的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孙志国凑过去,指着其中一页大喊。

“刘科长你看,这个月的用油量比上个月多了半斤,这肯定有问题!”

何雨柱瞥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孙同志怕是忘了,这个月十五号是厂里的先进表彰大会,加了四个菜,用油量自然多了点,当时杨厂长还来尝过,说味道不错呢。”

孙志国的脸瞬间红得像熟透的苹果,支支吾吾地说不出话,只能尴尬地挠了挠头。

刘铁根的脸色也不太好看,他翻了半天,除了孙志国揪出的那个“疑点”,再也没找到别的茬。

账本记得清清楚楚,每一笔支出都有根有据,连哪天用了多少酱油、多少醋都标得明明白白,比厂里的生产报表还规整。

“何师傅这账……记得倒是挺细。”

刘铁根合上书,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情愿的佩服,又夹杂着点不甘。

“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

何雨柱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

“厂里的油盐都是按人头配的,多一分都领不出来,我想多用也没地方弄去不是?”

周围打饭的工人早就围了过来,听见这话都纷纷点头。

王师傅蹲在地上,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说。

“柱子炒菜向来省,有时候炒青菜都舍不得多放一滴油,哪能超标?我看是有人故意找茬!”

“就是,我们天天在这儿吃饭,用了多少油盐还不清楚?”

“刘科长要是没事干,不如去车间帮帮我们搬钢板,总比在这儿挑刺强!”

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得刘铁根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像是被人狠狠扇了几巴掌。

他狠狠瞪了孙志国一眼,心里暗骂这个废物一点用都没有。

嘴上却强撑着。

“查账是厂里的规定,跟你们有什么关系?都该干嘛干嘛去!”

可工人们根本没动,还是直勾勾地盯着他,眼神里的不满像要溢出来似的。

60年代的工人最讲团结,平时谁要是受了欺负,大家都会站出来说话,更别说何雨柱这种能让他们天天吃上热乎饭菜的厨子了。

刘铁根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心里有点发怵。

真要是把工人惹急了,闹到杨厂长那里,自己也讨不到好。

“行了,账也查了,没什么问题,我们先走了。”

刘铁根讪讪地合上账本,招呼着小李和孙志国就往外走,像是身后有狗在追似的。

走到门口时,他突然停住脚步,回头阴恻恻地看了何雨柱一眼。

“何师傅,别以为这就完了,厂里的规矩还多着呢。”

何雨柱没理他,只是默默地把账本重新锁回铁皮柜里。

手指触到冰凉的锁头,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

他知道,刘铁根这话不是吓唬人。

杨为民既然铁了心要整他,肯定不会就这么算了。

这次查油盐账只是开始,后面还不知道有多少麻烦等着他。

“柱子,别往心里去。”

王师傅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烟袋锅里的火星在阳光下明明灭灭。

“这帮人就是闲的,真要是把咱们惹急了,咱们就去找上级反映,我就不信没地方说理去!”

何雨柱勉强笑了笑,点了点头。

心里却明白,在60年代的工厂里,上级就是厂长,找杨为民反映杨为民的问题,跟没说一样。

他看着刘铁根消失的方向,突然觉得后背一阵发凉。

这时,李怀德悄悄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个刚从车间取来的零件,上面还沾着机油。

“李厂长。”

何雨柱迎上去,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

李怀德把零件放在旁边的桌子上,压低了声音。

“刚才我在杨厂长办公室门口,听见他跟刘铁根说,油盐账查不出问题,就查食堂的煤耗,说是‘有人看见食堂晚上还烧着炉子’。”

何雨柱的心猛地一沉。

查煤耗?

这比查油盐账更离谱。

食堂晚上烧炉子是为了发面,第二天早上才能蒸出馒头包子,全厂工人都知道的事,怎么就成了问题?

他看着李怀德担忧的眼神,突然攥紧了拳头。

这是打定主意要把他往死里整啊。

李怀德拍了拍他的胳膊,叹了口气。

“晚上发面的时候多留个心眼,最好让张师傅在旁边作证,别再让人抓住把柄。”

何雨柱点了点头,没说话,只是转身走向灶台,拿起铁铲继续炒菜。

锅里的茄子炖土豆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香气飘出老远,可他却一点胃口都没有。

他知道,查煤耗肯定不是最后一步。

杨为民和刘铁根不达目的,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只是他没想到,他们的手段会这么卑劣,连发面烧炉子这种事都要拿来做文章。

食堂里的工人还在热热闹闹地打饭,没人注意到何雨柱脸上的凝重。

只有张师傅看在眼里,默默地往炉膛里添了块煤,火苗“腾”地窜起来,映着他满是皱纹的脸,像是在无声地叹息。

夜色渐渐降临,食堂的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线下,何雨柱正忙着和面团。

孙志国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倚在门框上,阴阳怪气地说。

“何师傅,晚上烧炉子可得注意点,别用太多煤,不然明天又该有人来查了。”

何雨柱没理他,只是手上的力气用得更大了,面团在他手里被揉得“咯吱咯吱”响,像是在发泄着心里的怒火。

孙志国讨了个没趣,撇了撇嘴走了,临走时还故意踢了一脚门口的煤堆,撒了一地的煤渣。

何雨柱看着满地的煤渣,突然觉得,这场风波,怕是真的要烧到自己身上了。

他不知道明天查煤耗时,又会遇到什么刁难。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

这不仅是为了保住这份工作,更是为了争一口气。

一个厨子的骨气,一个工人的尊严。

窗外的风越来越大,吹得食堂的窗户“哐当哐当”响,像是有人在外面磨牙,等着看一场注定不会平静的好戏。

而灶膛里的火苗,还在“呼呼”地燃烧着,映着何雨柱坚毅的脸庞,像是在预示着一场更激烈的抗争,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