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粮行诡局
曹家,魏武侯府,老牌勋贵。
这帮人,上次被陛下敲打得元气大伤,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这是不甘心就这么完了,想借着民生这把刀,制造动乱,动摇女帝的江山!
这次的对手,比西北那个蠢猪赵阔,要难缠得多,也庞大得多。他们躲在暗处,像阴沟里的毒蛇,随时准备咬人。
“看来,他们是想给陛下一个下马威啊。”陈望亭嘴角扯出一丝冷笑。
简单的借刀杀人,对付这些盘根错节,老奸巨猾的狐狸,怕是不够瞧了。
他需要一个更周密,更狠辣,能把这些藏在阴沟里的老鼠一窝端的连环计。
陈望亭的视线重新落回那张大乾舆图,手指在京城的位置轻轻叩击。
他脑子里,无数线索开始缠绕,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正在悄然成型。这个计划,不单要平抑粮价,更要将那些幕后黑手,连根拔起。
只是,这个计划一旦铺开,他这把“暗刃”,怕是要沾上更多洗不清的血污了。
但,那又如何?
陈望亭手指在那些密报上轻轻敲了敲。
曹家,魏武侯府,还有那些老牌勋贵。
他声音沉了下去:“他们这是,贼心不死啊。”
王允面带忧色:“蔚然兄,这些人盘根错节,如今又借着粮价兴风作浪,怕是来者不善。京城百万生民,一旦粮价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陈望亭站起身,踱步至窗边。
外面天色灰蒙蒙的,京城此刻,暗流汹涌,随时可能炸开。
“他们既然敢伸手,我就敢把他们的爪子给剁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子让人发寒的劲儿。
“王兄,你立刻去办几件事。”
“蔚然兄请讲。”
“第一,让咱们的人继续深挖,这几家大粮商背后,必定有一个统一调度的核心,我要知道这个所谓的‘粮食联盟’,究竟是谁在做主。”陈望亭语气锐利。
“第二,”他顿了顿,唇边泛起一丝冷峭,“放出风声,就说朝廷体恤民情,已从江南紧急调拨百万石粮食,不日即将抵京,务必平抑粮价。另外,让张三那边,连夜给我伪造几份户部调粮的公文,做得越真越好,想办法让一些小粮商‘不经意’间看到。”
王允心头一震:“蔚然兄,这是要……釜底抽薪?”
“对付这些贪婪的饿狼,就得给他们点颜色看看。”陈望亭道,“他们想囤积居奇,我就让他们手里的粮食变成烫手山芋。”
“第三,”陈望亭继续,“一旦有小粮商顶不住压力开始抛售,立刻再散布消息,就说联盟中最大的那几家,比如‘德丰粮行’,已经暗中与官府接洽,准备独自出货,弃盟友于不顾。我要让他们内讧起来,狗咬狗,才好看戏。”
王允听着,额角渗出些许细汗,陈望亭这一环扣一环的计策,着实狠辣。
他拱手:“我明白了,这就去安排。”
王允匆匆离去。
陈望亭独自在屋内负手踱步。
他心里清楚,这只是第一步。那些老狐狸,不会这么轻易就范。
不出三日,京城的粮市便起了微妙的变化。
先是街头巷尾开始流传朝廷即将调粮入京的消息,说得有鼻子有眼,活灵活现。
紧接着,几份盖着鲜红官印的“户部公文”在一些小粮商之间悄悄流传开来,上面清清楚楚写着调粮的数目和预计抵达的日期。
这些小粮商本就是跟风囤货,希望趁机捞一笔横财。
此刻听闻官府要出手干预,顿时慌了神。
万一真如传言所说,大批官粮入市,他们手里高价囤积的粮食岂不是要砸在手里,血本无归?
于是,一些沉不住气的小粮商开始偷偷摸摸地降价,想要抢在官粮抵达之前,将手中的存货脱手。
“听说了吗?城南的‘李记米铺’今天降价了!”
“真的假的?前两天还一天一个价呢!”
“千真万确!我亲戚去买米,便宜了快一成呢!”
恐慌的情绪,在中小粮商之间迅速蔓延。
就在此时,新的流言又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更大的波澜。
“哎,你们听说了没?‘德丰粮行’的掌柜,昨天夜里被请进了户部衙门,足足谈了好几个时辰才出来!”
“什么?‘德丰粮行’不是这次囤粮最狠的几家之一吗?他们这是要……反水了?”
“可不是嘛!听说他们已经跟官府谈妥了条件,准备把手里的粮食全抛出来,换个好价钱,至于其他粮商的死活,他们可不管!”
这消息一出,那些本就摇摆不定的小粮商更是坐不住了。
所谓的“粮食联盟”内部,也开始出现难以弥合的裂痕。
京城一处隐秘的宅院内,灯火通明。
一个面容阴鸷的中年男子,正对着下手几个垂头丧气的粮行掌柜大发雷霆: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一点风吹草动就自乱阵脚!朝廷调粮?户部公文?你们用脑子想想,真要调粮,会这么大张旗鼓地嚷嚷出来?”
此人正是京城“粮食联盟”的神秘盟主,道上人称“钱爷”。
“盟主,现在外面人心惶惶,好几家小粮行已经开始偷偷出货了,再不想办法,咱们……咱们可就真砸手里了!”一个掌柜哭丧着脸,声音都在发抖。
钱爷脸色铁青,猛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杯乱晃:
“慌什么!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告诉下面的人,谁敢再私自降价抛售,休怪我钱某人不讲情面!给我继续囤着,等粮价再涨三成,不,五成!到时候,那些贱民哭着喊着求我们卖粮!”
他眼底深处,贪婪与狠厉交织。他不甘心就此罢手。
陈望亭府邸。
晴若端着一碗安神汤进来,见陈望亭仍在灯下看着一堆文书,不由心疼道:“公子,夜深了,歇歇吧。您这几日为了粮价的事,都没睡过一个好觉。”
陈望亭放下手中的笔,揉了揉眉心:“快了,就快水落石出了。”
晴若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公子,奴婢今日去采买的时候,无意中听见两个婆子在嚼舌根,说……说城东‘聚福楼’的掌柜,前几日半夜三更,鬼鬼祟祟地去了一趟福安巷,还说在巷子口看见了一顶宫里头才有的青呢软轿。”
“福安巷?青呢软轿?”陈望亭心中一动,“聚福楼的掌柜,可是‘粮食联盟’里的人?”
晴若点头:“嗯,奴婢听采买的下人提过,‘聚福楼’也是这次囤粮的大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