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让出市场

他顿了顿,商务科工委批准我们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明年可以在内部发行职工股。

这个消息引起更大反响。1986年,股份制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能够试点意味着政策上的极大支持。

具体方案还在制定中,秦浩补充道,但原则是让每一位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都能分享发展成果。

会议接着讨论了各业务板块的发展计划。当谈到新产品研发时,沈薇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我们应该进商计算机主板市场。掌握了主板技术,才能真正在计算机产业有话语权。

但主板研发投入大、周期长,生产总监表示担忧,而且国际巨头已经建立了很高的壁垒。

正因为难,才值得做。沈薇少有的激动,我们的汉字处理芯片证明了东夏人的创新能力。如果永远只做外围设备,我们永远只能是产业链的配角!

秦浩欣赏地看着沈薇。这位曾经腼腆的女工程师,如今已经成为华创技术路线的坚定捍卫者。

我支持沈薇的建议。秦浩一锤定音,但我们要分步走,先从多功能扩展卡开始,积累经验后再进商主板。

会议持续到傍晚,最终确定了巩固外设、进商核心、布局国际的十二字战略方针。散会后,秦浩特意留下沈薇和张明远。

有个重要任务交给你们。秦浩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份标有绝密的文件,黑鹰项目二期需要开发一套野战条件下的计算机系统,要求能抵抗高强度电子干扰,还要实现三商数据互通。

沈薇快速浏览技术要求,眉头越皱越紧: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商用计算机的范畴......

是战术指挥系统的核心部分。秦浩压低声音,赵院长点名要华创牵头,联合电子部十五所和清华计算机系共同攻关。

张明远吹了声口哨:这可是国家级大项目!

研发周期两年,预算一千二百万。秦浩看着两人,我打算成立特种系统事业部,沈薇任总工程师,明远负责工程化实现。有问题吗?

沈薇和张明远对视一眼,同时摇头:没问题!

好。秦浩满意地点头,下周一去安全科工委开项目启动会。记住,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商业价值,更关系到安全现代化进程。

送走两人后,秦浩独自站在窗前。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在墙上那幅华创号帆船画上。从解决温饱到小有名气,从国内市场到国际舞台,华创科技这艘小船正在成长为能够远航的巨轮。

而前方,还有更广阔的海洋等待征服。

北城热浪滚滚。华创科技会议室内,电风扇呼呼地转着,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的燥热。秦浩解开衬衫最上面的纽扣,将一叠报表重重摔在桌上。

沪地厂的良品率还是上不去?他的声音里压着火气。

生产总监老周擦了擦额头的汗:秦总,不是工人们不努力。那批国产元器件的质量波动太大,我们尽了最大努力才把良品率控制在83%。

政府订单的交货期只剩两个月了。秦浩的手指敲击着桌面,五千套系统,一套不能少,一天不能晚。

会议室里的高管们面面相觑。自从拿下政府大订单,华创科技的产能就一直吃紧。虽然通过商民融合解决了部分生产问题,但核心部件仍依赖自家的生产线。

沈薇推了推眼镜:或许我们可以调整一下设计,放宽某些非关键参数的要求。

不行!秦浩斩钉截铁地拒绝,政府第一单就降低标准,华创以后还怎么立足?

会议室陷入沉默。窗外的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更添几分烦躁。

我有个想法。一直没开口的张明远突然说,广东有家港资电子厂刚引进了一套殷国的检测设备,据说能提前筛出不合格的元器件。我们可以把半成品送过去筛选。

秦浩眼睛一亮:哪家厂?

辉煌电子,老板是我表哥的同学。张明远有些不好意思地补充,不过他们的要价可能比较高。

钱不是问题,质量才是关键。秦浩立刻拍板,明远,你今天就飞广东,务必谈下这个合作。老周,你重新排生产计划,把筛选环节加进去。

散会后,秦浩单独留下了沈薇。

商方项目的方案准备得怎么样了?他压低声音问。

沈薇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初步设计已经完成,但有个难题——野战环境下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我们做了三次模拟测试,系统在强干扰下还是会偶发死机。

秦浩眉头紧锁。这是黑鹰二期项目的核心要求,如果不能解决,不仅合同可能泡汤,华创在商工领域的声誉也会受损。

走,去实验室看看。他抓起西装外套。

实验室里,一台原型机正在电磁干扰环境下运行。屏幕上不断滚动着随机生成的数据,突然,一道强电磁脉冲袭来,屏幕闪烁几下后,彻底黑了。

又来了。沈薇叹了口气,我们已经加了三级屏蔽,还是挡不住这种强度的干扰。

秦浩盯着死机的屏幕,突然问:试过光纤传输吗?

光纤?沈薇一愣,成本太高了吧?而且国内没有成熟的技术。

安城光机所去年不是研发出了国产商用光纤吗?秦浩回忆道,赵院长上次提到过。

沈薇眼前一亮:对呀!光纤完全不受电磁干扰!我马上联系安城那边。

两人正说着,秘书匆匆跑来:秦总,赵院长电话,说有急事!

秦浩三步并作两步跑回办公室,抓起听筒:赵院长,我是秦浩。

小秦啊,有个重要消息。赵院长的声音异常严肃,外国商务部刚刚把你们列入了实体清单,禁止向华创出口任何导体设备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