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进口设备

这家老国企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电子工程师和完整的检测设备,但苦于没有订单,已经三个月发不出工资。

周厂长,我的提议很简单。秦浩在布满灰尘的厂长办公室里直言,华创注资200万重组你们厂,保留全部职工,专门为华创生产计算机外设。

头发花白的周厂长激动得双手发抖:秦总,您这是救了我们全厂三百多号人啊!

互利共赢。秦浩诚恳地说,我看重的是贵厂的技术积累和老师傅们的经验。现在国内能做精密信号处理的工人太稀缺了。

协议当天就签了下来。回到北城,秦浩又马不停蹄地召集高管开会,宣布成立华创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整合沪地和广东的生产资源。

我们要用两条腿走路。秦浩在会议上强调,一条腿是创新研发,保持技术领先;另一条腿是精密制造,确保产品质量和交货能力。

就在华创科技积极布局产业链时,一个意外的机会降临了。国家办公自动化领导小组发布招标公告,采购5000套政府办公用中文计算机系统。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沈薇拿着招标文件冲进秦浩办公室,如果能中标,我们就能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秦浩仔细阅读招标要求,眉头渐渐舒展:我们的汉字处理芯片正好满足技术要求。不过,竞争对手肯定不少,特别是那些有外资背景的公司。

听说长城电脑和四通都会参加。沈薇补充道,还有iBm东夏办事处,他们找联想做了中文卡。

那就比比看谁的技术更过硬。秦浩拍板决定,成立专项小组,我亲自带队,一定要拿下这个订单!

投标准备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沈薇带领团队日夜攻关,将汉字处理速度又提升了15%;张明远则优化了系统稳定性,使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惊人的8000小时;秦浩亲自撰写技术方案和商业标书,连续三天没回家。

投标前一天晚上,秦浩突然接到赵院长的电话:有个内部消息,iBm的方案报价比你们低20%,而且他们已经打通了某些关系。

秦浩心头一沉:那我们......

别急,赵院长打断他,明天技术答辩是关键。领导小组最关心的是自主可控,你要突出强调这点。

次日清晨,北城雪花纷飞。秦浩、沈薇和张明远早早来到招标现场,带着精心准备的演示系统。

iBm的代表团果然阵容豪华,清一色海归精英,西装革履,英语比中文还流利。他们的演示也很炫目,大屏幕上播放着精心制作的3d动画。

轮到华创科技时,秦浩出人意料地只让沈薇带了一台朴实无华的样机上台。

各位领导,沈薇的声音不大但清晰有力,华创科技不擅长花哨的演示,我们只相信实实在在的技术。

她按下启动键,样机瞬间完成启动,屏幕上显示出清晰的中文界面。

我们的系统从芯片级实现中文处理,不需要任何外挂卡或附加软件。沈薇一边操作一边解释,更重要的是,所有知识产权100%自主,不存在任何后门风险。

当沈薇演示到同屏显示繁简体中文与英文时,评委席上传来阵阵惊叹。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系统运行大型文档时的流畅度明显优于iBm的方案。

技术答辩环节,秦浩对答如流:关于自主可控,我们的芯片从设计到制造全部在国内完成,连开发工具都是自主研制的。这是iBm或者其他外资企业无法做到的。

最终评分出乎所有人意料——华创科技以技术分第一、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中标!

我们赢了!张明远激动地拥抱了沈薇,赢了iBm!

秦浩看着中标通知书上那枚鲜红的公章,心中百感交集。两年前,华创科技还是一家为生存挣扎的小作坊;今天,他们已经成为国家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核心供应商。

---

政府订单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华创科技驶入快车道。公司员工从年初的八十人激增到三百多人,新租了两层办公楼,还在海淀拿了十亩地准备建自己的产业园。

六月的北城,暑气渐浓。秦浩站在新办公楼顶层的会议室里,望着窗外的建筑工地出神。那里将是华创未来的总部大楼,三年后,一座十八层的现代化科研大楼将拔地而起。

秦总,人都到齐了。秘书轻声提醒。

秦浩转身走向会议桌,那里坐着华创科技的十二名核心骨干。沈薇、张明远、新加盟的生产总监、市场总监......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上都洋溢着朝气和自信。

今天我们要讨论华创未来三年的战略规划。秦浩开门见山,首先通报一个好消息:上半年我们的销售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利润增长320%。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但我们不能自满。秦浩点击幻灯片,切换到下一页,这是国际数据公司的报告,到1990年,全球计算机外设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外元,而东夏只占不到3%。

沈薇推了推眼镜:我们的技术不比任何人差,关键是如何打开国际市场。

这正是今天的主题。秦浩展示了一张世界地图,我计划在外国设立外州办事处,在外国平谷设立研发中心,在香城成立国际贸易公司。

众人小声议论起来。这样大规模的国际化布局,对一家成立仅三年的东夏企业来说可谓大胆至极。

资金从哪里来?财务总监提出疑问,虽然我们盈利不错,但支撑三个海外机构还是太吃力了。

秦浩微微一笑:赵院长帮我们联系了东夏进出口银行,他们愿意提供低息贷款支持我们走出去。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