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知道了。你别往心里去。”江淮衣轻抚着沈棠雪的脸颊,尾音都忍不住上扬。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她跟宋哲轩如今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今,和她结为夫妻的,是他江淮衣,宋哲轩还是靠边去吧。

“嗯……”睡梦中的沈棠雪也不知道是听见了还是怎么地,轻轻地哼哼着。

江淮衣哭笑不得。

……

下人房里。

闻书终于从听琴口中听到了宋哲轩的事情。

“不怪夫人听到宋哲轩跑走时,一点都不意外。”闻书恍然大悟。

听琴说道:“何止是不意外,少夫人弄死他的心都有了吧。居然当着世子的面也敢胡说八道,简直是疯了!”

“如果不是世子信任咱们少夫人,就怕少夫人有十张嘴都说不清了。”闻书脸色沉沉。

听琴点点头,“正是如此!也不知道这宋哲轩是发了什么癔症,难不成马车摔下来的时候碰到他头,把他脑子撞出问题了?”

闻书沉吟片刻,说道:“我已经让人去宋家周围打听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听琴:“但愿吧。”

……

而此时的许家二房,也并不太平。

今日施粥回来,江沁蓉就把自己关进房间里了,晚饭也没有出来吃。

许氏没有勉强她,但许家二老爷和二夫人那边就生了别的心思。

尤其是许二夫人陶氏,特意将许玉荷叫到了房里去问话。

“今日你们施粥的时候都碰到什么事了?怎么那个大房的许玉莲回来就不对劲,连江沁蓉都不对劲?”

许玉荷淡声道,“我并不清楚,今日我们三个都是在一起的,而且府里增加了这么多人手保护着,也并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

陶氏自然是不信,“没有发生什么事?那你们三个人去,回来两个人都不吭声了?究竟有什么事,你休想瞒着我。”

许玉荷无奈的说道,“真的没有发生什么,今日我们许家的周鹏上一直相安无事,非说有发生什么,那也是人家靖安侯府那边的事。”

“靖安侯府?”陶氏仿佛想到了什么,马上追问道:“靖安侯府的粥棚上出什么事了?”

许玉荷犹豫着,没有开口。

“说话呀,你是哑巴了么?!”

陶氏的嗓门一下拔高,把许玉荷吓了一跳。

“……也没有什么,就是昨天施粥的时候,侯府的世子夫人给一个大娘多拿了几个馒头,让她拿回家给刚生孩子的儿媳妇吃,今天那个大娘就和她儿媳妇的亲娘跑去粥棚上跟就世子夫人道谢了,还留下来帮忙。”

“这算什么事?”

陶氏原本的期待都到脖子那儿了,一听这话顿时无语的翻了个白眼。

许玉荷双手搅着帕子,低声道,“……这也是你叫我说的。我原本没有打算说呀。”

“我让你去施粥,你以为真的只是去施粥么?这是你出人头地的好机会,只要这次施粥你能露脸,让那些高门大族记住你,你就能风风光光嫁高门了!”

“这么好的机会你不抓住,成天到晚的在在想些什么东西,难不成你还想去嫁个穷书生么?不识好歹!”

许玉荷也不吭声,由着陶氏念叨。

等她念的差不多了,许玉荷才低声说道,“母亲若是没有其他事,我就告退了。”

“如果没有其他事,我也不会把你叫过来了。”陶氏说着哼了声,“说吧,今天靖安侯府粥棚上来的那两个小郎君,究竟是什么人?”

许玉荷心里一惊,她怎么知道?

转念一想,今天府里去了这么多下人,难免有几个嘴不严、随便一问就能问出来的。

“既然母亲都知道了,那又何必问我呢?”许玉荷无意多说。

“你这是什么态度?我只是在给你机会坦白!”陶氏怒气冲冲地拍桌。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今天靖安侯府的粥棚上来了位章家的五姑娘,然后就来了一位俊俏的小郎君。章家跟侯府是什么意思不是明摆着的么?”

“他们这分明就是要趁着施粥的机会拉郎配,只有你傻,让你去施粥,你就真的只会施粥,埋头苦干。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

许玉荷顿了顿,缓缓抬起头,“母亲,您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世子夫人是光明磊落之人,她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这个事情就肯定不是她做的。”

“你到底是谁家的女儿?屁股是坐在哪一边的?你天天看自己说的都是些什么话!”

陶氏气够呛,缓了缓接着说道,“什么叫我以小人之心度君之腹,他沈氏一个商户出身的嫁到侯府,能让所有人都服服贴贴,她能有多光明磊落?”

“我看你真是读书读傻了!当初我就不应该给你请什么先生,该让你去女学里跟那些大家闺秀一起读《女诫》《女则》才好!”

陶氏又重重的拍着桌子,似乎这样才能消解她心头的怒火,桌上的茶具都被震得滑落下来。

“咣当”摔出了脆响。

许玉荷眼眶泛红,咬着下唇不说话,这副模样让陶氏看了更来气!

“你看看你,每次都是这副德行,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想害你,我是你亲娘!”

“我十月怀胎,辛辛苦苦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才把你生到这世上,难不成我还能害你?”

许玉荷依旧不说话。

陶氏气狠了,便在她胳膊上狠狠拧了一下。

许玉荷却是个隐忍的性子,眼里泛着泪花,眼看着那泪花就要盈满落下来了,她也不肯哼出半句。

陶氏见状松口气,狠狠瞪她一眼,“不受教的榆木疙瘩!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女儿?!”

“滚吧,别让我再看见你!”

许玉荷退后两步,行了个礼,便径自走了。

陶氏在屋里又发了好一通脾气。

管妈妈便在一旁劝慰道,“夫人也不必太过忧心,四姑娘如今是年纪尚轻,又受了外面的一些蛊惑,才会不能理解夫人你的良苦用心。”

“只要跟四姑娘剖析清楚利害关系,让她知道外面那些人对她都是有所图谋,只有夫人是一心为她着想的。她自然就能明白了。”

这个“受了外面的一些蛊惑”,以及“外面那些人对她都是有所图谋”,指向不要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