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坐而论天下势
“李兄,请用茶。”
师妃暄素手纤纤,执起案上一只素白茶盏,动作优雅如行云流水,亲自为对座的少年斟满。
她身为慈航静斋当代圣女,地位尊崇,江湖中人见之无不敬仰,此刻如此礼遇,若让外人瞧见,定要惊掉下巴。
“师仙子太客气了,世民愧不敢当!”
对座的少年连忙微微欠身,双手恭敬地接过茶盏。
他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年纪,面容尚带几分稚嫩,眉宇间却已蕴藏着远超同龄人的沉稳与气度。
他的一举一动,从容不迫,那份恰到好处的惶恐与谦逊,多一分则显虚伪,少一分则显倨傲,拿捏得妙到毫巅。
“妃暄在此地,已苦候李兄两月有余。”
师妃暄声音空灵,似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目光却清澈而专注地落在少年身上。
“如今,总算皇天不负,让妃暄等到了。”
少年脸上立刻浮现出恰到好处的、受宠若惊的神情,连忙道:
“世民何德何能,竟劳烦仙子空耗两月光阴在此苦等?折煞世民了!此乃世民之过!”
这少年,正是未来将执掌乾坤、开创煌煌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
或许李世民这个名字还不够震撼的话,他还有一点点别的外号例如:
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亚洲洲长,东半球话事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领右翊卫大将军,左右武侯大将军领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是也
此刻的他虽远非历史课本中的那个完全体,尚未加冕那无数耀眼夺目的头衔,但那份潜龙在渊的非凡气度,那双深邃眼眸中偶尔闪过的睿智与果决,已清晰昭示着他绝非凡俗池中之物!
他轻呷一口清茶,压下心头的波澜,神色恢复淡然,抬眼看向师妃暄,开门见山问道:
“不知仙子费尽周折寻到世民,究竟所为何事?”
师妃暄默然片刻,那双纯净如天山雪莲、却又深邃似古井寒潭的眸子,静静凝视着李世民。
她的声音空灵而缥缈,仿佛自带一种悲天悯人的圣洁光环:
“世民兄……不知你如何看待这当今纷乱如麻的天下大势?”
“……”
李世民端茶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饶是他心智远超常人,也万万没料到师妃暄竟会如此直接、如此单刀直入地问出这样一个堪称大逆不道、敏感至极的问题!
他们李家如今明面上还是大隋的臣子,他父亲李渊与杨广更是表亲!
这女人……是疯了不成?!
李世民内力修为已臻第六境巅峰,灵觉敏锐异常。
李世民的修为不算弱,像他们这种门阀世家从小接受的教育可不是寻常人家能够比拟的。
所以尽管只有十四五岁的年纪李世民的修为也已然达到了第六境巅峰,如此年纪有着此等修为即便是在众多武林世家之中也算得上是天赋异禀了。
他不动声色地将自身灵识如同蛛网般悄然蔓延开来,细细感知着雅间内外的每一丝动静。
确认绝无第三人窥探后,他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放松。
他放下茶盏,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属于少年人的“茫然”与“自嘲”,摇头笑道:
“师仙子此言,真是折煞在下了。”
“世民不过一介纨绔子弟而已,平日里只知骑马射箭,偶读些闲书,见识浅薄,哪懂得什么天下大势?”
“仙子这个问题,怕是……问错人了吧?”
此刻李世民心中已是无语至极,若非自幼深受门阀世家严格教养,涵养功夫到家,他几乎要忍不住拍案而起,揪着这位“仙子”的衣领好好问一问:
“大姐!我们很熟吗?一见面就聊这么深入的话题?你觉得这合适吗?!”
师妃暄唇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洞察一切的、淡然而又神秘的微笑。
她何尝不知李世民心中的戒备与顾忌?
但即便李世民掩饰得再好,她依旧从他眼底最深处,捕捉到了一丝被完美隐藏起来的、却炽热如岩浆的……野心与渴望!
慈航静斋历代圣女入世,皆能精准地寻到时代浪潮之巅的弄潮儿,靠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传承千年、玄奥无比的“观气”之术!
早在见到李世民之前,师妃暄于静斋秘地闭关时,便已遥遥感知到洛阳方向有一股“赤龙盘踞,紫气冲霄”的惊人潜龙气运在勃发!
这正是她不惜在此苦候两月的根本原因!
正所谓,我懂你的故作矜持,你知我的图谋不轨。
“世民兄不必如此紧张。”
师妃暄声音愈发柔和,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直抵人心的力量。
“乱世已至,苍生倒悬。若兄台真有匡扶天下、救济万民之心……我慈航静斋,以及这代表许多特殊含义的‘和氏璧’,或许都能成为兄台不可或缺的一份助力。不是吗?”
她的语气,像极了那手握无尽财富与资源的绝色富婆,正向一位潜力无穷的年轻才俊,展示着足以令人一步登天的诱惑。
面对这等直指权力核心的诱惑,世间又有几人能真正不动心?
更何况,是本就身负鸿鹄之志、胸藏万里河山的李世民!
李世民沉默了下来。
指尖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极有韵律的轻响。
雅间内,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哗,以及两人之间那无声流淌的、紧张而又充满试探的气息。
良久。
李世民缓缓抬起头,眼中最后一丝伪装出来的稚嫩与茫然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如同鹰隼般锐利、冷静的光芒。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一字一句,开始剖析这天下棋局:
“既然仙子垂询,那世民便姑妄言之。”
“有道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神州烽烟四起,其他三大帝国相互倾轧,看似平衡已被打破,实则……那最根本的制衡枷锁,依旧存在!”
“眼下之局,关键在于大宋!”
他目光灼灼道:
“宋若此刻覆灭,其膏腴之地必被明、元两国瞬间瓜分殆尽!届时,此二国国力暴涨,鲸吞之势已成下一个兵锋所指,必是我大隋无疑!”
“故此……”
李世民斩钉截铁,得出结论:
“大宋,此刻绝不能败!至少……不能败得如此之快,如此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