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763章 议和条件

襄阳城外,汉水微澜,秋风凛冽。本文免费搜索:新天禧小说 汪勃身披青色朝服,静静站在大金行宫的大帐前,眼神深沉,双手藏在袖中,指甲几乎掐进了手掌。他已经在襄阳城外被晾了足足五日,白日里在金营外苦等,夜晚则被安置在一座荒废的破庙中,彻夜听着北风卷过残垣断壁,宛如嘲笑他这位南宋的使臣。

今日,完颜银术可终于愿意接见。

大帐之内,金国镶红旗主完颜银术可端坐于虎皮大椅之上,身着暗红色织金袍服,外罩玄铁甲,腰间佩戴着金雕镶嵌的长刀,浑身透着铁血杀伐之气。他身旁站着几名亲信将领,眼中带着冷漠的笑意,似乎在等待看一出好戏。

汪勃走入帐中,抬眼望去,只见案几之上摆放着一封朱红色的诏书,乃是大金天会年间的国书。他心中顿时一沉,明白今日议和的结果恐怕不会有任何转机。

「南朝的使者,你来得正是时候。」完颜银术可眯起眼睛,语气轻佻,「本旗主在等你们的诚意。」

汪勃强忍心中怒火,低声说道:「大宋愿与大金修好,共守江淮,互通商旅,以求百姓休养生息……」

「休养生息?」完颜银术可冷笑一声,重重拍了一下案几,「你家皇帝派出的兵马杀了我大金的谙班勃极烈,也就是皇太弟,完颜斜也,还敢来谈修好?」

帐中顿时鸦雀无声。

汪勃微微颤抖,他深知大金素来以兄终弟及为制,完颜阿骨打的孙辈成年前,完颜斜也在金国内部的地位等于储君。宋军斩杀完颜斜也,无疑是捅了马蜂窝。他缓缓跪下,沉声道:「此事乃战事误杀,非大宋刻意为之。愿以厚礼赔偿,只求两国停战……」

「赔偿?」完颜银术可仰天大笑,笑声中满是嘲弄,「南朝真是可笑至极!听好了,想议和,就照本旗主的条件来。」

他冷冷地瞥了汪勃一眼,随即挥了挥手,一名金军亲兵捧着一卷黄绢诏书走上前,在众人面前缓缓展开。

「第一,南宋必须明旨承认所有已失去的土地永归大金,不得再兴战事。」

「第二,南宋皇帝向大金上表称臣,每年缴纳岁币二百万两,丝帛二十万匹。」

「第三,大金皇帝念赵构尚知悔悟,特封其为‘江南国主’,允许你们在江南苟延残喘。」

「第四,为表忠诚,赵构必须归顺大金,入绿旗为将,本帅已为他选好了爵位——‘镶绿旗主’,赐姓‘完颜’……」

汪勃听到此处,已是面色惨白,脑中嗡嗡作响。

完颜银术可微微一笑,斜睨着他,缓缓补充道:「你若是不解为何是‘镶’绿旗,本旗主可以告诉你。」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嘲弄的弧度:「齐王刘豫早已是‘河南国主’和‘正绿旗主’,既然赵构愿意向我大金臣服,当然只能做刘豫的弟弟。谁让他跪得晚呢?」

帐中一片死寂,唯有烛火轻轻跳动。

汪勃的手指颤抖着,眼前的字句仿佛一把把尖刀刺入心肺。「主辱臣死」,此刻他竟恨不得就地一头撞死在案几之上,以谢君父。然而,他知道自己不能死。

如果他死了,这场议和将彻底破裂,南宋将在三面夹击下毫无转圜余地。金军在北,明军在东,钟楚在南,江陵朝廷已陷入绝境。如果南宋还想活下去,就必须有人忍辱负重。

汪勃深吸一口气,嘴唇微微颤抖,但终究是咬紧牙关,强忍着心中的羞辱,低声道:「……请容我回朝禀报。」

完颜银术可哈哈大笑,摆了摆手,示意手下人将他送出大帐。

「回去吧,告诉你家皇帝,机会只有一次。」

「若三日内不降,大金天兵便取江陵!」

汪勃步履踉跄地走出金营,他仰望着夜空,星辰依旧闪耀,然而他却觉得整个天地都已经暗淡无光。

他知道,自己将要带回一份耻辱的诏书,而赵构的抉择,将决定南宋的生死存亡。

夜色沉沉,乌云遮月,江陵大内灯火通明,宰执大臣齐聚一堂,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汪勃刚刚从襄阳回来,满脸憔悴,衣袍上沾满尘土,连沐浴更衣都顾不得,便直入宫中,将完颜银术可的议和条件呈上御案。

赵构端坐在御榻上,脸色苍白,一双手死死抓着龙案的边角,指节泛白。殿中鸦雀无声,众臣看着案上的议和书,心头沉重如铅。

「江南国主,镶绿旗主……」韩世忠捏紧拳头,咬牙切齿,「这狗鞑子欺人太甚!居然要陛下屈膝事金,连刘豫那狗汉奸都在咱们之上!」

「两百万两岁币……如此巨款,江南如何负担?!」张浚怒不可遏,猛地拍案而起,「这比澶渊之盟还苛刻十倍!若答应,大宋还有何颜面自立?!」

朱胜非亦拍案而起:「金人狼子野心,简直是要断我朝生路!若陛下答应此议,民心必然崩溃,各地变乱蜂起,金军尚未来,江陵自己就要先乱了,便是退入蜀中亦难得安生!」

宰相赵鼎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缓缓道:「完颜银术可此刻狮子大开口,不只是趁火打劫,更是要彻

底压垮大宋,使我朝沦为傀儡。」

吕颐浩叹了口气道:「官家,诸公言之有理。我大宋纵然艰难,也不能丢了国体。倘若今日屈膝,天下人都会视陛下为刘豫第二,到时便是两难——不降,则兵祸更烈;降,则民心不保。」

赵构的脸色愈发难看,他颤声道:「可是,如今朕能有别的选择吗?」

汪勃跪伏在地,声音悲哀:「臣在襄阳城被晾了数日,金人故意羞辱。如今北有金军,南有钟楚,东有方明,江州已落入明军之手,臣等再如何不甘,亦不得不承认——我大宋已陷绝境。」

赵构的目光在殿内扫视一圈,看着群臣或愤怒、或沉思、或绝望的表情,眼中闪过痛苦。他当然不愿称臣!可若不答应,金军只怕会倾巢南下,而朝廷,已无力再战!

许久的沉默后,赵构低声道:「若不答应,金军会不会……杀过秭归(封住入蜀退路)?」

赵鼎深吸一口气,沉声道:「目前金人之所以仍与我等议和,是因南北局势尚未明朗。若此刻我朝坚决不从,金军便可能联合刘豫,由襄阳直取荆门,甚至兵临江陵。」

赵构听罢,脸色瞬间煞白,后背冷汗涔涔。他看向韩世忠,声音有些颤抖:「韩卿,若金军大举南下,江陵守得住吗?」

韩世忠沉默片刻,终究还是缓缓摇头:「陛下,金军若倾力南下,我军难以独守。岳太尉尚在鄂州,但若无增援,恐怕难以独挡金军主力……」

殿内气氛凝滞。所有人都明白,南宋如今已是风雨飘摇,稍有不慎,江陵亦可能步汴京后尘。

赵构闭上眼睛,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痛苦地道:「朕……朕怎甘心如此受辱!」

赵鼎沉声道:「陛下,若我朝苟且偷安,或可存一线生机。然若应允此约,天下人必哗然,军心民心皆会涣散。」

「那朕该如何是好?!」赵构终于失态,猛地起身,眼中充满挣扎,「若不答应,江陵一破,朕便再无立锥之地!」

殿中再无人能回答。

赵构面色铁青,内心惶惑不安。他本以为完颜银术可会给南宋一条体面的生路,可这条件比当年徽钦二帝受辱之时更甚,竟要他自降身份做刘豫的弟弟!

他当然不愿意屈辱求和,可眼下的局势,实在是叫人喘不过气来。北有金军压境,南有钟楚起事,东边明军北伐又声势浩大,整个南宋已是风雨飘摇。他能退到哪里去?若真如朱胜非所言,退守蜀中,真能有一丝安宁?

大殿内陷入一片沉默,唯有烛火轻轻跳动。

汪伯彦作为一向主和的代表,见群臣激愤,缓缓说道:「此议确实不妥,但如今朝廷内忧外患,若再不议和,只怕江陵也守不住。」

「那汪相公可有更妥善之策?」赵构看向他,眼中带着一丝希冀。

汪伯彦沉吟片刻,轻声道:「臣以为,眼下应当设法拖延,并非全盘拒绝……」

「拖延?如何拖延?」赵鼎冷哼,「金人既然敢开出如此苛刻的条件,焉能不防我朝借机推脱?汪相公若无具体方案,这种空话又有何用?」

汪伯彦语塞,一时无言。

就在这时,一个缓缓而坚定的声音响起:「诸位,不妨换个思路。」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秦桧缓步出列,微微一笑,神色平静。

赵构见他开口,似乎松了口气:「秦爱卿有何高见?」

秦桧躬身道:「陛下,金军此番南下,意不在灭宋,而在于压迫我朝屈服。可他们也知,如今江南并非太平之地。」

「哦?」赵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此话何意?」

秦桧微微一笑,环视群臣,缓缓道:「如今荆湖之地钟楚猖獗,此獠自称摩尼圣教,以妖言蛊惑百姓,招兵买马,势力日益坐大。荆南一带的赋税根本无法收上,何谈供奉大金岁币?此乃我朝最大之隐患。」

张浚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

秦桧沉声道:「金军此番索要苛刻条件,最核心的是两点:一要我朝俯首称臣,二要岁币。如今我等不愿丢国体,岁币又无法兑现……倒不如借力打力。」

「怎么借?」赵构眼神微微一动,似乎抓到了什么。

秦桧嘴角微微上扬:「金军既然强势,我等不如‘借师助剿’,让大金出兵荆南,荡平钟楚贼寇。如此一来,我朝可缓解后顾之忧,金人亦能得偿所愿,北军南征,既可分散其注意力,又可让他们消耗兵力,拖到东面伪明北伐打得金人无力灭宋只能联宋时,再行讨价还价自然新的议和条件对我大宋有利,何乐而不为?」

殿中群臣面色各异。

汪伯彦眼前一亮,连连点头:「此计倒是可行!钟楚之乱本就是我朝之祸,若能借金兵之力铲除,不失为一策。」

赵鼎眉头紧皱,厉声反驳道:「胡闹!让金军南下?他们岂会甘愿剿贼后退兵?只怕到时候荆湖南路变成金人囊中之物,金人未走,江南已亡!」

张浚亦怒道:「秦相此策,分明是引狼入室!」

秦桧淡淡一笑:「张相公,金人强势,便是我等拒和,他们依旧会南侵江陵。既

然他们想打,我们不如让他们去打钟楚,而不是让他们直接对江陵用兵。」

张浚咬了咬牙,没有立刻反驳。

赵鼎低头沉思了一会,忽然问道:「秦相的意思是,先示以诚意,让金人进兵荆南以拖待变,而后再图缓和?」

秦桧微微颔首:「诚然。至于诚意……便是‘杀人偿命’。」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

「杀谁?」赵构的声音微微颤抖。

秦桧缓缓抬眼,目光深邃:「金人之所以态度强硬,乃因其皇太弟完颜斜也死于宋军之手。若陛下能主动惩治‘凶手’,既可向金人示弱,又可换取议和之机。」

赵构脸色骤变,心头猛地一紧。

岳飞。这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名字。可岳飞如今镇守鄂州,是南宋仅存的支柱之一,他绝不可能拿岳飞去交差。

就在他犹豫间,秦桧却轻轻说道:「陛下不必担忧,岳太尉忠勇无双。」

赵构微微一愣:「那是?」

秦桧目光一转,看向了站在角落中的一名小黄门,缓缓说道:「最近,有一名河北草莽出身的将领归附朝廷,名叫梁兴。此人虽号称义军,却素来行事粗暴,难以驾驭。恰好,此前金人已探知完颜斜也是死于梁兴之手……若要交差,梁兴正是合适的人选。」

赵构深吸了一口气,心头微微一震。

梁兴虽是新降之将,但在北地也有些名声,若是就这么送去,的确能让金人闭嘴……只是,此举一旦传扬出去,恐怕又会寒了将士们的心。

殿内一片沉默,众臣神色各异。

秦桧见赵构仍在犹豫,低声说道:「陛下,江陵危在旦夕,若要保大局,此事须速下决断。」

赵构闭上眼,片刻后,缓缓吐出一口气,声音低沉而艰涩:「……梁兴,交出去吧。」

这一刻,大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