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716章 江陵应对

建炎二年十一月初,江陵南宋行在大内,一片寂静。

密探刚刚从金陵回来,带来了一份关于明教在金陵的最新情报。一众朝臣聚集于殿内,静静地等待着太监将情报呈上龙案。

「明教正式进驻金陵后,开始重修南唐故宫。」

「前殿已被拆除,改建成一座奇怪的建筑,形制前所未闻,名为——国会大厦。」

「后宫则大部分拆除,仅保留原皇后寝宫,改名『皇居』,但并无重修太庙与宗祠的迹象。」

「城外玄武湖畔,大兴土木,似乎正在修建一座名为『明华园』的大型园林。」

朝堂上,一时无人言语。

「……国会大厦?」赵构眉头紧锁,目光扫向下方众臣,「此为何意?」

「臣不知。」朱胜非皱眉沉思,「从未闻有『国会』一说。」

「此事诡异!」御史中丞汪伯彦摇头,「若是称帝,理应重修皇宫大殿,以行君臣朝会之礼,可如今竟拆去前殿,另建奇怪建筑……这究竟意欲何为?」

「可后宫仍存,仅改名『皇居』,此举……难道仍是预备称帝?」右丞相吕颐浩沉声道,「可若如此,宗庙不立,祖宗牌位何存?这不像是寻常帝王所为。」

赵构神色复杂,心中更添几分不安。他原本以为,方梦华不过是借金军南侵之机自立为王,称帝只是迟早的事。可现在,这些举动与大宋历朝历代的帝王制度完全不同,甚至不合常理。

「明华园……她在玄武湖边建园林作甚?」韩世忠皱眉,「这是帝王消闲之所,还是另有他用?」

「或许……」岳飞迟疑道,「她并非单纯想称帝,而是另有所图。」

岳飞回想起数月前,在长江岸边浔阳楼上与方梦华的一场对话。

当时,方梦华曾经对他说:「大宋积弱已久,根本问题在于结构失衡,若不从根本上改革,不论谁坐在龙椅上,都无法改变困局。」

岳飞当时以为,她的「改革」不过是一般的朝堂手段,如罢免权臣、整顿吏治之类,却没想到她竟然连皇宫都不按传统重修,反而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国会大厦」。

这意味着什么?

「方师妹当真想打破帝制……?」岳飞的心跳微微加快,他几乎不敢相信这个念头。

千百年来,华夏大地的政治核心,无非是改朝换代,从来没有人试图改变「朝代」本身的运行模式。

若是别人说要废帝制,他必定以为是狂人妄言。可是,这句话从方梦华口中说出,却让他产生了动摇。

她,真的可能做到吗?

「……明军军姿军纪,皆远超我大宋西军精锐?」

宰相朱胜非紧紧盯着密探呈上的情报,眉头越皱越深。

「不仅如此,火器化程度也极高。」探子继续禀报,「据闻,她们的军中女兵比例极高,却仍能在战场上屡败金军。扬州一战,确为全歼一整编金军之实。」

「扬州之战……竟然不是夸大之词?」韩世忠面色骤变,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朝堂上,众臣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若此情报属实,那么方妖女所掌控的明军,远比他们想像中的还要强大得多!

「大宋……能赢吗?」

这句话,没人敢说出口,但却在许多心中盘旋不去。

这几年来,宋军不断败于金虏之手,好不容易收复一些失地,却又面临江东伪明的崛起。更可怕的是——金虏如今也在加紧研发火器!

「若金虏得学明军火器战法,则天下再无我大宋立足之地。」张俊沉声道,「此事绝不可轻忽!」

「但要如何应对?」赵构问道,「现如今,我朝尚无成熟火器之技,如何能在短期内追赶?」

众臣一片沉默。

这才是最致命的问题——宋军若无法迅速提升火器战力,未来战场上将完全被动!

「……还有一事。」探子迟疑了一下,接着禀报:「明军入城仪式上,李清照陪同方妖女一同观礼,举止亲昵,显然二人早有交情。」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李清照?」赵鼎睁大了眼睛,「你确定是她?」

「千真万确,且她已明言留在伪明,恐怕不仅是交城之举,而是正式叛宋。」

「放肆!」御史中丞汪伯彦震怒,「李清照乃故太学博士之女,怎会投靠贼寇!」

「不仅如此。」探子继续道,「据查,赵明诚任莱州知府期间,曾批准明逆在伪『青岛市』的地契,若要深究,恐怕赵明诚早年便已与明逆有所往来。」

这句话,使得满朝文武陷入一片沉默。

「……赵明诚此人,确实该严查。」秦桧冷冷道,「若他早知李清照有反心而不报,便是玩忽职守;若他私通明逆,更是罪该万死!」

「臣以为,目前不宜轻举妄动。」吕颐浩缓缓开口,「明军军容整肃,且有火器优势,短期内,若冒然出兵东征,恐怕损失惨重。」

「依吕相之见,当如何行事?」赵构问道。

「其一,应该全力宣传

抗金大义,让天下百姓认清明教的伪逆本质,使其不得轻易西征。」

「其二,严令诸军加紧操演,并招募工匠,着手发展火器。」

「其三,对于赵明诚夫妇一家叛逆之人,彻查到底,绝不姑息!」

朝堂上,众人皆觉此计稳妥,纷纷附议。

接下来探子语气沉重,「伪明发布告示所有孩童,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必须接受七年基础教育。」

「七年制义务教育?」赵鼎听完情报后,脸上罕见地流露出震惊之色。

朝堂上的官员们都被这条消息震动了。

义务教育?让所有孩童都读书?这根本是颠覆整个大宋教育体系的狂举!

「此等谬论,简直是乱天下之大伦!」汪伯彦冷哼,「读书乃士人本分,岂能让凡庶之子随意染指?!」

「然而,伪明不仅让他们读书,七年后还授予这些学童『秀才』功名。」探子接着说道。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一片哗然!

「荒谬!秀才乃士林根基,岂能与庶民为伍?」韩肖胄怒道,「此事若在我大宋施行,世家大族如何自处?!」

「更何况,据闻此等学堂所教之学问,并非经义四书,而是……算学、格物之学。」

「算学、格物?」秦桧微微皱眉,「莫非就是那方妖女一直鼓吹的那些奇技淫巧?」

「正是。」探子点头,「此外,伪明的学堂还打算在某些地区试行『蛮夷语言』课程(拉丁文、梵文、阿拉伯文)。」

这下,满朝文武不仅是震惊,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这些……蛮夷之语,又是何用?」赵构忍不住开口问道。

「目前尚未明确,但极可能与海外商贸、甚至与西域胡商的交流有关。」探子回答,「据闻,这方妖女对外邦事务极为重视,甚至宣称——大宋与明国之外,尚有广阔天地。」

「此外,玄武湖畔的那座『明华园』,已确定是一座名为『明华大学』的学府。」

「大学?这与儒家所说的《大学》可有关联?」赵鼎问道。

「恐怕没有。」探子摇头,「据了解,这座『大学』并非单纯讲授经义,而是汇集各类学者,研究许多前所未闻的学问,例如天文、算学、机械、医药,甚至……『军器』之术。」

「军器?」韩世忠眉头一皱,「难道她们的火器技术,就是从此处研究出来的?」

「有此可能。」

这个消息,让朝堂上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方妖女此举,根本是要培养一批全新的读书人!」朱胜非沉声道,「这些人既不熟经义,也无忠君之心,日后若成气候,必成大患!」

「的确。」赵鼎叹道,「这比她打下金陵,更令人不安。」

「大宋当如何应对?」赵构问道。

「首先,我等须严查学宫,杜绝这种谬学在我大宋蔓延!」汪伯彦冷冷道,「此外,可考虑以重赏鼓励读书人留在大宋,绝不能让士人轻易叛逃。」

「至于火器之学……」张俊沉吟道,「恐怕也不能再视为奇技淫巧。」

「此言有理。」韩世忠点头,「若不掌握火器,我军日后恐怕将无力再战。」

「至于与外邦交流……」赵鼎皱眉道,「此事需慎重考虑,万不能轻率仿效伪明。」

赵构静静听着这些讨论,目光变得越来越深沉。

他意识到,大宋与明国的争夺,已经不仅仅是在战场上,更是在思想、学术,乃至未来的整个天下格局。

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大的没过几天很快就又来了。

「伪明……真的这么做了?」赵构手中的奏报微微颤抖。

「回陛下,千真万确!」探子跪地回禀,「伪明在金陵已经举行了市议员选举,推举出新的『市长』,也就是伪知府。而且,他们的国会两院已经正式成立,选举出所谓的『责任内阁』,由方妖女担任『总理大臣』,并昭告天下施行——虚君共和制!」

一片死寂。

整个江陵大内,宛如有人突然抽去了所有空气,朝臣们个个面色发白,如坠冰窖。

「虚君共和……?」韩肖胄喃喃自语。

「这……这算什么朝廷?!」汪伯彦几乎是喊出声来,「皇权何在?君主何用?!她这不是篡位吗?!」

「可她偏偏没称帝。」赵鼎低声道,「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此刻,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看向秦桧。

他前些日子才刚拟好一篇针对方妖女「牝鸡司晨」的檄文,准备痛斥她篡逆称帝,甚至在文中大骂她是「女贼乱政、颠覆纲常」,结果——

「……」秦桧嘴角抽搐,手指微微颤抖,强忍着将檄文撕碎的冲动。

他的整篇檄文,现在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方妖女不仅没称帝,甚至连她的姪女——那个天子方敏——都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虚君」。伪明的国政,全部落入她设立的「国会」与「内阁」之手,完全绕开了传统帝制的篡逆之罪。

「方妖女……她根本是要

废除皇权!」秦桧终于忍不住怒吼,「她这是在毁我大宋的立国之本!」

「可问题是,她没称帝,甚至还把皇权供起来装饰门面。」张浚皱眉,「这样一来,传统的讨逆檄文……根本打不到她身上。」

「这妖女……好狠!」韩世忠咬牙,「她的每一步,都不给我们留下可攻击的破绽!」

「她不是篡逆,而是彻底换了一个玩法。」朱胜非沉声道,「她打从一开始,就不是在争这把皇位,而是在重塑天下秩序。」

「还有,关于市议员、市长选举一事……」探子继续回报,「伪明在金陵设立了所谓的『市政厅』,让当地刁民推举书生代表,进入所谓的『市议会』,再由市议会选出市长,也就是伪知府。」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让刁民选知府?!」汪伯彦难以置信,「这岂不是颠倒乾坤?!」

「岂止颠倒乾坤,这根本就是要毁掉我大宋的根基!」秦桧咬牙道,「地方官是朝廷钦命,怎能让庶民擅自选举?!」

「可问题是,他们的确这么做了。」赵鼎叹道,「更可怕的是,百姓竟然还真愿意参与。」

这场朝会,从震惊变成了恐惧。

「虚君共和、市议员选举……伪明的这一套,会不会蔓延到我大宋?」赵构突然开口。

众臣心头一凛。

「朕不怕她称帝,不怕她打来,甚至不怕她煽动刁民……可朕,怕这一套制度。」赵构语气低沉,透着一丝前所未有的忌惮。

南宋朝廷可以剿抚造反,可以与金军对峙,可以动用世家士族的力量稳固半壁江山。

但如果百姓开始觉得「伪明的制度才是对的,才是公平的,才是未来。」那么,大宋的国祚,还能撑多久?

这场争夺,已经不只是军事与疆域的对抗,而是对「天下」的重新定义。

赵构深吸一口气,缓缓道:「诸位,这场战争……比我们想的,更加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