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少华山之殇
泾原知府王庶与曲端早就文武不和,闻此消息,暗自窃喜,遂谋定良策,欲借机打击曲端,使其彻底失势。
张浚于邠州大帐召集群将议事,商讨陕右战局。席间,王庶出班奏道:「今金人势盛,然华州乃关中咽喉,若能收复,则陕右防线得安,关中震动。吴玠勇略兼资,下官请令其率兵三万,直取华州!」
吴玠闻言,微微颔首,似有意动。张浚亦觉此策可行,遂转头问曲端道:「华州近少华山,多义军流亡,曲经略以为何?」
曲端深知王庶居心叵测,略一沉吟,缓缓答道:「少华山义军,多是流亡军民,亦有不少亡命之徒。他们久据山林,自成一势,若使之为用,或能助我恢复华州;然其行事不羁,亦恐难以驭之,须加谨慎。」
王庶闻言,立即冷笑一声,起身奏道:「曲经略竟敢与贼寇私议招纳,莫非别有用心?若非通贼,何不主剿?」
张浚闻言,眉头微蹙,目光转向曲端,帐中众将亦窃窃私语,气氛一时紧张。曲端心知中计,脸色微沉,朗声答道:「少华山贼众万余,剿之则劳师动众,恐误大局,若可分化招抚,收为己用,未尝不可。此乃权宜之策,何来通贼之嫌?」
张浚沉吟未决,而王庶已露出得意之色,心想:「此言已足为柄,待日后进言弹劾,便可置其于死地。」
然张浚毕竟老谋深算,未被王庶一言带偏,遂拍案道:「少华山贼寇之事,待我再议。吴防御使,华州战机不可失,汝速整兵三万,即刻出征!」
吴玠领命,踌躇满志,遂率兵东进。曲端见大势已去,心中忧虑,不知王庶下一步又将如何作祟。
而王庶则暗暗冷笑,心想:「吴玠若胜,必益其声望,使曲端更受压制;若败,亦可借机打击二人。无论如何,曲端在张公心中,已无昔日之信任,吾计已成矣。」
关陕局势,波谲云诡,暗流汹涌,一场更大的权谋之争,已悄然展开。泾原知府王庶乘曲端与吴玠不和,巧言进谗,使张浚疑心曲端通贼。曲端见势不妙,唯有自告奋勇,向张浚请命剿灭少华山义军,以示忠诚,并为日后对抗金军扫清后患。
张浚见曲端主动请缨,颔首道:「曲经略既有此志,当速定军务,勿误战机!」曲端遂整编六万精兵,急赴少华山,欲在金军南下前,彻底荡平关西绿林。
此时,少华山中亦是愁云惨淡。
原大寨主九纹龙史斌因数月前率军攻略汉中,企图入蜀称王,却遭守将吴璘迎击,败回少华山,被迫卸任,如今安养于后山。寨中事务由原二寨主青面兽杨志与四寨主火船工张岑主事。
然而,山寨境况已大不如前。
由于河东金军推行剃发易服,义军出入受限,原本仰仗的绿林供给线断绝,寨中粮草日渐短缺。幸得银霸王杨再兴与五火凤高娴从河东绿林赶来援助,然因路途受阻,他们也带不来足够的粮草,眼下山寨已近绝粮。
当日议事堂内,众人正在商议对策。
杨志面色凝重,道:「粮草不足,若再无外援,最多可撑月余。诸位可有良策?」
张岑苦笑道:「前日遣人下山劫粮,反遭官军围剿,可见宋廷已对我等起戒心。如今汉中、关中皆非久留之地。」
杨再兴怒道:「莫非要弃寨四散?咱们当年誓言要共守少华,如今怎能临难而退?」
高娴叹道:「再拖下去,只怕不用宋军攻打,寨中兄弟便要活活饿死了。」
诸人正自沉吟,忽有探子急奔入堂,大声疾呼:「寨主,外面来了大军,围住少华山了!」
杨志、张岑等人闻言大惊,连忙上山远眺。
只见山下旌旗蔽日,战鼓隆隆,泾原路经略曲端亲率六万大军,步骑相合,将少华山围得水泄不通。大军营地绵延数里,拒马、炮车、云梯尽数摆开,显然有备而来。
杨再兴怒发冲冠,厉声道:「这曲端倒是狗胆包天!咱们在此抗金,他竟来围剿自己人?我等血战突围,与他决一死战!」
杨志却沉吟片刻,道:「曲端此举,定非一时兴起,必是朝廷已疑我等有异志。他既兴大军来剿,必不肯轻易罢休。正面硬拼,非亡即伤,须得另谋他策。」
张岑皱眉道:「那依大哥之意,该如何应对?」
杨志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此战非战力可决,若能拖延,则或有转机。我们可据险而守,同时遣人下山,探听朝廷动向。若能上表自明,或可免此劫。」
杨再兴冷哼道:「叔父还在妄想招安?这曲端狗贼既已围山,哪还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杨志苦笑道:「若非招安,便只能突围而走,可是咱们往哪里去?河东剃发,蜀道难行,南下则是官军围堵,若无后路,只能死守此地。」
高娴沉吟道:「眼下不宜内耗,当以脱困为先。可派人去探查曲端军中有无可联络之人,同时另遣人向江南梦华姐传信,看看能否借力东南。」
杨志点头道:「此计甚好。杨再兴,张岑,你们带人去布防,准备应敌。高娴,妳与我商议派人下山之策。」众人得令,各自行动。而少华山外,曲端大军已然逼近,一场恶战,即将在这片群山之中爆发……
曲端大军围困少华山,杨志、杨再兴率众据险死守,双方连日激战,胜负未分。
曲端见攻势受阻,亲自统军而来,立马阵前,举刀大骂:「青面兽,寻死狂徒!前时梁山反叛,恨我不得手刃贼首,今日尔等竟敢造次!天兵至此,尚敢顽抗?定叫你们个个碎尸万段,扒骨抽筋!」
杨志见状,怒不可遏,拨马出阵,高声喝道:「曲狗!杀剐不尽的烂官!你这帮贪赃枉法之徒,也配称天兵?休要嘴上逞能,待洒捉得你时,叫你骨肉成泥!」
正言间,杨再兴已是按捺不住,大叫道:「你敢辱俺叔父,洒家便杀你狗头!」
说罢,催马挺枪直取曲端。不待他杀至,曲端阵后跃出一将,乃是都统制张中孚,持枪迎战,喝道:「草贼休得猖狂!」二人纵马相交,顿时杀得难解难分。
杨志见状,忙令张岑出马夹攻张中孚。不料曲端军中又出一将,乃张中彦,挥枪拦住张岑,二人亦斗作一处。
这一番厮杀,尘土飞扬,喊杀震天。
张岑与张中彦酣斗二十余合,忽然手起一铁桨,正中张中彦坐骑头颅!那马惨嘶一声,前腿跪地,张中彦猝不及防,翻身落马,手中铁枪也跌落尘埃。
张中孚见弟弟落马,正要策马来救,岂料杨再兴大枪一抡,死死缠住,使他脱不开身。
张岑见机不可失,举桨便要结果张中彦。危急关头,曲端亲自拈弓搭箭,一箭正中张岑腰胯!张岑惨叫一声,从马上栽落,忍痛欲爬起时,康随纵马赶至,一刀砍下张岑首级!
张中彦趁机翻身爬起,连滚带爬回阵,夺马再战。
杨志见张岑战死,又见康随驰援张中孚,心中大乱,军心不稳。曲端见状,亲自擂鼓,宋军一齐卷杀过来,势若雷霆!
杨志大败,且战且走,带残兵退入少华山,勒兵固守。
曲端趁势围山,调遣攻城器械猛攻数日,然少华山天险易守难攻,始终难以突破。
杨志命人在山道深设鹿角,滚木礌石布满要道,又命杨再兴领精锐游击,趁夜突袭宋军辎重,断其粮道,扰其营垒,使曲端大军疲于奔命。
几日后,曲端见兵士困乏,伤亡日增,心知难以强攻,遂下令暂缓进兵,围困少华山,意图待粮尽兵疲,再图全歼。
然此时少华山,义军大寨中,杨志望着营中饥色满面的众人,沉声道:「再拖下去,只能坐以待毙,今夜务必突围!」
史斌、杨再兴、高嫻皆面色凝重。
史斌叹道:「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回关中,这等死地,硬拼也无胜算。」
杨再兴冷笑道:「大寨主这话可是认输了?老子就是死,也要杀出一条血路!」
高娴亦道:「再拖下去,等到内乱起时,我们连拼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杨志点头,手指地图,沉声道:「如今山上粮尽,喽啰已有人逃亡,山寨再无可守之理。曲端虽围山已久,但阵中有一处薄弱。」
杨再兴双眼放光:「哪处?」
杨志冷笑道:「康随。」
史斌皱眉:「康随虽是个酒鬼草包,终究是宋军大将,莫非兄弟有旁的计策?」
杨志道:「康随此人,嗜酒贪功,且军纪松弛,昨夜洒家已派探子查过,他营中军士多在夜晚贪杯,一旦醉后,防备必然松懈。咱们选他这一路突围,胜算最大!」
高娴点头道:「此计可行。但突围后如何?是奔雁北,还是转投江南?」
杨志道:「先杀出再议!」
夜深,少华山静悄悄的。义军数百精锐身披黑衣,缠裹布帛,悄然摸向康随大营。
康随营地内,果然军士三三两两酩酊大醉,巡逻懈怠,防守松散。
杨再兴低声道:「真是个酒懵子!兄弟们,杀!」
霎时间,杀声四起!
杨再兴手中大枪如龙,率先冲入,一枪一个,杀得宋军惊叫四起。高娴亦挥舞双刀,斩敌无数。
杨志大喝:「冲!」
义军如利刃般直插敌阵,康随仓皇奔出,见营内大乱,正待整军迎战,杨再兴已挥枪杀至。
「康随!你这狗官,吃俺一枪!」
康随大惊,连忙招架,两人激战三十余合,康随渐感不支,心中胆寒,拨马便逃。
杨再兴哈哈大笑,挺枪直取,一枪正中康随后心,将他钉死马下!
义军士气大振,杀声震天,宋军惊恐溃散,少华山义军终于撕开口子,突出重围,杀入夜色之中!
义军方才突围未久,曲端大军已自后方追至,万余骑兵如同潮水般滚滚压来!
杨志勒马回首,望着后方黑压压的宋军铁骑,咬牙道:「弟兄们,拼命的时候到了!」
众人知道此战难逃,却无一人退缩。
杨志持刀跃马,拦住追兵
,身旁仅剩四百余人。「史寨主、高娘子,快带人走!」
史斌双目赤红:「杨兄!」
杨志冷喝道:「速走!此战本就是死中求生,去吧!活下去,为我等复仇!」
史斌与高娴心如刀割,但他们知道杨志的决意已定。
高娴深深望了杨志一眼,低声道:「杨叔,后会有期。」
随即一挥手,率残部向北疾驰而去。
杨志回身,拔刀指天,大喝:「杨家儿郎,杀!!」
战场顿时陷入惨烈厮杀。
曲端见义军残部竟敢回身迎战,冷笑道:
「竖子痴心妄想!弓弩手,放箭!」
万箭齐发!
杨志单掌拍马,催动坐骑避开箭雨,大刀翻飞,如入无人之境!
他每斩一人,口中便大喊:
「杨家枪法——不死不休!」
然双拳难敌四手,渐渐力竭,身上插满羽箭。
最终,他一刀劈翻三名敌骑,身负重伤,仍然怒目圆睁,大吼道:「公明哥哥,洒家来也!」
语毕,翻身落马,被乱刀分尸!
杨志落马瞬间,杨再兴亲眼目睹,瞳孔骤缩,整个人陷入狂暴状态!
「杀——!」
杨再兴怒发冲冠,单骑突阵,枪影翻飞,杀得宋军血流成河!
此时的杨再兴,犹如赵子龙降世,杀得宋军人仰马翻,片刻之间,已横扫数百敌骑,尸骸铺满荒野!
「叔父!俺来了!!」
他血泪交加,仰天怒吼,杀红了眼。枪法如惊雷,力大无匹,宋军无一合之敌!
曲端大惊,急令重甲骑兵围剿。
然杨再兴枪出如龙,独战数百骑,竟无人能近其身。
然而,一个人再勇猛,终究挡不住千军万马。
高娴、史斌带着百余残部,趁乱沿着河谷急行,终于赶到一条结冰的河流前。
「河东到了!」
高娴回头望去,只见杨再兴浴血冲杀,尚未被困,但已显疲态。
史斌咬牙道:「不能等了,快上冰!」
众人扶着马匹,小心翼翼踏上冰河。
风雪交加,冰面颤动,脚下寒意透骨。
忽然,一道血影闪过,杨再兴独骑奔来,满身浴血,脸色苍白,却仍紧握长枪。
「叔父呢?」
史斌沉默片刻,低声道:「杨志兄弟……战死了。」
杨再兴回过神来身子一震,血泪交加,怒吼一声,单膝跪地,狠狠一拳砸在冰上!
冰面裂开一道细缝,寒风呜咽,如同哭泣。
高娴沉声道:「我们不能死在这里,活下去,沿途有中条山、吕梁山友军接应,返回五台山!」
杨再兴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咬牙道:「走!」
众人踏上冰河,向着河东南路疾驰而去,在漫天风雪之中,消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