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压榨别人

撑着伞往侧院走,就看见朱见济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地转圈,身边的丫鬟跟在旁边,生怕小少爷摔跤,而杭惠茹则站在屋檐下看着孩子,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

“参见皇上。”

丫鬟的声音响起,杭惠茹转过头,快步上前行礼。

“爹爹,下雪啦,下雪啦,可以堆雪人吗?”朱见济跑向朱祁钰,仰着头问,接着又低下头,皱眉道:“要是早几天下,就能和堂弟一起玩了。”

前几天,朱见深还来找过朱见济玩。

“等雪再大一点,见深也能来找你玩,还有永宁,也叫上,到时候咱们一边烤肉一边玩雪。”

朱祁钰捏了捏朱见济的脸说。

对他们来说,下雪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朱祁钰已经开始准备了。

为了应对大雪,已经派人去加固房屋,由村长负责检查隐患。

城里的乞丐也不能再在街上讨饭了。

还有炭火、棉衣、老人这些事,都要注意。

“好呀,好呀。”

朱见济高兴地拍手。

“要不要进屋去,外面冷,姐姐刚怀孕。”

一旁的杭惠茹关心地对汪招娣说。

“不用了,夫君说我老待在屋里,所以才让我出来走走。”

汪招娣笑着回答,拉着杭惠茹的手。

杭惠茹偷偷看了朱祁钰一眼,以前她怀孕的时候,夫君可没这么细心。

这个小动作被朱祁钰注意到了。

作为一个擅长调和的人,注定要成为花心大萝卜的朱祁钰,怎么会不懂?他看向杭惠茹说道:“以前不懂,第一次总是不太熟练。”

杭惠茹听了总觉得有点奇怪,但她并没有怪自己的夫君,只是心里有些羡慕姐姐。

“娘,我弟弟什么时候出生呀。”

朱见济也跑到汪招娣面前,盯着她问。

“谁说一定是弟弟?妹妹不行吗?你不喜欢妹妹?”

话刚说完,朱见济就感觉耳朵被揪住了,抬头一看,是亲爹拎着他的耳朵,一脸生气。

“喜欢,喜欢妹妹!爹爹,疼啊!”

朱见济赶紧踮起脚,求饶道。

“哼,以后你就是哥哥了,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都要由你来保护。”

朱祁钰笑着骂了一句,松开了他的耳朵。

“为娘听说你把媳妇带出来了!”

身后传来一声责备,几人回头一看,汪招娣和杭惠茹立刻行礼:“参见太后。”

“娘,你怎么来了?”

朱祁钰转身问道。

现在招娣怀孕了,天气又冷又刮风,要是着凉了可怎么办?

吴太后走到朱祁钰面前,皱着眉头说。

“太后,是臣妾自己想出来走走的。”

汪招娣赶紧替丈夫解释。

“太医说,孕妇不能总待在屋里,得出去走走,对皇后和孩子都有好处。”

朱祁钰挺有信心地说。

“真的吗?”吴太后有点怀疑。

“不信的话,朕让董院长来跟您说。”

吴太后是真的关心汪招娣,朱祁钰心里清楚,但有时候的关心,未必就是好事。所以他才亲自照顾汪招娣的身体,毕竟他自己比亲娘更懂一点。

“去去去,谁不知道董院长现在只听你的。”

吴太后瞪了朱祁钰一眼,假装生气地说。

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朱祁钰很喜欢这种气氛。

第二天,朱祁钰去了陈家,也就是陈循的新家。

到了门口,他看见陈循一脸疲惫,像是老了许多。

“陛下……”

“免礼吧。”

朱祁钰打断他,问:“你儿子怎么样?”

“没事。”陈循微微低头,语气里带着苦涩。

“那就好,陪朕走走吧。”

朱祁钰走进陈府大门,能感觉到家里气氛很压抑。

两人没说话,陈循跟在朱祁钰后面,在前院慢慢走着。

过了很久,朱祁钰叹了口气,说:“怕了吗?”

陈循苦笑了一下:“有点,但更多是恨。”

“请陛下放心,老臣只是恨铁不成钢罢了,被人利用,也是我教子无方。”

陈循挺直了腰,继续说道:“那些贼人手段卑劣,想打倒老臣,肯定不会成功!”

“那就好,朕还想着,如果你怕了,也不是不能退出。”

朱祁钰挑了挑眉,嘴角微微上扬:“让你的小儿子去学校吧,国子监的学生,你也看到了。”

大雪渐渐覆盖了整个北京城。

整座城市披上了银装,显得庄重而冷峻,却也格外温暖。

一辆驴车,几顶斗笠,几件蓑衣,从城外留下一串雪印,往城里走来。

以前的冬天,家家户户都缩在屋里,围着火炉取暖。

现在不一样了,到处都在动工修造。

用劳役代替赈灾,让百姓有事做,也让钱能流动起来。

吴老头不懂这些道理,但他却感觉像是回到了庄子里那样。

从西山回来后,他觉得一切都变了,空气中飘着一股复兴的味道。

去野外勘探地盘,尤其是荒郊野外,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

一路上,吴老头看到告示,也打听了一下京城的变化。

听到胡濙等人出事,吴老头吓了一跳,好在皇上没事,不然他回来就没什么意义了,还不如回庄子,躲进山里算了。

郕王府的大堂屋檐下开始冒出炊烟,空气中飘着肉的香味。

朱见济偷偷跑到蹲在地上堆雪人的朱见深背后,抓起一把雪塞进他的厚围巾里。

“咦~唔~”

“叔叔,哥哥欺负我!”

朱见深捂着脖子,跑向烤架,去找朱祁钰告状。

他穿得太厚,没法从围巾里掏出雪。

“我来,我来!”

朱见济立刻跑过来,说:“我也让你试试。”

“不要,你把鸡翅给我,我就原谅你。”

朱见深伸着脖子,让朱见济帮忙掏雪,一边笑着说道。

“好,见济少一根鸡翅,给见深。”

正在用毛笔刷调料的朱祁钰开口说。

“爹爹,不行,要公平!呲溜~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朱见济拉着朱见深的手,看着烤架上的食物,吸了口气说道。

“那你不是也在欺负见深吗?”

朱祁钰挑了挑眉,看着朱见济问。

杭惠茹和汪招娣在一旁听着父子俩说话。

值得一提的是,女眷不止她们两个,还有朱见深的生母周氏、夷王妃钱氏、定国夫人耿氏,以及陈凝香和唐云燕。

陈凝香是跟着陈循来的。

她哥哥出了那件事,她也请假回家照顾。

因为领导对员工的关心,朱祁钰叫了他们两个过来。

至于唐云燕,那是顺便带上的。

“我以后不敢了。”

朱见济抿着嘴,保证道。

“嗯,那你的不变,见深多一根。”

朱祁钰转头看向陈循,说:“陈卿,学会了没?剩下的交给你了。”

旁边还有厨子在,朱祁钰不怕陈循把东西烤焦,总得让他有点参与感。

不然天天看着雪,心里怪难受的。

“谢陛下。”

陈循刚才被朱祁钰叮嘱过,也知道皇上这是让他换个心态。

“陛下,吴老在府外求见。”

一个婢女小步走到朱祁钰面前说。

“嗯,让他进来。”

说完,朱祁钰转身走进大堂里。

吴老头进了府,看见不少人低着头,在丫鬟的带领下走到大堂里。

“草民参见陛下,陛下身体安康。”

见到皇上,吴老头跪下行礼。

“起来吧,坐下。”

朱祁钰指着旁边的椅子说:“喝点热茶。”

吴老头道了声谢,才起身坐到椅子上。

热茶入口,暖了心肺,他把茶渣吐回碗里,开口说:“陛下,西山有个门头村,靠煤炭为生。”

“每年九月,他们买牛拉车,去窑头运煤,运到京城,想必陛下看重的就是这个吧?”

朱祁钰点了点头,问:“地方选好了吗?”

“没让您失望,在门头村旁边二十里外有一块荒地,挺合适的。”

吴老头叹了口气说:“不过到了春天,冰化水涨,浑河会泛滥,路就不好走了。”

“没关系,这一路也累了,好好休息一下。”

一个老头跑来跑去,朱祁钰也不是个狠心的人,不会拼命压榨别人。

“陛下,要是建工厂,现在正是时候,因为现在冰厚水浅,车马能直接到,修路也方便。”

吴老头赶紧说,怕朱祁钰错过机会,到时候更麻烦。

“嗯,不过也不急这几天,现在各地都在动工,冬天冷,很多流民听说有活干,都来了,但人手还是不够,得抽调。”

朱祁钰没有否定吴老头的话。

为了安置那些听说京城有事做、能吃饱饭而来的流民,朱祁钰才不断扩建工地。

他想把西城区改造成一个大市场,还有皇店和官店的集中地。

在改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让这些流民不至于去当强盗。

吴老头听了,咧嘴笑了:“是草民心急了。”

“陈卿,好了没?送几串来尝尝!”

朱祁钰朝外面喊了一声,陈循立刻回应:“好了,这就来。”

说完,他拎了几串烤肉走进大厅,跟吴老头打了个招呼,就分了下去。

烤肉的香味带着甜味,香料着味蕾,吃一口特别满足。

华夏有很长的烧烤历史,到了唐朝,香料开始流行起来,皇家的烧烤也变得花样繁多。

不过,一直都是以大块肉或者整只烤为主。

要说切成小丁串起来,那要到弘治年间,刘瑾被处死时,他的仇家争抢他被凌迟时的一块皮肉,带回家祭奠亲人,后来吃了他的肉,表示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