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章容易出事

积累的代价,必须清清楚楚地摆在士兵面前。

一边杀,一边赏。

神武卫这次事件之后,所有班长都被提拔为千户,分派到各个营里任职。

副班长则被任命为代理千户,继续负责各自千户手下士兵的日常和思想教育。

当初朱祁钰只改革神武卫,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他原本是想让他们慢慢成长,但听了俘虏的汇报后,觉得时机已经到了。

剩下的神武卫要扩充,不过这次不是通过士兵选举,而是由原来的正副班长推荐的老兵参加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这对京营乃至整个京城的士兵来说,都是件大事。

朱祁钰把计划交给于谦,于谦再转交给张三,由张三传达下去。在那些调往其他营的千户离开之前,必须完成这些安排。

班长负责锻炼身体,副班长负责提升精神,这是朱祁钰最初的安排。

以前的军队制度里,无论是什长还是伍长,都是只听命令行事,就像张輗那一队人马,一个千户就能指挥一千人,下面的人只要服从命令就可以了。

现在让副班长发挥作用,就是要培养士兵对部队的忠诚,加强基层士兵的思想教育。

这个想法刚好和于谦对忠诚的重视不谋而合。

但问题还是出在粮饷上,光有思想是不够的。

胡氏、张輗等家族几代积累的家产,这次朱祁钰没有自己独占,而是全部送进国库,另外设立军需库,专门用来支付军费。

短期内供养二十万士兵,应该不会有问题。

旧军队的问题是士兵盲目跟着上级走。

当上级欺负他们时,他们就归咎于命运、祖坟风水、转世轮回之类的说法。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撑下去。

所谓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神武卫的千户们并没有急着去教自己的兵。

他们一个一个地问,一个一个地查。

然后把问题汇总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就通过张三向上报告。

其实他们做的事,跟对待俘虏差不多。

在紧张的气氛中,唯一能让人心情轻松一点的,就是皇后怀孕的消息。

这下子,西城区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在百姓眼中,皇后的孩子就是大明的未来。

老百姓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情呢?

每天,王府外面都有不少百姓,带着一两个鸡蛋、几颗自己腌的白菜,或者是猎户打的野味,来到王府门口祝贺并祈祷皇后母子平安。

别看这些东西不起眼,鸡蛋在民间可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一般只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穷苦人家才会煮几个鸡蛋给孩子吃。

野味也是一样,大多是卖出去换钱的。

王府并不缺吃的,所以当百姓来送礼时,朱祁钰就站出来说话了:

“各位乡亲,你们的好意我收到了,不过还是把这些吃的东西留给家里人吧。冬天难熬,府上也不缺这些,大家还是回去吧。”

朱祁钰被东厂和锦衣卫围着,和百姓隔开一段距离,大声说道。

“皇上,俺家媳妇在布匹作坊做工,孩子进了学堂,吃穿都不愁了,这是俺家养的鸡下的蛋,可香了。”

一位老妇露出满口空牙,大声说道。

“对啊,对啊,我家也是一样,这都是托皇上的福,我也没什么好东西,这是腌的白菜。”

“这是俺钓的鱼。”

“这是俺打的兔子。”

一个接一个的百姓把东西堆在地上,很快就分不清是谁的了。

这些不仅有西城区的,还有南城区的。

不管是做衣服的工人,还是西城区各处修缮工程里干活的劳工,还有疏通惠通河和引水渠的苦力。

冬天虽然没有地种,但大家也能挣点钱。

虽然这些劳役赚的钱不多,但至少能吃饱饭,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最实在的想法,未必有多高尚。

老百姓没那么多国家大事的念头,也不关心南北的事情,但他们自己过得比以前好,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皇帝的事?又不是他们惹的,关他们什么事!

朱祁钰看着地上堆成小山的食物,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这样吧,我把这些食物送去学校,我也是个父亲,孩子才是未来。”

说完,他又让下人准备了一些红包。

里面只放了几文钱,图个吉利。

“我不拒绝你们,但你们也别推辞,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大家热闹热闹,开心一下。”

说完,朱祁钰让下人把一个个红布包着的铜钱发给众人。

虽然心里很感动,但他还是格外小心。

再说,皇后怀孕了,朱祁钰虽然没说,但心里总有点顾虑。

任何来历不明的东西,都不会放进王府厨房。

如果真有本事的人,早就混进庄子里十几年了,他也认了。

厨子都是他从庄子里带来的,信得过的人。

看着百姓一个个笑着弯腰鞠躬,接过红布后,又乐呵呵地向他行礼,朱祁钰一边高兴,一边也感受到身上的责任。

回到王府,走进内院,这里多了不少婢女。

吴太后的贴身侍女秦尚宫也在。

毕竟,比起年轻的丫头,有经验的女人更会照顾孕妇。

厢房里,汪招娣坐在书桌后面,时不时翻看纸张。

炭炉上的水壶冒出蒸汽,朱祁钰走过去,把背风的窗户打开,回头说:“以后这窗户要开大些。”

汪招娣抬起头,点了点头:“好的,陛下。”

不知是不是错觉,自从汪招娣怀孕后,朱祁钰总觉得她变得更加温柔了。

一举一动都更加轻柔贤淑,难道是因为母性在起作用?

“这里还疼吗?”

朱祁钰坐在桌边,指着自己的胸口,笑着问汪招娣。

她只是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却更显得妩媚动人。

看得朱祁钰心里一阵紧张。

“有稳婆照看,已经好些了。”

这是朱祁钰从别处请来的稳婆,当地挺有名气的。

皇宫里也有,但民间懂医术的妇人,官府会挑选出优秀的送到司仪监御医那里,选上的就入官籍,随时听候差遣。

毕竟后宫佳丽众多,宫女也多,妇科问题是个麻烦。

之所以没用宫里的稳婆,是因为朱祁钰不放心。

“其实,朕也不是不能。”

朱祁钰托着下巴,仔细看着汪招娣,轻声说道:

“别闹了,让惠茹来照顾你夫君吧,我现在不能。”

汪招娣轻轻拍了下朱祁钰,手放在肚子上,问:“皇上,你说是男孩还是女孩?”

“啊……这个问题还真难说。”

朱祁钰装作深吸一口气:“其实我更希望是个女儿,因为女儿更懂事。”

“是因为见济吗?”

汪招娣抬起头,眼神看着朱祁钰。

对普通百姓来说,男孩是劳动力,女孩终究要出嫁,是负担。

但对皇家,尤其是皇后的孩子,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不是。”

朱祁钰握着汪招娣的手,安慰她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别胡思乱想。”

“妾身的心思瞒不过皇上,但我还是要说,对于太子之位,妾身其实不太在意。”

她轻声说着,手按在肚子上:“可是现在看多了,我心里很矛盾,也很害怕兄弟之间争斗,人心不安,作为皇后,孩子也躲不开。”

普通的孕妇都会想很多,更何况是汪招娣。

“要不要出去走走?”

朱祁钰站起身,走到她身边,安慰道:“放宽心,儿孙自有儿孙福,想得太多反而容易出事。”

虽然这么说,但朱祁钰一时也想不到最好的办法。

汪招娣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到的也不一样。

胡濙的叛乱,让汪招娣对所谓的托孤大臣非常不信任。

甚至,整个朝廷的大臣,她都在担心。

如果自己生了个男孩,那势必会牵扯到嫡长子和庶长子之间的权力争夺。

就算孩子没这个心思,那些想攀附的人呢?

过度的焦虑会让孕妇情绪低落,朱祁钰不想让她一直胡思乱想。

于是他走到她身后,轻轻揉着她单薄的肩膀,说:“我会处理,不管男女,我们都要把孩子教好。”

汪招娣把头靠在朱祁钰的胸口,抬头看着他,然后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说:“夫君说得对。”

谁会想到,她的夫君竟然低头亲了她,嘴唇相碰,呼吸交织,让汪招娣几乎喘不过气来。

她察觉不对,赶紧推开朱祁钰,脸红着小声说:“要是夫君想要,妾身让惠茹来伺候你。”

朱祁钰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说:“我是不是那种只顾自己的人?你也别总待在屋里,我们出去走走吧。”

他给汪招娣披上貂皮大衣,伸出手让她挽着,然后带她走出厢房。

刚一出门,就感受到一股寒风,汪招娣不自觉地靠得更紧了些。

“咦——”

朱祁钰抬头望向灰蒙蒙的天空。

一片雪花轻轻飘落,接着越来越多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

“下雪了。”

汪招娣望着飘落的雪花,依偎在朱祁钰的怀里说道。

“下雪啦!”

隔壁院子传来朱见济的喊声,还有杭惠茹温柔地劝说。

看到朱祁钰和汪招娣出来,立刻有丫鬟送来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