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大明双枪手:朱慈烺!

毕懋康听到这话心中又是一阵感动,随后他站起身来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开口道:

“太子殿下放心,老臣知道了,老臣定不负太子殿下所托专心研究火器,为大明研发出更加强大的火器。”

朱慈烺见此方才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突然就在这时,毕懋康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笑着说道:

“太子殿下,您此次出征,老臣也没什么好送的,就送您两把火器吧。”

哦?

朱慈烺听到这话,瞬间来了几分精神。

他深知毕懋康在火器研究方面的造诣极高,他要送自己的火器肯定不会是燧发枪或者鸟铳之类的一般火器。

一时间,他的心中充满了期待。

下一秒,只见毕懋康冲着一旁的工匠打了个招呼。

那工匠瞬间明白了毕懋康的意思,然后赶忙走到不远处的柜子前,打开柜门之后,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一个精致的盒子然后缓缓放在了朱慈烺面前的茶几上。

紧接着,毕懋康亲自将盒子打开,出现在朱慈烺面前的便是一对精巧的‘手枪’了!

虽然这个形容词可能不太准确,但此刻出现在朱慈烺面前的差不多就是手枪了!

因为这玩意儿比任何火器或者火铳都要小,长度也不过就是二十厘米而已,只比一个成年人的手掌大了一些。

它的外观十分精致,枪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散发着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气息。

不过这玩意儿应该还是属于燧发枪的范畴,因为朱慈烺在它的旁边看到了一根小小的杆子,应该是用来装填弹药的。

随后毕懋康小心翼翼地拿起其中一把,然后对着朱慈烺说道:

“太子殿下,您请看,这是老臣根据燧发枪精心制作出来的两把火器。”

“它虽同样归属于燧发枪的范畴,但这小巧的构造却可以轻松地随身携带,而且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美中不足的是,它的射程可能短了些,大约只有三十米左右的距离。”

朱慈烺听着毕懋康的介绍,心中早已激动得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

下一秒,他赶忙伸手将那火器拿在手中,细细地把玩起来。

他轻轻地摩挲着那冰冷的枪身,心中不禁暗自感叹:

好家伙,要是没有上面这根铁杆子的话,这玩意儿真就是一把活脱脱的手枪了,这简直就是穿越时空的奇迹啊!

紧接着,朱慈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急切,迫不及待地说道:

“现在就去试试吧,本宫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识一下它的威力了。”

毕懋康听到这话,赶忙道:

“殿下稍等,老臣这就为您安排。”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火器研究院那宽敞的射击场。

毕懋康亲自走到朱慈烺身边,开始为他演示装填弹药的方式。

他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演示完毕后,毕懋康亲自将弹药装填完毕,然后递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接过燧发枪,只觉得那沉甸甸的质感中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他微微眯起眼睛,瞄准远处的靶子,手指轻轻扣动扳机。

“砰!”

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枪响,弹丸如闪电般瞬间射出,直接稳稳地命中了靶子。

看着这一幕的时候,朱慈烺只觉得一阵舒畅,仿佛心中的所有阴霾都被这一枪彻底驱散了。

“哈哈哈哈哈哈.”

紧接着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之前自己射箭总是射不中,结果这开枪却是一打一个准,看来自己天生就不是射箭的料,而是天生适合玩枪啊!

随后朱慈烺又兴致勃勃地拿起另外一把燧发枪。

他按照毕懋康刚才演示的方法,亲自装填弹药,然后再次瞄准靶子,扣动扳机。

“砰!”

又是一声清脆的枪响,弹丸再次精准地命中靶子。

那靶子在枪声的震撼下微微晃动,仿佛在向朱慈烺致敬。

看到朱慈烺玩得这么开心,周围的人却并不像他那样轻松自在。

他们全部心惊胆战地看着这一幕,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虽然毕懋康制作的武器炸膛几率很小,但是谁又能保证这玩意儿不会突然炸膛呢?

可要是万一炸膛了,再把太子爷给伤了,那可就是一场灭顶之灾啊!

不过毕懋康却始终一脸淡定,眼神中透露出自信和从容。

因为这两把小型燧发枪是他精心制造出来的,每一个零件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和调试。

而且他之前已经进行了无数次的测试,炸膛的几率极低极低。

只要经常保养的话,根本就不会炸膛。

并且因为火药和弹丸比较小,就算真的不幸炸膛了也不会危及生命,最多就是听个响而已。

毕竟这是他为朱慈烺精心准备的礼物,他肯定考虑到了所有的安全性问题。

在射击场痛痛快快地打了几枪之后,朱慈烺这才心满意足地停了下来。

此时他一手一把燧发枪,倒真是有种‘双枪手’的味道!

随后朱慈烺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笑着看向毕懋康说道:

“这份礼物不错,本宫很满意,毕大人真是费心了。”

毕懋康则是笑着说道:

“殿下喜欢就好,这也是老臣应该做的,等到以后步枪研发成功,这种枪械也可以进一步改造,到时候装填弹药会更加方便,威力也会更加巨大。”

这话朱慈烺自然是深信不疑的!

因为毕懋康所说的,其实就是后世真正的手枪了!

一瞬间,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战场上,大明的士兵们手持这种先进的步枪和手枪,所向披靡的壮观场景。

这玩意要是真的研发出来,那可就不得了了,必将改变整个战争的格局!

随后在毕懋康的带领下,朱慈烺又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下火器研究院的其他地方。

他看着那一间间摆满了各种火器的实验室,听着毕懋康那滔滔不绝的介绍,心中对未来的战争充满了信心。

参观完毕后,他又交待了一些关于火器研发和生产的注意事项,然后才带着满意的心情回到了东宫。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间,又是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如今已经是二月中旬,虽然这个时候的天气依旧寒冷,但比起过年的时候总算是暖和了一些。

而且最近几天也没有下雪了,整个京城一片祥和的景象。。

这一天,誓师大会之后,朱慈烺便吩咐给所有要去四川参战的士兵发了十两银子。

这已经是老传统了,但凡要去打仗,出发之前都会发十两银子,算是大军开拔的赏银。

等打完仗之后还要再赏银子,毕竟没有什么比银子更加直接的鼓舞士气的方式了。

士兵们拿到银子,心里自然开心得不得了。

当然,不只是京城的士兵有银子拿,包括这一次要去参战的秦军、川军以及贵州的土司士兵,朱慈烺都按照份额每人拨付了十两银子。

不过这些银子能不能到他们手里就不好说了,特别是贵州的土司士兵,拿到银子的几率少之又少。

因为按照规矩,这笔银子最终会归到土司手里,至于土司会给他们发多少,那就要看土司的心情了。

不过正常情况下估计连十分之一都不到,那些土司们往往会克扣士兵们的军饷,以满足自己的私欲。

当然,这就不是朱慈烺该担心的事情了。

他只能做到自己该做的,至于那些土司如何执行,他也无法完全掌控。

这天晚上,朱慈烺和郑小妹躺在床上,房间里弥漫着温馨而浪漫的气息。

郑小妹静静地躺在朱慈烺怀里,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

其实当得知朱慈烺要去四川和李自成进行决战的时候,郑小妹心里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满是担忧和恐惧。

因为她实在是不想让朱慈烺去四川!

可她也知道这种事情乃是国家大事,她不该开口劝说,而且她了解朱慈烺的性格和决心,他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任谁也无法改变。

因所以她提出想要和朱慈烺一起去四川,她觉得只要能在朱慈烺身边,哪怕面临再大的危险,她也心甘情愿。

但是很明显,这次的事情朱慈烺是不可能带着女人去的。

首先带着女人不方便,其次也不符合规矩,万一让其他将士看到了,这算怎么回事?

这会让将士们对朱慈烺产生不满和质疑,影响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所以朱慈烺断然拒绝了郑小妹的请求。

郑小妹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再加上明天就是大军开拔的日子,这个时候她只觉得更加不舍,仿佛一松手,朱慈烺就会消失在她的视线中。

朱慈烺自然感受到了郑小妹的情绪,他轻轻抚摸了一下她的长发,然后温柔地安慰道:

“放心吧,这一次不会有事的,而且按照本宫的估计,有可能连大规模的战争都不会发生。”

郑小妹听到这话微微松了口气,这才说道:

“殿下说的臣妾都明白,臣妾只是有些担心而已,您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平安回来。”

朱慈烺心中一暖,转头在郑小妹的额头上亲了一口,然后笑着说道:

“放心吧,本宫一定会平平安安地回来的,本宫还要和你一起白头偕老呢。”

第二天一大早,朱慈烺便早早地起来了,东宫的一众宫女、太监也都早早起来了,他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角落里,为朱慈烺的出行做着最后的准备。

他们中的一些人要跟着朱慈烺一同前去,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一些人则继续留在东宫。

不过这个时候不管跟不跟着一起去,肯定都要起来送送太子爷的,就连琪琪格也在其中!

朱慈烺这会儿也看到了人群中的琪琪格,然后笑着说道:

“怎么,你也来送本宫?”

琪琪格难得没有和朱慈烺争辩,而是一脸认真地看着他,然后说道:

“朱慈烺,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朱慈烺听得一阵无语,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还“活着回来”,要知道他压根就没把李自成当回事好吗?搞得好像要进行生死决战似的。

但这个时候他也不好说些什么,只能是点了点头。

“放心吧,本宫一定会活着回来的。”

紧接着,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朱慈烺直接带人走出了东宫,然后坐上了在外面等候的龙辇。

因为是持天子仪仗,所以这龙辇自然也是要跟着一起去的,而且有它在更能展示皇家的威严和尊严。

离开京城的时候,有不少百姓自发地在街道两旁欢送。

他们穿着朴素的衣服,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口中喊着:

“太子殿下,一路平安!”

“祝太子殿下凯旋而归!”

看着龙辇中那位年轻的太子,百姓们只觉得心中一阵感动,毕竟这位太子爷年纪轻轻的就要去御驾亲征,实在是不容易啊!

等到了城外的时候,大军早已整装待发了。

那整齐的队伍,那高昂的士气,让人看了不禁热血沸腾。

这一次朱慈烺带了七万多人,其中京营三万人、腾骧五卫一万人、朱家军全体上阵,加上后勤大约两万人、关宁铁骑五千、白杆兵五千、外加两千净军、三千锦衣卫。

且燧发枪的装备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这支庞大的军队犹如一条巨龙蓄势待发,准备奔赴战场,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不过这次朱慈烺既没有带方正化,也没有带李若琏。

毕竟他们两个一个是西厂头子,一个是锦衣卫头子,要是把他们带走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京城内部的安稳。

所以朱慈烺让他们这次待在京城,守护好京城的安全和稳定。

而对于朱慈烺的命令,方正化和李若琏也只能接受了。

他们虽然心中有些遗憾不能跟随朱慈烺一起奔赴战场,但他们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和大军顺利汇合之后,朱慈烺目光缓缓扫过眼前那如潮水般汇聚而来的队伍,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就在这时,他瞧见了前来相送的一众文武百官。

只见他们身着整齐的官服,神色肃穆地排列在道路两侧。

内阁和六部尚书们更是位列前排,他们那严肃的面容下,似乎藏着对这场即将远征的担忧与期许。

还有那一众平日里在京城里养尊处优的勋贵们此刻也都纷纷前来,那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基本上该来的都来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