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多尔衮是真怂了!

当然,身为大明勋贵之首的英国公自然也来了!

不过英国公此次前来相送的不只是朱慈烺,还有他的儿子张世泽。

毕竟打仗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忘了未来的英国公呢?

另外不只是张世泽,朱慈烺这一趟把京城里的那些勋贵子弟能带上的都带上了。

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只要年满十五岁都得跟着一起去!

不过朱慈烺并不指望他们带兵打仗,而是想带他们出去开开眼界,让他们见识见识真正的战场,明白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说不定回来之后还能有所改变。

不然让这群家伙待在京城里只会祸害百姓。

大概也是因为这样,这次来相送的一众勋贵,一个个哭得都比较伤心。

有的勋贵眼泪鼻涕横流,双手不停地擦拭着,有的则哭得混身颤抖,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

“孩子,您可一定要平安回来啊!”

那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朱慈烺是打算要他们的命呢!

就在这时,一阵尖细的声音突然划破了这热闹而又略带滑稽的氛围。

“陛下驾到!”

这声音如同利剑一般,瞬间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众人寻着声音望去,便看到不远处的地方,崇祯在一众人的簇拥下缓缓地走了过来。

此时太阳刚好升起,阳光洒在崇祯的身上,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那威严的气势,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众人赶忙俯身下拜,齐声高呼: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间,山呼万岁的声音震耳欲聋,就连朱慈烺以及众将士全部都跪了下来。

崇祯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心中也觉得无比豪迈,随后大手一挥道:

“都起来吧!”

随即,众人这才缓缓站了起来。

紧接着,崇祯径直来到了朱慈烺和一众将领面前。

看了一眼朱慈烺之后,崇祯转身直接从王承恩手里的托盘端起了一壶酒。

与此同时,有太监将一个个酒碗分发给了站在最前面的一众将领,就连朱慈烺也是如此。

随后崇祯亲自上前,将酒缓缓地倒进了眼前众将士的碗里,那酒如同一股清泉注入碗中,溅起一朵朵小小的酒花。

看到皇帝亲自为自己斟酒,众将士一时间也是一阵激动。

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感激的光芒,有的将领甚至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

等到面前的将领们人人手里都有一碗酒之后,崇祯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扫视着众人然后郑重地说道:

“众将士,喝完这碗酒之后便出发吧,朕在京城等着你们得胜归来。”

那声音洪亮而有力,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每一个人。

众将士听到这话赶忙说道:

“多谢陛下赐酒,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他们的声音整齐而响亮,充满了无比坚定的决心!

随后将士们二话不说,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喝完酒后,将士们将酒碗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一时间,酒碗破碎的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是在向敌人宣告他们的决心。

崇祯再次看了看朱慈烺,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但他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挥了挥手。

“去吧!”

朱慈烺微微颔首,转身直接上了龙辇,众将领也骑上了马,随后大军开始向着河南的方向而去。

一时间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好似形成了一首激昂的战歌。

至于崇祯,他一直站在原地,目光紧紧地盯着朱慈烺离去的方向。

直到朱慈烺的身影彻底消失之后,他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只是此时他的步伐有些沉重,每一步都仿佛带着无尽的牵挂。

毕竟这一别,估计要半年之后才能再见了。

就在朱慈烺准备去四川一带和李自成进行最终决战的时候,建奴这边最近也发生了不少大事。

首先和汉人一样,这个时期的建奴其实也是过春节的。

这其中多半来自汉化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奴在与汉人的交往中逐渐吸收了汉人的文化习俗,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也渐渐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每到这个时候,建奴的盛京也就是如今的沈阳,都会举行一些庆祝活动。

不过相比于大明,建奴这边的这个年过的可就十分凄凉了。

毕竟皇太极病重,人们哪里敢大肆庆祝?

而且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皇太极的病情已经越发严重了。

他那原本还算强壮的身体,如今已经变得瘦弱不堪,最长的一次,他足足昏迷了一个半月。

那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建奴这边人心惶惶,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皇太极要死了的时候,皇太极偏偏就清醒了过来。

不过这还是说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皇太极真的活不了多久了。

根据太医的说法,皇太极的病情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而在这段时间里,建奴内部的权力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首当其冲的,就是豪格顺利接管了原本属于皇太极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

之前豪格还是偷偷摸摸地进行着两旗的交接,担心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和反对,但是伴随着两旗的顺利交接,他已经不需要再偷偷摸摸了。

毕竟他的那些兄弟和叔叔们也都不是傻子,这么大的阵仗其他人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有不少人都猜测皇太极应该是要传位给豪格的。

毕竟豪格接管了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不过这件事情皇太极始终没有正式宣布,因此众人也只是猜测而已。

不过这可就让多尔衮和大玉儿内心焦急无比了,因为要真是豪格继位的话,他们的计划就要落空了。

大玉儿深知豪格对她们母子二人心怀不满,以前她可没少在皇太极耳边说豪格的坏话,一旦豪格登上皇位,她们娘俩肯定没什么活路了。

而且大玉儿有一次趁着皇太极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看了一下那藏在暗格中的圣旨,果然看到皇太极是要传位给豪格的!

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

不过当时的皇太极时好时坏,大玉儿也不确定皇太极到底什么时候会再次查看传位圣旨,所以即便已经让人仿制好了传位圣旨,她也不敢贸然将传位圣旨替换。

可是多尔衮可就不这么认为了!

随着豪格接管皇太极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这家伙是真的怂了!

说实话,要是豪格没接管那两旗的话,多尔衮还认为他能和豪格掰掰手腕。

但是如今豪格手里掌握着正蓝旗、正黄旗和镶黄旗三旗,占了建奴主力军的三分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实在是觉得风险太大了。

成了还好说,但要是不成的话,那他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每当多尔衮产生退缩之意的时候,大玉儿就会趁着夜色来找他,在大玉儿的鼓励和安慰下,多尔衮又只能打消了这样的念头,打算跟着大玉儿一条道走到黑了。

为此,多尔衮也开始秘密联络其他一些和皇太极、豪格不合的王爷,准备随时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除了这些事情之外,建奴也开始真正地统一了辽东三省,以极其强硬的手段征服那些之前不愿意臣服他们、或者保持中立的一些女真部落。

以往这些女真部落只要愿意臣服,然后再上交点‘保护费’什么的,建奴也不会强制要求他们加入建州女真。

但是如今不行了,建奴要的不止是臣服或者上交‘保护费’而是彻底吸纳和融合,他们逼迫那些女真部落抛弃自己之前的所有文化和习俗,并入建州女真!

势力范围甚至扩向了一旁的老毛子。

不过这些女真部落也不是软蛋,再加上建奴逼的实在太狠,因此双方大大小小又打了好几次仗。

不过建奴的军队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女真部落最终还是一个个被吸纳和融合了,不愿意的,就只能死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剩下的女真人一气之下一部分人直接投靠了老毛子,一部分人直接投降了大明。

对于这些人,洪承畴和祖大寿自然也是来者不拒。

他们热情地接待了这些女真人,为他们提供了住所和食物,并将他们编入了自己的军队中。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在未来的战争中,这些女真人将会成为大明的一支重要力量!

这天早上,豪格闲来无事,打算来皇宫里再看看皇太极。

曾经在皇太极病倒之初,豪格还日夜期盼着皇太极能够好起来,双方之间的父子之情还尚且存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态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他纯粹就是来看皇太极有没有死。

毕竟只有皇太极死了,他才能顺利成为下一任皇帝!

有时候豪格也会怀着复杂的心情前往大政殿,当他的脚步踏入那宽敞而庄严的大殿时,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被那高高在上的宝座所吸引。

那宝座由珍贵的紫檀木打造而成,上面镶嵌着璀璨夺目的宝石,散发着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

豪格曾无数次在心中想象着自己坐在那宝座上的情景,然而每一次,他都没有勇气真正坐上去。

因为他心里清楚,现在还不是时候。

若是在继位之前就贸然坐上这个位置,说不定会给自己招来无尽的麻烦和灾祸。

不得不说,经过这一段时间在权力漩涡中的摸爬滚打,豪格整个人变得成熟了许多,眼神中也多了几分沉稳与深邃。

不知不觉中,豪格来到了清宁宫门口。

此时,阳光洒在那朱红色的大门上,给此处增添了几分庄重与威严。

豪格刚站定,便看到范文程正匆匆从里面走来,脚步急促而沉稳,脸上带着一丝焦虑的神情。

看到范文程,豪格嘴角微微上扬,随即打了个招呼:

“范先生,你这是来看望父皇吗?”

范文程听到声音,赶忙停下脚步,抬起头看到是豪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

随后他快步来到豪格面前,连忙躬身行礼道:

“王爷安好,臣确实是想来看看陛下,结果陛下尚未清醒,所以只能离开了。”

豪格听到这话,心里并无太大的波澜。

他太清楚皇太极现在的状况了,所以对于范文程所说的话,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冷漠。

再然后,他便也没有了去见皇太极的打算了。

不过既然来了,最起码得让人知道他来问过了,毕竟在这皇宫里一举一动都可能被人看在眼里,他可不能落下话柄。

于是下一秒,豪格对着范文程点了点头道:

“既如此,范先生便去忙吧!”

范文程再次拱手行礼,随后便径直离开了!

紧接着,豪格大步走到了寝宫门口的侍卫面前,然后道:

“看来陛下还没醒,那本王也就不进去了,记住了,陛下要是醒来的话,第一时间来通告本王。”

宫门口的侍卫听到这话,赶忙双手抱拳道:

“王爷放心,末将知道了。”

随后,豪格这才转身离开了。

只不过离开的时候,豪格的步伐不由地加快了几分。

而且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一直在想着有关于燧发枪的事情。

之前他已经从一些渠道得知皇太极秘密让人从辽东搞来了一把大明的新式火器,也就是燧发枪,并且还让范文程带头组织了一个衙门专门负责仿制。

豪格心中明白,如果他们能够仿制出这种新式火器,那么在未来的战争中必将占据巨大的优势。

但是,这种事情皇太极极为看重,所以哪怕是他这个儿子,也不清楚到底进行到了怎样的地步。

而且皇太极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昏迷不醒,豪格也没法去向皇太极索要这个衙门的权限。

因此他打算去向范文程问问清楚,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然而让豪格没有想到的是,就这么一转眼的时间,范文程居然就跑得没影了,他快步向前面追了好一会儿,却始终不见范文程的身影。

“真是奇怪。”

豪格忍不住低声嘀咕,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

“这老头怎么跑这么快?难道是在故意躲着我?”

事实上,豪格猜对了,因为范文程就是在故意躲着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