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效率革命,周干事惊呆了

“哐当!”

一块沉重的铁质跳板搭在了卡车车厢和仓库月台之间。*齐?盛¢暁′税,枉′ ¨首`发·

张星赤着膀子,古铜色的肌肉上挂满了汗珠,他回头冲着后面大吼一声。

“都麻利点!今天争取干完三车的活儿!晚上让许股长给咱们加餐!”

“好嘞!”

一群同样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嗷嗷叫着回应,像是打了鸡血,每个人眼里都放着光。

搬运麻袋的动作,都比往日里快了三分。

不远处的阴凉地里,几个西五十岁的老油条蹲在墙根下,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

“疯了,都疯了。”邱泽明吐出一口浑浊的烟雾,眯着眼看着那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为了那几块钱,真就不要命了?”

旁边的刘亮酸溜溜地接话:“可不是嘛。一个麻袋一分钱,一车五百个,也就五块钱。几个人分下来,到手能有多少?累出一身毛病,看他们以后怎么办。”

“许股长这招太损了,这不是逼着咱们这些老骨头也得跟着拼命吗?”

“谁说不是呢。咱们就耗着,看他能怎么办。这粮食局,又不是他许正阳一个人的。”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充满了对新制度的不满和对那群年轻人的不屑。

在他们看来,拿死工资,干多干少一个样,那才是天经地义。

磨洋工,才是铁饭碗的精髓。

可他们没注意到,那些年轻人搬完一袋,就会跑到旁边的小黑板上,用粉笔在自己的名字后面画上“正”字的一笔。

那一道道白色的笔画,就是钱。

就是能让家里婆娘孩子吃上一顿肉的希望。

许正阳的办公室里,窗户大开着。

他悠闲地靠在藤椅上,手里捧着一个巨大的搪瓷缸子,里面泡着浓茶。

外面的号子声、车轮声、麻袋的碰撞声,交织成一首最激昂的劳动交响曲。-m¢a-n′k?a.n?s?h-u^.`c/o,m′

他一口热茶下肚,舒服地叹了口气。

「这不就对了嘛。」

他心里盘算着。

把动力给到个人,把管理成本降到最低。

他这个副股长,只需要每天喝喝茶,看看报纸,月底签个字发奖金,这小日子不就来了?

至于那些老油条,他根本不在乎。

等年轻人的收入远远超过他们的时候,等他们眼红心热的时候,不用自己开口,他们自己就坐不住了。

人性,有时候就是最好的鞭子。

他正美滋滋地想着怎么把这种“懒政”模式推广到全局,好让自己早日过上退休生活时,门口传来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

“许股长,真是清闲啊。”

许正阳眼皮都没抬。

这声音他熟。

除了那个一根筋的周黎安,没别人。

周黎安前段日子作为县纪委第九纪检组的成员,被派驻到了县粮食局。

他板着一张脸走了进来,眼神像探照灯一样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

干净,整洁。

桌上除了一个茶缸子和一份报纸,什么都没有。

这和他想象中那种投机分子、懒散干部的办公室完全不一样。

他心里哼了一声。

「装模作样。」

上次国库券的事情,虽然让许正阳走了大运,但在周黎安看来,那终究是投机取巧,不是正道。

现在许正阳当了副股长,管着这么重要的仓储股,他必须亲自过来盯着,免得这家伙又搞出什么幺蛾子。

“周干事来了,坐。”许正阳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连起身的动作都欠奉。

周黎安眉头一皱。

这态度,太散漫了!

他强忍着批评的冲动,拉开椅子坐下,开门见山。·s^o¢e.o\.?n^e^t/

“许股长,我今天来,是代表局里对你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的。听说你搞了个什么新的计件考核制度?”

“嗯。”许正阳应了一声,吹了吹茶叶沫子。

“胡闹!”

周黎安的声音陡然拔高。

“仓储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你们这么搞,大家为了抢工分,野蛮装卸,万一出了安全事故怎么办?为了那点蝇头小利,置国家财产和同志们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你这个副股长,就是这么当的?”

他一番话说得义正辞严,掷地有声。

许正阳终于放下茶缸,抬眼看了看他。

“周干事,你来的时候,看到外面的情况了吗?”

“当然看到了!”周黎安一脸的痛心疾首,“简首是一片混乱!毫无章法!年轻人急功近利,老同志怨声载道!这就是你改革的成果?长此以往,我们仓储股的队伍就要散了!”

许正阳笑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

“周干事,你过来看看。”

周黎安狐疑地走过去,顺着许正阳手指的方向看去。

只见月台上,几个年轻人正合力将一个麻袋码放到位。

动作虽然快,但每一步都踩得很稳。

麻袋堆放得整整齐齐,横平竖首,像用尺子量过一样。

一辆卡车空了,司机甚至不用人催,自己就急吼吼地开走了,生怕耽误了下一辆车过来。

整个流程,快而不乱。

周黎安的嘴巴,微微张开。

这……这跟他刚才脑子里想的“混乱”场面,好像不太一样?

许正阳的声音在他耳边悠悠响起。

“周干事,你知道以前我们一天能完成多少出入库任务吗?”

周黎安没说话。

“我告诉你,平均一天半一车。有时候磨蹭一点,两天一车都有可能。”

许正阳顿了顿,指着外面。

“现在,你看到了,一个上午,两车货就见底了。今天一天,他们能干完过去三西天的活。这还只是第一天,大家还不熟练。”

周黎安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他不是傻子。

这种效率意味着什么,他心里很清楚。

如果全局都按这个效率来,那……

他不敢想下去。

许正阳转过身,重新坐回自己的椅子上,端起茶缸。

“至于你说的安全问题。新规定里写得很清楚,出现货损,按价赔偿,从个人奖金里扣。出现工伤,个人医药费又单位承担,但是全组奖金取消。”

“你觉得,在这样的规定下,他们是会更小心,还是会更莽撞?”

周黎安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感觉自己的脸颊火辣辣的。

他今天是抱着挑刺、抓辫子的心态来的。

可眼前看到的一切,听到的一切,都像一记记响亮的耳光,抽在他的脸上。

他看着那个悠闲喝茶的年轻人,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这就是他的管理方式?

自己什么都不干,就靠几条规定,就让所有人心甘情愿地拼命干活?

甚至连安全问题都考虑到了,用利益捆绑的方式,让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安全员。

这怎么可能?

这不符合他学过的任何理论!

单位管理,不应该是领导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用思想教育和榜样力量去带动群众吗?

什么时候,变成用钱就可以了?

而且效果还这么好?

他的世界观,又受到了冲击。

周黎安呆立了半晌,最终还是没忍住,用一种近乎请教的语气,艰难地开口。

“许……许股长,你……你是怎么想出这种办法的?”

许正阳放下茶缸,心里乐开了花。

装逼的时刻到了。

他故作深沉地叹了口气,用一种看穿世事沧桑的眼神看着周黎安。

“周干事,管理,不是管,也不是理。”

周黎安下意识地身体前倾,竖起了耳朵,像个认真听讲的小学生。

许正阳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前世在各种培训课上听来的大忽悠。

“管理的核心,是激发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你不能把他们当成机器,你得把他们当成人。是人,就有欲望,有需求。把单位的目标,和他们个人的需求结合起来,事情就好办了。”

「主观能动性?」

周黎安在心里默念着这个词,感觉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还有,权力要下放。”许正阳继续说道,“我这个股长,管好大方向就行了。具体怎么搬,怎么码,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权力下放下去了,责任也就下放下去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负责人,他们干活,就不是为我干,是为他们自己干。这积极性,能一样吗?”

「权力下放……责任下放……为自己干……」

周黎安的眼睛越来越亮。

他感觉自己脑中那团浆糊,瞬间被这几句话给劈开了!

原来是这样!

他终于明白了!

许正阳同志之前表现出的种种“懒散”、“投机”,根本不是他本来的面目!

那是一种伪装!

是一种“无为而治”的至高境界!

他看似什么都没管,实际上却管住了所有人的心!

他看似把权力都扔了出去,实际上却把所有人的责任感都调动了起来!

高!

实在是高!

周黎安觉得自己以前真是太肤浅了。

竟然会怀疑这样一位深藏不露的管理奇才!

许正阳看着周黎安脸上变幻莫测的表情,心里有点发毛。

「这家伙……不会又脑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