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从养猪开始最爱吃苕皮

第179章 新的危机

王建安激动地说:“陈老师,你真是字字珠玑,句句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

你说的这些,对我们太重要了。

能不能请你多在李家沟待一段时间,帮我们好好梳理一下,制定一个详细的升级方案?”

陈逸飞看了看杨教授,杨教授微笑着点头。

陈逸飞便对王建安说:“王经理,我这次来,就是希望能切实帮到你们。

如果合作社需要,我愿意留下来一段时间,参与你们的规划和改革。”

“太好了,陈老师,太感谢你了!”

他当即决定聘请陈逸飞作为合作社的特别顾问,全面指导企业的管理升级和战略规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陈逸飞深入合作社的每一个环节调研,与各级管理人员和普通社员交谈,查阅各种资料和数据。

他帮助王建安重新梳理了合作社的组织架构,成立了各个部门:

生产部,负责种植、养殖。

营销部,负责销售、品牌。

研发部,与农科院对接,负责技术。

财务部、行政部等初步的职能部门,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汇报关系。

他指导老会计建立了更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成本核算体系。

他还牵头制定了《李家沟合作社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草案)》,明确了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王建安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与陈逸飞的交流让他感觉每天都在进步。

他越发觉得,引进专业人才,是合作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

就在合作社内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管理和技术升级之时,林老板介绍的一位京城客商通过电话联系上了王建安。

对方主要做北方地区的高端水果供应,对李家沟的草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尽快安排实地考察,探讨合作可能性。

组织架构的初步梳理,让原本有些混沌的管理职责清晰起来。

张泽安主要负责生产部和财务部的统筹,吴磨贵担起了营销部的重任,张春城作为生产部的核心骨干,专注于种植技术的落实与推广,老会计则在陈逸飞的协助下,努力适应着更规范的财务管理要求。

王建安依然是总经理,把握战略方向,协调各方资源。

他早就知道过去那种依靠个人威信和熟人感情维系的管理方式,在合作社规模小时尚可运转,随着摊子越铺越大,必须依靠制度、流程和数据。

但他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契机来改变,陈逸飞的加盟让他找到了时机。

然而,任何变革都不可避免地会触及原有的利益格局。

最先出现不适的是一些老社员,他们习惯了凭经验做事,对于陈逸飞引入的那些“条条框框”颇感束缚。

“建安,这天天要填记录,啥时候浇水、浇了多少,啥时候施肥、施了啥牌子多少量,都要写清楚,太麻烦了!”

一名老人找到王建安抱怨:“我们种了一辈子地,啥时候该干啥,心里还没数吗?弄这些本本有啥用?”

王建安耐心解释:“这不是不信任大家,记录数据,是为了总结经验,找出规律。

比如这次草莓糖度为什么比上次高?

是这次用的肥料更对口,还是那几天气温更合适?

有了记录,我们就能分析出来,以后就能照着最好的方法做,这样才能稳定产出高品质的草莓。

光靠感觉,这次好,下次可能就出问题。”

来人皱着眉头,虽然觉得有道理,但执行起来还是觉得别扭:“理是这么个理,可就是觉得不自在。”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环节。

王建安明白,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

他一方面坚决支持陈逸飞推进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也多次在社员大会上解释改革的必要性和长远好处,并让张泽安等核心骨干带头严格执行新规。

同时,他也采纳陈逸飞的建议,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一代。

合作社里不乏有想法、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

王建安和陈逸飞商量后,决定成立一个“青年骨干学习班”,由陈逸飞定期授课,讲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基础等知识,并让他们参与到合作社的具体管理项目中,在实践中锻炼。

为此王建安还特意召回了蓉城和山城的几位棚鲜生店长,让他们回来跟着学习。

年轻人的活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逐渐在合作社内部形成了一股新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一辈的社员。

京城客商在林老板的引荐下,亲自来到了李家沟考察。

对方是一位精瘦干练,讲着标准普通话的老板,姓吴。

在仔细查看了草莓种植环境、分级流程,并品尝了样品后,吴老板对李家沟草莓的品质赞不绝口。

当即表达了合作意向,希望能订购一批特级果供应京城的高端酒店,给出的价格比林老板的还要高出一些。

而山城那边,老刘也不负众望,与一家大型连锁火锅品牌——“鼎香居”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鼎香居”对叶类蔬菜的新鲜度和品相要求极高,在试用了棚鲜生供应的几次蔬菜后,对其稳定性非常满意,签订了为期半年供货合同。

这单生意不仅量大,更重要的是打开了通往大型餐饮企业的大门,品牌示范效应显著。

面对接踵而来的订单和合作机会,王建安在欣喜之余,也更加坚定了“两条腿走路”和“产品分级”的战略。

他与林老板、吴老板分别签订了阶梯式的供货协议,明确了特级果的优先供应权和价格浮动机制。

同时,指示尹彬和老刘,要确保棚鲜生零售店和“鼎香居”等渠道的一级果供应,绝不能因为外部大订单而影响了自身品牌的建设。

产能的压力,因此变得更加现实和紧迫。

一些涨势快的大棚,过了采摘高峰期便开始改造,就为了赶上年后那一拨售卖。

这天,王建安和陈逸飞一起到改造区工地查看进度。

只见土地已经平整完毕,一排排水泥柱基和镀锌钢管骨架正在架设,看上去比老旧的竹木大棚气派了许多。

“王经理,按照这个进度,第一批二十亩大棚,下个月底就能完工,不影响年底的定植。”

张泽安指着规划图介绍道:“配套的水肥一体化管道也在同步铺设。”

陈逸飞仔细观察着施工细节,提醒道:“张叔,采收通道和预处理车间的布局也要考虑进去,避免以后物流不畅。”

“陈老师提醒得对,我记下了,马上调整。”张泽安连忙在小本子上记下来。

王建安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园区,心潮澎湃。

这天下午,王建安正在办公室和陈逸飞讨论青年骨干的培训计划,张华强骑着自行车,火急火燎地冲了进来,脸色十分难看。

张华强气喘吁吁,也顾不上和陈逸飞打招呼:“建安!不好了!出事了!”

王建安心头一紧,放下手中的笔:“华强舅舅,别急,慢慢说,又出啥事了?”

“是……是赵老四,他被人打了!”

王建安猛地站起身:“啥子喃?怎么回事?严不严重?”

张华强:愤愤道“人现在在乡卫生院,头上缝了十几针,胳膊也吊着呢!听跟他一起收猪的小王说,他们今天去隔壁清水乡收猪,谈好了价格。

正准备装车,突然冲出来七八个陌生面孔,二话不说就动手,专门照着赵老四打,还撂下狠话,说让我们识相点,别把手伸得太长,断了别人的财路!”

王建安的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赵老四负责生猪收购,是合作社屠宰业务的重要一环。

对方选择对他下手,警告的意味十分明显。

“知道是什么人干的吗?”

霍文书摇摇头:“清水乡那边人生地不熟,那伙人打完就跑,没抓住。

我问了那边的熟人,他们也说不清楚,只隐约听说,最近有个外地来的老板,也在那边活动,想垄断几个乡的生猪收购。”

王建安眼中寒光一闪:“垄断?”

合作社屠宰业务的扩张,特别是保镇分厂生意红火,显然触及了某些集团的利益。

“报警了吗?”

张华强叹了口气:“报了,派出所已经去调查了,但那边山路多,人怕是早就跑没影了。”

王建安沉默了片刻:“走,我们先去卫生院看看赵老四。”

在去卫生院的路上,王建安面色凝重。

他回想起之前县里莫名其妙的检查,再到如今赵老四被打,这一连串的事情,绝非孤立。

背后似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正在试图阻挠李家沟合作社的发展。

“王经理,看来我们的快速发展,已经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敌意。”

陈逸飞在一旁冷静地分析:“从手段上看,对方先是试图从官方渠道施压,未果后,开始使用非法的暴力手段。

这说明对方可能有些背景,但同时也说明他们有些狗急跳墙,在正当竞争上无法与我们抗衡。”

王建安点点头:“陈老师分析得对,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冷静,不能自乱阵脚。”

在卫生院,王建安看到了头上裹着纱布的赵老四。

赵老四见到王建安,挣扎着想坐起来,脸上满是委屈和愤怒。

“建安老弟……我……”

王建安按住他:“赵哥,你别动,好好养伤,事情我都晓得了。

你放心,这个亏我们李家沟不会白吃!

你的医药费、误工费,合作社全包了,你为合作社做的事,大家都记在心里。”

赵老四听着王建安暖心的话,眼圈一红,哽咽道:“建安……我就是气不过!我们正经收猪,公平买卖,碍着他们啥事了?”

王建安拍了拍他的手:“树大招风,有人眼红了,你安心养伤,收购的事暂时让别人顶一下,等伤好了,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安抚好赵老四,王建安回到合作社,立刻召集了紧急会议。

会上,众人听闻赵老四被打,无不义愤填膺。

张春城脾气最爆,一拍桌子:“妈的,太欺负人了!查出来是哪个龟儿子干的,老子带人去废了他!”

张泽安喝止道:“春城!胡闹!打架能解决问题吗?那是犯法的!”

王建安抬手,压下了众人的议论,沉声道:“大家的心情我理解。赵老四是我们自己人,他受了欺负,我们每个人都难受,都憋着一口气。

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不能冲动,更不能违法。

对方为什么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就是因为他们知道在明面上竞争不过我们,想激怒我们,让我们犯错!”

陈逸飞赞同地点头:“王经理说得对,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事情更糟,甚至可能让我们辛苦建立起来的一切毁于一旦。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加强自身,合法合规地经营,同时借助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王建安接着部署:“泽安舅舅,你代表合作社,敦促派出所他们尽快破案,并明确表示我们追究对方法律责任的决心。

同时将此事向霍文书和刘副镇长汇报,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关注。

华强舅舅,你通知下去,近期所有外出收购、联系业务的人员,特别是去陌生区域的,必须两人以上同行,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必要时,可以暂时避开风头紧的地方。”

最后王建安看向陈逸飞:“陈老师,关于应对这种不正当竞争,你还有什么建议?”

陈逸飞推了推眼镜说道:“我建议,我们可以主动加强与本地媒体,尤其是县电视台和报社的联系。

正面宣传我们合作社带动农户增收、发展现代农业、保障食品安全的做法和成效,塑造积极正面的品牌形象。

舆论站在我们这边,那些躲在暗处的魑魅魍魉就不敢太过放肆。

同时这也是对我们品牌的一次免费宣传。”

“好主意!”王建安眼前一亮,“这件事就请陈老师你多费心,协助泽安舅舅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