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从养猪开始最爱吃苕皮

第176章 草莓丰收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王建安将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那二十亩“出口标准试验田”中。

这天小刘蹲在苗床边指着一株叶片边缘微微发黄的草莓苗:

“建安哥,你看这株,虽然整体长势不错,但这点黄化迹象可能预示着微量元素的不均衡,可能是缺镁或者铁。

出口标准对叶片健康和果实均匀度要求极高,我们不能忽视任何细微的异常。”

王建安凑近仔细查看,点了点头:“张老师,你看我们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叶面肥的配方?”

一般的品种,王建安还是有信心能养好的,不过有专家在这里,听取专家的意见准没错。

张老师推了推眼镜:“嗯,我建议明天取土样和叶片样本回去做个简易检测。

同时可以先用我们带来的含镁、铁的复合微量元素叶面肥做一次普遍喷施,观察效果。

精细化种植,就是要这样‘斤斤计较’。”

张春城在一旁听得认真,他虽然是种地的老把式,但对这些“科技种田”的方法知之甚少。

他拿着个小本子把技术员说的要点一字不落地记了下来。

这种严谨到近乎苛刻的管理,开始在一些老社员中引发了小小的议论。

毕竟过去种地讲究的是经验,是“差不多”,现在却要精确到克、到毫升,到具体的温度湿度数字,让一些习惯了粗放管理的社员感到不适应。

王建安察觉到这种情绪,在一次晚间的小组会议上,他说出了这个问题:“我晓得大家觉得现在这样搞太麻烦。

但大家要想想我们为什么这么做?

林老板那边一公斤保底四十块,是我们本地最好草莓价格的两三倍。

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想赚别人赚不到的钱,就得吃别人吃不了的苦”

张春城一直都是王建安的坚定支持者,他粗着嗓子对那几个有情绪的社员说:“有啥子好抱怨的?

听建安的,听技术员的准没错!

觉得麻烦的,可以回普通大棚去,想进试验田的人多的是!”

一番话说得那几人讪讪地低下了头。

不久后尹彬从蓉城传回消息。

棚鲜生蓉城的两家店运营平稳,夏季“外采优品”的策略成功维系了品牌热度,顾客忠诚度很高。

尹彬在电话里汇报:“建安,按照往年的经验,再过半个月,就是我们大棚蔬菜开始大量上市的时候了。

今年我们合作的村子多了,产量更大,蓉城这边两家店肯定消化不完,批发市场还是大头。

我这边已经和几个老客户打过招呼,他们都等着我们的货呢。”

王建安回应:“三哥,批发市场不能丢,但我们要吸取去年的教训,不能把宝全押在批发上。

彭县那边的蔬菜产量今年肯定更大,他们走量,价格上我们未必有优势。

零售终端才是我们的根本。”

尹彬:“嗯,这个我晓得,我又找了几家机关食堂,正在谈,山城那边老刘也在用他的关系扩展这方面的销售渠道。”

保镇分厂那边,周建军也遇到了“甜蜜的烦恼”。

分厂业务扩张顺利,凭借质量和信誉,市场范围不断扩大,现有的屠宰产能和运输开始有些捉襟见肘。

周建军向王建安请示,是否可以考虑增加一班夜间屠宰,并再购置一辆普通的货运卡车。

王建安仔细询问了分厂的财务状况和未来订单预测,觉得周建军的建议很及时。

“建军,你这个想法很好,说明你真正在为厂子的发展动脑筋了。

增加夜班可以,但要做好工人的排班和待遇保障,不能让大家太疲劳。

至于买车你做个详细的方案报给泽安舅舅,我们开会讨论一下。”

就在这紧张忙碌的氛围中,时间悄然进入了九月下旬。

李家沟合作社下半年反季大棚蔬菜的定植工作已全面结束。

而那二十亩试验田的草莓,也进入了关键的膨果期。

这天王建安正在试验田里和技术员一起测量草莓的初始果径,霍文书骑着自行车急匆匆地赶来,脸色不太好看。

霍文书把王建安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道:“建安,有个情况。我刚去镇上开会,听到点风声。”

王建安放下手里的测量尺:“啥子风声?”

“是关于你们屠宰场的,听说县里有人对你们李家沟这么快被评为‘龙头企业’有点看法,觉得你们扩张太快,根基不稳。

而且说你们搞的那个什么出口草莓是哗众取宠,浪费国家贷款资源。”

王建安的眉头皱了起来:“晓得是哪些人在传这个话吗?”

霍文书摇摇头:“传话的人语焉不详,但听起来不像空穴来风。

建安,你要有个心理准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你们合作社现在风头太劲,眼红的人肯定不少,我担心有人会给你们使绊子。”

王建安沉默了片刻:“霍文书,不用担心,我们是有刘副镇长做背书的,只要我们不违法乱纪,肯定就没得问题。

不过你的提醒很对,我们是该更加谨慎,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扎实,让别人找不到攻击的借口。”

送走霍文书,王建安立刻找到张泽安,将霍文书带来的消息告诉了他。

张泽安一听就火了:“哪个龟儿子在背后嚼舌根?还浪费贷款?我们每一分贷款都都是有账可查的!”

王建安安抚道:“泽安舅舅,别动气,生气解决不了问题。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立刻自查自纠,把合作社所有的账目、合同、项目申报材料都再梳理一遍,确保百分之百规范,经得起任何检查。

特别是草莓项目的贷款使用情况,一定要有清晰明确的流水和凭证。”

张泽安连连点头:“对对对!我马上就让老会计带着人再把所有账目过一遍,绝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

与此同时,在山城即将开业的棚鲜生江北店也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老刘打电话给尹彬,语气有些无奈:“尹老弟,江北店这边,消防检查那边卡了一下,说我们有个应急灯安装的位置不合规范,要整改。

另外营业执照的变更好像也比预想的慢了点,说是系统问题。”

尹彬立刻警觉起来,将情况汇报给了王建安。

“三哥,你告诉老刘,消防问题严格按照要求整改,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

营业执照那边让他多催问,但是不要走后门,那条路走了以后就收不住的。”

尹彬忧心忡忡:“这种事表明了就是想吃钱,我们不满足他们怕是不好搞啊。”

对于这种现象尹彬是早就有经验了,知道那些人想要什么,但王建安一直坚持不妥协,这也让他颇为无奈。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王建安正在合作社办公室和张泽安、老会计一起核对草莓项目的贷款使用明细,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几人刚走到办公室门口,就见院子里来了三四个人,为首的是一个穿着灰色夹克,面色严肃的中年男人,旁边跟着的像是下属,还有一位是面生的镇政府工作人员。

霍文书也匆匆从后面赶了过来,向王建安等人介绍:“建安,这是县农业局综合执法队的钱队长,说是接到群众反映,来了解一下你们合作社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情况。”

王建安心下了然,迎了上去:“钱队长,你好你好!

欢迎各位领导来我们李家沟合作社检查指导工作!”

钱队长打量了王建安一眼,脸上没什么笑容,只是公事公办地点点头:“王经理,我们这次来,主要是根据相关线索,对你们合作社承担的农业产业化项目,特别是近期申请的专项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一个常规的了解和核实,希望你们积极配合。”

王建安连忙侧身让开:“应该的,应该的!各位领导请里面坐,需要了解什么情况,查看什么资料,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他将钱队长一行人请进办公室,让张泽安赶紧泡茶。

钱队长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进入了正题:“王经理,我们接到反映,说你们合作社近期上马的草莓脱毒组培及出口种植项目,存在夸大投资,挪用贷款资金的情况。

请你解释一下这个项目的立项依据、投资构成以及目前贷款资金的具体流向。”

张泽安和老会计闻言,脸色都有些紧张,下意识地看向了王建安。

王建安却显得异常镇定。

他先是示意老会计将早已准备好的项目立项报告、与农科院的合作协议、信用社贷款合同以及详细的资金使用台账等材料一一搬到桌上。

然后开始介绍:“钱队长,各位领导,我们李家沟合作社的草莓脱毒组培及出口种植项目,是在县里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的政策背景下立项的。

这是我们与省农科院的正式合作协议,杨教授和小刘技术员可以证明我们合作的真实性和技术可行性。”

他拿起一份份文件:“关于投资构成,这是我们最初的预算明细,主要包括组培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育苗大棚改造、高标准温室大棚搭建、以及配套的水肥一体化系统、农资投入等。

所有大项支出,都有合同和发票。”

接着他翻开资金使用台账:“这是我们在信用社申请的五十万农业科技专项贷款的每一笔使用记录。

这一笔,支付给市设备厂的组培设备款。

这一笔,支付给县建材公司的钢管和棚膜款。

这一笔……

每一笔都对应着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有据可查,绝不存在挪用的情况。”

随后王建安将台账推到钱队长面前:“钱队长,你可以随意抽查任何一笔款项,我们随时可以提供对应的合同、发票以及验收记录。”

钱队长仔细地翻看着王建安提供的材料,不时提出一些问题,王建安和张泽安、老会计都一一做了详尽而准确的回答。

随着核查的深入,钱队长脸上那层严肃的冰霜似乎渐渐融化了一些。

他带来的下属也在一旁仔细核对账目和凭证。

整个过程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

最后钱队长语气缓和了不少:“王经理,你们准备的材料很充分,账目也很清晰。

从目前核查的情况看,你们项目的资金使用是符合规定的,与项目预算和建设内容基本吻合。”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不过,王经理,树大招风啊。

你们合作社发展得快,成绩突出,难免会引起一些关注甚至是误解。

以后在工作中要更加注重规范,保留好所有过程材料,做到任何时候都经得起检查和质问。”

王建安知道这一关算是暂时过去了。

送走钱队长一行,霍文书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心有余悸地说:“好险,幸好建安你们平时工作就扎实,账目清楚,不然今天这事还真不好说。”

张泽安也长出一口气:“是啊,看来以后这财务和管理上,半点马虎眼都打不得!”

王建安却没有完全放松,他望着钱队长等人离开的方向:“这次是过去了,但背后给我们下绊子的人是谁,我们还没搞清楚。

这说明,有人一直在盯着我们。

大家以后都要更加小心谨慎,尤其是对外沟通和项目申报,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来。”

经过这次突如其来的检查,合作社管理层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王建安趁热打铁,将之前制定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落实,要求所有分厂、门店、生产小组严格执行。

时间在忙碌与警惕中飞快流逝,转眼进入了十月。

这天,小刘兴奋地拿着最新的检测报告找到王建安:“建安哥,好消息!第一批转色的样品,平均糖度已经达到8.5了!

而且硬度保持得很好,果形也非常周正,照这个趋势,等到完全成熟,达到林老板要求的糖度10以上,完全没有问题!”

王建安接过报告,看着上面一项项接近甚至部分已经达到标准的数据:“辛苦了,小刘,你们立了大功了。”

随后他立刻召集了合作社所有骨干,宣布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张春城激动地挥舞着拳头:“太好了!我就说我们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