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从养猪开始最爱吃苕皮

第162章 补贴到位

到了镇政府大院,霍文书径直去了刘副镇长办公室。

刘副镇长今天刚好就在办公室,接过材料袋,打开后逐页仔细翻看,脸上渐渐露出满意的笑容。

“老霍,你们李家沟这次的材料准备得相当好,数据清晰,附件齐全。

特别是这份项目效益说明,写得很有水平,既实事求是,又突出了示范带动作用。”

刘副镇长赞许地点点头,随即拿起桌上的电话:“我这就通知相关科室,马上开个碰头会,特事特办,今天务必把初审手续走完,盖章上报。”

镇里对李家沟合作社的申报确实给予了最高规格的重视。

一个小时后,一个简短而高效的专题会议就在镇政府的小会议室里召开了。

农业办、财政所的主要负责人都被召集过来。

刘副镇长亲自主持,霍支书列席。

会议桌上,那份申报材料被传阅着。

农业办的主任对李家沟大棚和养猪场的标准化建设水平早有耳闻,翻看着现场照片和面积测量图,连连称赞。

财政所的所长更关心数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他仔细核对着申请表上的每一个数字。

又与附件中的土地合同、合作社执照等一一对照,确认无误后,也在审核表上签下了名字。

财政所长最后总结道:“材料真实完整,项目完全符合县里扶持政策的要求,我看没问题,可以上报。”

刘副镇长环视一圈,见大家都没有异议,便大手一挥:“好!既然都没意见,那就请农业办和财政所立刻办理相关手续,今天下午就派专人送到县农业局和财政局去。”

手续办完,刘副镇长又对霍支书说道:“老霍,回去告诉建安和乡亲们,镇里对他们寄予厚望!

这笔补贴款,是对他们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支持。

希望他们再接再厉,把李家沟合作社干成我们镇、乃至全县农业产业化的标杆!”

霍支书连忙回应道:“请刘镇长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家沟的乡亲们也绝不会辜负领导的期望!”

一回到高龙乡,霍支书连家都没顾上回,直接先奔向李家沟合作社办公室,把好消息告诉了王建安和张泽安。

“建安,泽安,镇上全力支持,手续已经走完,材料报上去了,刘镇长说了,让我们安心等县里的好消息!”

王建安虽然心里早有预料,但听到确切消息,还是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太好了,辛苦你了,霍文书,接下来,我们就耐心等待吧。”

接下来的日子,李家沟表面上一如既往地忙碌着。

大棚里,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长势依旧,社员们忙着施肥、采摘。

养猪场里,饲养员按时投喂,清理圈舍。

保镇分厂的工地上,周建军带着施工队干得热火朝天,厂房主体一天一个样。

表面上,李家沟一切如常,但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一种隐隐的期待。

社员们见面闲聊,三句话不离那笔即将到来的补贴款,各自在心里盘算着这笔“意外之财”的用途。

“泽安老哥,你说县里这补贴,好久能批下来啊?不会拖到秋后吧?”一个老社员吧嗒着旱烟,有些焦急地问。

张泽安心里也没底,不过他还是安慰着大家:“不要着急,县里办事有县里的流程,总要时间审核嘛。

霍文书说了,我们材料扎实,肯定没问题,安心等着就是了。”

“哎,我家那三亩半大棚,算下来能补一千多块,我琢磨着,等钱到了,把房顶那几片漏雨的瓦给换了。”另一个社员已经开始盘算钱的用途。

……

虽然王建安早已透露出希望将这笔钱转为公司股金的意向,但并不妨碍大家对这笔政府嘉奖充满期盼。

就在这等待的间隙,尹彬从蓉城带回了从批发市场买的郫县黄瓜和西红柿样品。

这件事王建安非常重视,立刻让张春城去通知张泽安、吴磨贵、张华强等几个合作社骨干到办公室。

尹彬把两个菜篮子放在办公桌上:“建安,这就是彭县那边大棚里出来的货。

我特意挑了他们市场上中等偏上的买的,应该能代表他们目前的水平。”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那两个菜篮子上。

张春城性子急,率先拿起一根彭县的黄瓜,又拿起一根旁边筐里自家带来的李家沟黄瓜,左右手各执一根,像裁判举着杠铃一样并排放在一起对比。

张春城大声道:“看我们这黄瓜,直溜溜的,颜色翠绿翠绿的,看着就水灵。

再看看他们这个,弯弯扭扭不说,颜色也发暗,像个霜打了的茄子!”

吴磨贵拿起一个彭县的西红柿,在手里掂了掂,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然后掏出随身带的小刀,熟练地一切两半。

他看了看瓤,又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仔细品尝。

“嗯……”吴磨贵咂咂嘴,眉头微皱,“个头倒是不小,皮有点厚,瓤不够沙,汁水也不算多。

味道嘛,酸味儿冲头,甜味儿跟不上,比我们的差远了!”

王建安没有说话,他拿起彭县的黄瓜和西红柿,仔细地观察外观,用手触摸感受硬度,又分别尝了一小口。

他眼神锐利,仿佛要通过这些蔬菜看到彭县大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技术细节。

品尝对比之后,王建安心里基本有了判断。

他放下手中的蔬菜,对围拢过来的众人说道:“大家都看到了,也尝到了。

从目前来看,彭县那边的大棚种植,确实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

他们在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这些精细化管理上,跟我们差距是明显的。

我们的质量优势,至少在未来一两年内,应该还能保持。”

听到这话,张泽安等人脸上都露出了些许放松的神情。

但王建安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但是,这恰恰更提醒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他们现在可能只是输在技术和经验上,可你们别忘了三哥打听到的消息。

他们背后可能有县里部门牵头,还请了外地技术员。

这说明他们不是小打小闹,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一旦他们掌握了技术,凭借土地连片的优势,扩张起来会非常快。

所以我们要始终在品种和技术上,比他们快一步,领先一步!”

王建安的话让刚刚有些松懈的众人再次警醒起来,纷纷点头称是。

又过了十来天,县农业局和财政局联合派出的一个三人复核小组,悄然来到了李家沟。

他们没有事先通知,直接到了后边湾的大棚区和养猪场进行实地抽查。

带队的是一位姓赵的科长,态度严谨,话不多。

王建安和张泽安接到社员报信后,立刻赶了过去。

赵科长只是简单说明来意,便要求直接进入大棚和猪舍查看。

他们看得非常仔细,用卷尺测量大棚的实际跨度、高度,检查棚膜和骨架的牢固程度。

在养猪场,他们重点查看了排污沟、化粪池等环保设施。

王建安和张泽安全程陪同,有问必答,心里虽然有些紧张,但对自己合作社的标准化建设充满信心。

整个复核过程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赵科长最后合上记录本,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许,对王建安说道:

“王经理,你们合作社的设施确实搞得不错,名不虚传。

比我们看到的很多申报点都要规范。

好了,情况我们了解了,回去会如实向领导汇报。”

送走复核小组,王建安和张泽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期待。

县里派人下来实地复核,说明审批流程进入了最后阶段,而且从对方的态度看,通过的可能性极大。

果然,就在复核小组离开后不到一周,霍文书再次骑着他那辆自行车冲进了合作社大院,人还没下车,兴奋的声音就先传了进来:“建安!泽安!批了,补贴款批下来了!”

听到霍支书的声音,办公室里的人,附近大棚里干活的社员,都闻声围拢过来。

霍文书脸上泛着红光,额头上都是细密的汗珠,也顾不上擦,直接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盖着县财政局和农业局联合大红印章的红头文件。

“县里已经正式批复了,们高龙乡,特别是你们李家沟合作社,是这次农业产业化补贴的重点扶持对象!

所有申报的大棚和养猪场,全部符合标准,补助金额就按照我们申报的算!”

他展开文件,找到附件表格,用手指点着上面清晰打印的数字,大声念给众人听:

“李家沟合作社,申报并经验收合格的竹木结构塑料大棚,总计六十九亩八分,每亩补助四百元,合计补助金额两万七千九百二十元!”

人群中发出一片低低的惊呼和议论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确切数字,还是让人振奋。

霍文书继续念道:“申报并经验收合格的标准化养猪场,圈舍建筑面积两千零二十五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二十元,合计补助金额四万零五百元!

“两项加起来,总共是六万八千四百二十元!

镇财政所已经接到通知,这笔钱,将在三个工作日内,直接划拨村上,到时候你们来领取。”

六万八千四百二十元,虽然比王建安最初预估的七万元略少一点,但这依然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

张泽安激动得接过霍文书手中的文件:“好,好,太好了!”

对于这个早已经知道的答案,王建安内心没有什么波澜。

他转向众人朗声说道:“乡亲们,大家都听到了,钱肯定是有了。

我提议,今天晚上,我们就在这大院里头,召开全体社员大会,好好商量一下这笔补贴款怎么分配!”

众人异口同声道:“要得!”

当晚,合作社大院灯火通明。

得知消息的社员们全员到齐,搬着自家的小板凳,早早地就聚拢过来,互相交谈着,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笑容。

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追逐打闹,更添了几分节日般的气氛。

大会由张泽安主持。

他首先再次正式宣布了补贴款获批的喜讯,引得台下想响起一阵阵的掌声。

掌声稍歇,王建安走到了前面。

他没有急于讨论钱怎么分,而是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合作社当前面临的大好机遇和潜在挑战。

他谈到了国家鼓励农业产业化的政策东风。

谈到了保镇分厂即将建成带来的产能扩张。

谈到了棚鲜生零售店的成功探索和开设分店的计划。

接着,他话锋一转,谈到了尹彬从彭县带回来的消息和样品,坦诚地指出了未来可能面临的激烈竞争。

“……乡亲们,彭县那边的大棚,现在看着品相不如我们,但他们是县里牵头,规模大。

如果我们满足现状,停滞不前,说不定三五年后,我们的菜就要被人家挤得没市场了!”

台下变得安静起来,社员们脸上的笑容收敛了,取而代之的是沉思和凝重。

看到大家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王建安才抛出了他深思熟虑的方案:“所以,县里给的这笔补贴,我们不能看成是能随便花掉的‘奖金’。

而应该看成是给我们合作社加油添柴、加快发展的一笔‘战略资金’!

我提议,这笔补贴款,不分发现金,而是按照各家各户这次得到补贴的大棚和猪圈面积比例。

全部转为我们在‘李家沟绿色畜禽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原始股金!”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声。

虽然会前有些风声,但听到王建安正式提出来,还是让一些指望分点钱改善眼前生活的社员感到些许失望和犹豫。

王建安理解大家的心情,他提高了声音,继续解释:“我晓得有些乡亲想着能分点钱,修修房子,手头能宽裕些。

这个想法没错,但是,大家要想长远一点!

我们把钱投进公司,公司用来还掉利息高的贷款,用来把保镇分厂的设备装好,公司就能更快发展,赚更多的钱。

到时候,大家手里股份的价值,比分掉的那点现金,不知道要翻多少倍!

这样即使二天大棚蔬菜赚钱少了,我们还有猪肉公司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