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神机出世!工厂落成!
“三板互研法”和“自适应研磨”的应用,让最核心的精度问题迎刃而解。
仅仅三天后,一台闪烁着金属光泽和岩石厚重感的高精度“母机”车床,便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中,宣告诞生!
当孙大海亲自操作,用这台母机切削出第一个精度达到百分之一毫米的金属零件时,所有参与制造的工人都沸腾了!
他们抚摸着那光滑如镜的切面,感受着那严丝合缝的配合,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是他们亲手创造出来的奇迹!
有了母机,后续设备的制造就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势如破竹。
一个个在图纸上看着像天方tAn谭的复杂零件,在车床的飞速旋转中,被精准地加工出来。
整个西山农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露天工厂。
锻造的锤声、车床的转动声、工人们的号子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工业交响乐。
王小虎没有待在办公室里,他每天都和工人们待在一起。
他不需要亲自动手,但他那双似乎能看穿一切的眼睛,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最微小的瑕疵。
“王师傅,这个轴承座的铸造温度高了五度,冷却后内部会有应力,寿命会缩短,回炉重做。”
“李师傅,你这个齿轮的淬火时间短了半秒,硬度不够,重新来。”
“陈师傅,铆接这个压力罐,要用交叉次序法,才能保证密封性。”
他就像一个最严苛的质检员,又像一个最高明的老师。
起初,还有老师傅仗着经验,对他的“指手画脚”有些不以为然。
但每一次,当他们把零件拿去检测后,都发现王小虎说得分毫不差。
几次下来,再也没有任何人敢质疑他的判断。
所有人,都对他那近乎“火眼金睛”的洞察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虎师傅的眼睛,比卡尺还准!”
“他好像能看到铁疙瘩的里头去!”
这成了所有工人的共识。
他们不知道,王小虎依靠的,根本不是眼睛,而是他那可以入微的精神力。
在精神力的扫描下,任何金属内部的细微结构变化,都无所遁形。
时间,就在这紧张而充实的建设中,飞速流逝。
半个月后。
一座崭新的、充满了后现代工业风格的厂房,在西山脚下,拔地而起!
厂房的主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大、坚固。巨大的玻璃窗,保证了内部充足的采光。
厂房外,一个高大的水塔巍然耸立,旁边是一排轰隆作响的锅炉,为整个工厂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水力和蒸汽动力。
今天,是新工厂正式落成的日子。
李兴华和几位军管会的领导,以及从各个工厂赶来的负责人,都聚集在这里,准备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王小虎站在总控制阀前,在他的示意下,孙大海用力拉下了巨大的水闸开关。
“轰隆隆——”
高位水塔里的水,如同奔腾的猛兽,顺着粗大的管道,冲向厂房地下的主水轮。
沉重的花岗岩水轮,开始缓缓转动,然后越来越快。紧接着,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机械联动开始了!
厂房内,一根根传动轴开始旋转,带动着天花板上一排排的皮带轮飞舞。
“咔嚓!咔嚓!”
第一站,是脉动式挤奶台。
几十个挤奶杯,在杠杆的带动下,开始富有节奏地收缩、舒张,发出的声音整齐划一,好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工人们将奶牛牵引到固定的工位上,熟练地套上挤奶杯。
完全不需要人工操作,乳白色的新鲜牛奶,便通过全封闭的不锈钢管道,被抽取出来。
参观的领导们,隔着巨大的玻璃观察窗,看到这一幕,全都惊得张大了嘴巴。
“这……这就开始挤奶了?”
“我的天,这比人手快多了,还干净!”
牛奶顺着管道,流入一个巨大的储奶罐,然后进入第二站——板式换热巴氏杀菌机组。
炙热的蒸汽和冰凉的井水,在层叠的金属板内外飞速流过,精准地完成杀菌和降温。
紧接着,一部分牛奶进入高速离心分离机,金黄色的奶油被甩了出来。
最后,处理好的牛奶和稀奶油,通过重力管道,流向了厂房另一端的半自动灌装线。
工人们只需要将清洗好的玻璃瓶,放在传送带的卡位上。
瓶子在机械的带动下,依次经过灌装阀、压盖机。
“砰!砰!砰!”
一个个印着“红星牌特供”字样的纸盖,被牢牢地压在瓶口。
一瓶瓶包装精美、温度适宜的成品牛奶,就这样源源不断地从生产线的末端,被传送出来。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充满了机械的美感和工业的力量。
从活牛进入厂房,到第一瓶成品牛奶下线,用时不到半个小时!
当李兴华从生产线上拿起第一瓶还带着温热的牛奶时,他的手都在颤抖。
他拧开瓶盖,仰头喝了一大口。
那熟悉的、醇厚香甜的味道,瞬间溢满口腔。
但他知道,这一次,味道没变,可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
这不是手工作坊的产品,这是中国第一条现代化乳品生产线的结晶!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李兴华激动地大喊起来。
所有的工人,所有的领导,都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他们看着眼前这条钢铁巨龙,看着那源源不断生产出来的牛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无法言喻的自豪和骄傲!
而创造了这个奇迹的王小虎,只是安静地站在人群的角落,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
作者有话说:
工厂落成!神机出世!这工业化的浪潮,是不是看得热血沸腾?我们的征途,才刚刚开始!下一章,特供牛奶引发新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