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小小难题!小虎师傅的智慧!

西山农场的建设工地上,气氛紧张而有序。

“母机”的制造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

按照王小虎的图纸,这台简易的高精度车床,床身是用最厚重的花岗岩打磨而成,以确保最大的稳定性和最小的震动。

传动系统则由水轮驱动,通过一套复杂的皮带轮和齿轮组,实现不同转速的切换。

最核心的部件,是刀架和导轨。

孙大海和钳工老张,这两位从各自厂里抽调出来的顶级大师,正带着几个最得力的徒弟,围着车床的核心部件,满头大汗。

“不行,还是不行!”

孙大海放下手里的测量卡尺,烦躁地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油污。

“这个导轨的直线度,总有那么一丝丝的偏差。虽然肉眼看不出来,但用水平仪一测,还是超出了图纸要求的公差。”

老张也皱着眉头,手里拿着一根刚刚打磨好的丝杠。

“我这边也一样。这丝杠的螺距,用咱们手里的工具,没办法做到绝对均匀。转起来,总感觉有点涩,不够顺滑。”

这个问题,卡住了整个项目的进度。

这台“母机”的精度,直接决定了后续所有牛奶工厂零件的精度。

如果母机本身就有偏差,那生产出来的零件,就是一堆废铁。

周围的工人们也都停下了手里的活,忧心忡忡地看着他们。

李兴华闻讯赶来,看到孙大海和老张那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也咯噔一下。

“孙师傅,张师傅,怎么了?遇到什么难题了?”

孙大海叹了口气,把情况跟李兴华说了一遍。

“主任,不是我们不尽力。实在是小虎师傅这图纸的要求,太高了!这已经超出了我们手艺的极限。除非有国外进口的那种精密机床,否则……”

他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李兴华的心,也沉了下去。

难道,这个宏伟的计划,就要卡在第一步了吗?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清朗的声音响了起来。

“孙师傅,张师傅,我来看看。”

王小虎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他们身后。

他刚刚一直在牛棚那边,检查奶牛的饲料配比,听到这边的动静才赶了过来。

“小虎师傅!”

众人立刻给他让开一条路。

王小虎走到那台初具雏形的车床前,先是仔细看了看孙大海打磨的导轨,又拿起老张制作的丝杠,在手里掂了掂。

他没有用任何测量工具,只是用手指在导轨上轻轻滑过,又把丝杠举到眼前,对着光线转了转。

片刻之后,他点了点头。

“两位师傅的手艺,已经是登峰造极了。问题不在手艺,在方法。”

孙大海和老张对视一眼,都有些不解。

王小虎拿起一根粉笔,在旁边的空地上画了起来。

“孙师傅,您看这条导轨。我们想要它绝对平直,光靠打磨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绝对平直的基准面来做参考。”

他一边画,一边解释。

“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有三条差不多的导轨,我们称它们为A、B、C。”

“我们先把A和B相互研磨,直到它们能够完全贴合。这时候,A可能是一个凹面,B就是一个对应的凸面。”

“然后,我们再用A去研磨C,让C也变成一个和B一样的凸面。”

“最后,我们用B和C这两个凸面,相互进行研磨。”

王小虎画到这里,停下了笔,看向众人。

工人们都听得云里雾里,完全不明白他在说什么。

但孙大海和老张,这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却好像被一道闪电劈中了天灵盖!

他们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两个凸面相互研磨,高点会不断被磨掉,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两个绝对平直的平面!

这个方法,就是后世机械制造中鼎鼎大名的“三板互研法”,是获得最高精度平面的不二法门!

“天啊……”孙大海喃喃自语,看着王小虎的眼神,已经不能用敬畏来形容了,那简直就是在看神仙。

这种匪夷所思的思路,他是怎么想出来的?

王小虎又转向老张。

“张师傅,丝杠的道理也一样。我们可以先做一根长长的、螺距不那么准的丝杠。然后,我们再做一个螺母,让它在这根丝杠上来回跑。跑的次数多了,丝杠和螺母上不均匀的地方,就会相互磨损,最终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螺距也就均匀了。”

“这叫‘自适应研磨’。如果想更快,我们可以在螺母里加入一些细小的金刚砂作为研磨剂。”

老张听完,激动得满脸通红,一拍大腿!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小虎师傅,您……您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啊!”

两个看似无法逾越的技术高峰,被王小虎用两种举重若轻、闻所未闻的巧妙方法,轻松化解。

整个工地,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小虎师傅牛逼!”

“神了!真是神了!”

“跟着小虎师傅,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李兴华站在人群外,看着被工人们簇拥在中间,一脸平静的王小虎,心中只剩下无尽的感慨。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高估这个孩子了。

现在看来,他还是远远低估了。

这哪里是什么天才,这分明就是一个降临凡间的工业之神!

有了新的方法,孙大海和老张立刻带领工人们,以十倍的干劲投入到了工作中。

难题被攻克,整个项目的进度,一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