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由引导人民

6月24日夜,斯坦索姆。

一个身披绿色斗篷的身影出现在城市外面的道路上,他们的装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些已经遭受镇压的永生邪教信徒,因而几个打烊的小摊贩陡然紧张了起来,他们立即悄悄地向附近巡逻的民兵报告。

在逮住了此人后,民兵小队长塔卢斯感到有些疑惑,原来这家伙不是侍僧,而是一名精灵游侠。他既没有骑乘龙鹰,胯下也没有陆行鸟,相反整个人狼狈不堪、浑身是血,和精灵们一贯高傲而优雅的形象不相符合。

而且,高等精灵们一向封闭而保守,除了十几年前联盟英雄奥蕾莉亚·风行者以及她的追随者们经常出现的那段时间以外,精灵在斯坦索姆并不常见。

“你这个长耳朵究竟是谁,到斯坦索姆来想做什么?”塔卢斯警惕地问道。

“我是银月城游侠将军希尔瓦娜斯·风行者派来的特使,求见纳萨诺斯·马瑞斯大人。”受了伤的游侠一瘸一拐地向前走着,“我有重要军情需要禀告。”

大人?塔卢斯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怎么听说过这个单词了,并且本能地对它有些反感。不过希尔瓦娜斯他倒是偶然听说过,一个多月前,似乎大概也许可能确实有个叫这名的女精灵参与了斯坦索姆保卫战。

“这里没有一个叫做纳萨诺斯的人,”民兵队长冷淡地说,“精灵,时候也不早了,请回吧。”

“那我希望能够面见莫根大人。”赫利俄斯急了,“莫根大人总应该就在这里吧!”

“这里也没有什么‘莫根大人’,”听到这话,精灵游侠的情绪骤然间低落了下去。“只有‘公民’和‘委员会’。你先留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替你通报一下。”

“麻烦你了。”赫利俄斯微微点头,表示了自己的谢意。

斯坦索姆毕竟是洛丹伦第二大城市,赫利俄斯在这里焦急不安地等了一个多小时,民兵队长才回来,他身旁还带着一个传令兵。

“委员会允许你的求见,请跟我来。”传令兵说道。

赫利俄斯走过了许多条街道和许多座广场,终于被带到一幢大楼前,那上面挂着“雅各宾斯坦索姆市委员会”和“雅各宾东维尔德委员会”的牌匾。

感谢日光,赫利俄斯想到。这栋楼里的光线比较充足,到处都有蜡烛、火炬或者其他能够提供照明的魔法学或工程学玩意儿,至少说明那个叫做莫根的人此刻大概率还没睡觉。

“好了,特使先生。”说话男人的皮肤在汗水的浸润下泛着棕色的油光,手上长满了老茧,头发也有些乱糟糟的,根本没有打上发蜡。“快告诉我,奎尔萨拉斯王国派你到这里来有何贵干?”

赫利俄斯仿佛没有听到这番话语一般,而是上下打量着对方。他穿着直筒长裤,而不是更常见的及膝马裤,头戴着廉价的无边便帽。感觉这伙人并不像是一群体面的绅士,反倒像是低贱的仆役。

“对不起,军情紧急,时间很宝贵,不容浪费!”赫利俄斯甚至有点生气,“请你们立即带我去见这里的领主大人!”

那男人突然觉得有点好笑,虽然赫利俄斯他到底在笑什么。

“有什么事,你直接和我们说就行了,没必要去惊动领主先生。”旁边的另一个男人点燃了半截劣质香烟,将其咬在嘴里一阵吞云吐雾,这让精灵游侠更加厌恶他们这群粗俗的家伙了。

“我需要当面向莫根领主大人汇报!”赫利俄斯坚持说。

“如果你要找年轻的领主先生的话,他叫做奥里克斯·瑞文戴尔,这个时候已经睡下了,恐怕现在去打扰他不太合适。”第一个男人说,“如果你要找莫根,我就是莫根。”

精灵游侠短暂地惊讶了片刻,不明白希尔瓦娜斯为什么要让他来找这样一个人。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过来,并较好地掩饰了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

“奎尔萨拉斯遭到了不死生物的侵袭,永歌森林危在旦夕,这是比部落还要更加可怕的敌人,我们需要帮助,请你们派出援兵,并立即将情况上报给泰瑞纳斯国王陛下。”

赫利俄斯随即又补充道:“阁下,死去的人也会被补充进敌人的军队,这是一场必然会席卷整个大陆的灾难,您必须立刻行动!”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坐在莫根左手边的人说,“我们应该向洛丹伦方面请示.......”

“但是奥里克斯领主显然是有自主决定权的,先生!奎尔萨拉斯的情况刻不容缓,每拖延一刻都会使危机加重一分!您可以立即劝他明天早上就出兵的!我相信泰瑞纳斯国王陛下在收到报告后,必然会容许你们率先行动。”

“不过游侠先生,我得提醒你,奎尔萨拉斯和洛丹伦已经不再是同盟关系了,我们的士兵一旦过境就会被视为入侵行为,届时任何精灵都可以合法地向他们发起攻击。”莫根说,“能解决这个难题的人只有你们的太阳王,必须由他做出重新加入联盟的决定,并且递交国书,洛丹伦才能对你们进行援助。”

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要他回银月城重新跑一趟去取得正式文件吗?怎么可能。很明显,对方只是在踢皮球罢了。

“我也想提醒您,莫根大人!”赫利俄斯据理力争,“第二次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奎尔萨拉斯的远行者部队就已经为洛丹伦提供了援助!”

“原来这样啊。放心好了,游侠先生。”另一个人抚摸着自己的胡须,脸上露出了一丝嘲讽的微笑。

“我们明天早上就会在洛丹伦的城镇与村庄张贴告示,招募一支几百人的志愿者跟着你去援助奎尔萨拉斯。怎么样,人数绝对比当初银月城派来的那个战斗小组要多得多。”

赫利俄斯还想辩驳,却无从开口,游侠突然明白了,对方此时的态度就是银月城一直以来对人类的态度,他只不过是在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而已。

这是多么的讽刺。

奥蕾莉亚·风行者和她的战斗小队是志愿前来帮助联盟作战的,和银月议会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只不过高等精灵发誓将永远帮助索拉丁皇帝以及他所有的后裔,即使是阿纳斯塔里安也不能否认这个义务,所以精灵的国王只是借花献佛,用奥蕾莉亚做了一个顺水人情。

现在人类也打算效仿阿纳斯塔里安国王陛下树立的光辉榜样,筹备一支志愿者军队,招得到多少人算多少人。有谁想要援助奎尔萨拉斯,就让他自己去好了。

“好吧,部落离精灵太过遥远,而且看上去,它们试图征服人类的领地,而不是精灵的森林。所以银月议会认为最好把让我们单独奋战,而精灵仅仅只需要强化你们自己的边境,以防备任何可能的入侵。”

那人接着说,“游侠先生,我的历史应该学得还不错吧?”

赫利俄斯低着头,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精灵自认为高人一等,视其他生物为低等种族,但在真正面临危险的时候却不得不拉下脸面寻求我们的帮助,前倨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一旦危机解除,又立马翻脸不认人。”莫根后面的一名委员发话道,“三千年前是这样,第二次兽人战争时也是如此,既然精灵总是排斥我们这些‘劣等种族’,那想必‘高等种族’应该可以独自处理自己的问题。”

赫利俄斯意识到自己的外交任务已经失败了。那他现在应该怎么办呢,直接去洛丹伦城求见泰瑞纳斯国王?他能快速地抵达洛丹伦城吗?人类国王愿意接见他吗?

想到这些,赫利俄斯不禁头脑一阵发昏,悲从中来。

“既然你们不愿意答应,”游侠的声线颤抖着,“那我就告辞了。”

......

玩归玩,闹归闹,别拿国事开玩笑。尽管莫根在精灵使者的面前表现得桀骜不驯,但他还是在第一时间就将这个消息发送到了洛丹伦,由更高级别的委员会来做出决定。

如果敌人的目标仅仅只是征服奎尔萨拉斯的话,那么这件事其实可以就这么算了,死道友不死贫道,还能多出来一个坚刚不可夺其志、怀恨在心、暗中盘算的女妖之王,在天灾军团里提前埋下日后分裂的种子,岂不美哉?

如果吉安娜在征服达拉然之后就直接召唤阿克蒙德,沃克帕廷先生也可以选择装死。毕竟,阿克蒙德的目标是世界之树,它不会浪费时间去进攻提瑞斯法林地、希尔斯布莱德、库尔提拉斯或者吉尔尼斯,而是会直接前往海加尔山。

天塌下来,自然有个高的暗夜精灵与红龙军团顶着。龙族与暗夜精灵们应该心存感激,洛丹伦自身没有灭亡,没有为天灾军团增加数百万的兵源,这就已经是为第三次战争做出的最好的贡献了。

只要雅各宾协会带领洛丹伦装死,阿克蒙德大人最多顺手覆灭一个达拉然,这都是小case,是“祸水西引”计划中无奈的抉择、变革的局限、必要的牺牲和转型的阵痛。

但现在问题的棘手之处在于,吉安娜·普罗德摩尔似乎打算在太阳之井召唤燃烧军团,那这就要了老命了。毕竟谁也不知道,在前往海加尔山的路上,阿克蒙德大人一不高兴,会不会顺路一脚踩死一群名为雅各宾协会的虫子。

祸水西引,更有可能先淹死自己。

雅各宾派刚刚取得洛丹伦的政权,国内局势尚且不稳,各地有着大量的贵族土匪、领主强盗需要剿灭,军队也处在转型和重组的第一步,却不得不去和一个强大的势力硬拼。

但是,这场仗却不得不打,因为相比于让东西威尔德的数百万平民遭受荼毒,还不如尽早将战场控制在奎尔萨拉斯境内。

既然恶魔硬要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么,就让它从现在开始吧!

6月25日上午,原本以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的洛丹伦人,突然得知了一个无比令人震惊的消息:不甘心失败的洛丹伦贵族议会议员,勾结了天灾军团,企图依靠怪物的力量,再次骑到人们的身上。

恐怖狰狞的亡灵们虽然在斯坦索姆城下折戟,但却不甘心失败。它们已经逃入了永歌森林,打算在这里积攒力量,卷土重来。如果不能除恶务尽,彻底地终结它们,自由的事业就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枷锁已然断裂,洛丹伦的压迫者已经领受到了正义的审判,但还有大片辽阔的土地正渴望着解放。武装起来,热爱自由的公民们!前进,直到每一座城市的废墟之上都飘扬起劳动者的红旗,直到天灾的余孽灰飞烟灭!

很快,洛丹伦上空的电压强大,人心惶惶。北方边境城市里的恐慌气氛更加令人压抑和惊怕。军队已在营地集中待命,每座城市和乡村里的志愿人员和民兵都被武装了起来,各处要塞也得到了加强。

特别在斯坦索姆地区,人人都知道,战争将在东威尔德与银月城之间的这块土地上爆发。萨拉斯小径的对面就是敌人。

这里不像在提瑞斯法,敌人是一个模糊的、修辞上慷慨激昂的概念——在斯坦索姆,敌人是一个可以看得见、感觉得到的现实,因为人们在加固的北地哨塔上,几乎用肉眼就可以看到严阵以待的亡灵大军。夜晚,海风甚至可以将永歌森林里的腐烂味道吹到这边来。

对于驻守在南永歌森林的两千名亡灵战士们来说,尽管他们的战友在北面殴打高等精灵顽固份子势如破竹,但他们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炮轮的滚动声、武器碰撞的叮当声、号角声送过在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海面到这边来。所有亡灵都知道,只要雅各宾全国委员会一声令下,只要代表会议执委会主任心血来潮,联盟军队沉默的炮口将喷射出隆隆的炮声与金色的火光,战斗将再度开始——其中一方用明珠和自由标榜自己,而另一方则宣称爱与和平。

在6月26日,信使从洛丹伦城给达隆郡带来了战争的消息。人群立即从各个胡同和家里拥向广场,整个驻军为了备战在作最后的检阅,一个连队接着一个连队地前进。在这里检阅驻军的是地方代表会议选举的镇长约瑟夫·雷德帕斯与驻军长官达维·克罗弗德少校。

雷德帕斯挥舞着帽子向集结起来的公民兵们致敬,并且大声地宣读着洛丹伦工兵代表会议执行委员会对他们的号召。即将出征的军人以雷鸣般震动大地的脚步声,发出了他们勇猛的节奏。随后,人群四散,将被激起的热情带至各个胡同和家庭。

咖啡馆、俱乐部里,人们都在发表激昂的演说,散发声明,群众每每都为这些激烈的话语而欢呼。“公民们,武装起来!树起战旗,警钟响了!”人们开始发出诸如此类的呼声。

一切讲演,所有报纸,各种广告,到处都异口同声重复这种有战斗力的、有节奏的呼声:“公民们,武装起来,让暴君和她堕落的走狗们颤抖吧!前进!自由的公民们!”

大批的人群在街道和广场上不停地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欢呼。在满街人群欢呼的时刻,也传来了一些截然不同的嗡嗡声。宣战也引起了恐惧和忧虑,不过妇女们只是私下在屋子里窃窃私语,老人则大都保持沉默。

雅各宾达隆郡委员会的操办下,欢送会具有一种胜利节日的性质。在演讲和祝酒的过程中,雷德帕斯镇长突然注意到了坐在第三排的年轻中尉斯蒂芬·马瑞斯。他记得这位长着淡褐色眼睛、不怎么帅气但却富有同情心的军官,两个月前,当天灾军团袭击洛丹伦时,也曾写过一首优美的诗歌,鼓舞人们动员起来。

现在,出征不是也需要类似的庆祝吗?于是,雷德帕斯很自然地向好友的堂弟寻求帮助,询问年轻的中尉愿不愿意利用这种爱国主义的热情,为即将出征去讨伐邪恶敌人的队伍谱写些什么。

斯蒂芬·马瑞斯答应了。和粗鲁、直率而样貌丑陋的堂哥纳萨诺斯不同,他长大以后要优雅得多,而且还成了一名见习圣骑士。

很快,时间到了深夜,6月27日的凌晨已经到来。夜幕笼罩着千家万户,但这夜幕只是种假象,因为全城由于激动仍在沸腾。

兵营里的士兵在准备出征,许多躲藏在紧闭店门后面的胆小鬼或许私下里已在准备逃命。大街上一队队步兵在进军,其中夹杂着传令兵奔跑的脚步声,接着是沉重马车的嘎嘎声,时而单调地回响着哨兵发出的口令声——全城的人都激动得无法在这决定性的时刻入睡。

斯蒂芬·马瑞斯的心情同样激动。他虽然有一些文化,可却并非科班出身。这首诗歌应该怎样开头?斯蒂芬在狭小的屋子里跑来跑去,宣言、演讲、祝酒等所有那些激动人心的呼声杂乱地在他脑子里一幕幕闪现。

近于下意识地,他写下头两行,这头两行只是那些呼声的反响、回声和重复。

“起来,自由的公民,神圣时刻已来临!残酷的命运即将决定,红旗引领我们前进!”

斯蒂芬还想起其他一些顺便听到的话,想起为自己的子女忧心忡忡的妇女们的呼声,想起老人们的担心,想起农民们对洛丹伦的土地可能会再次遭到亡灵天灾践踏的忧虑。

“不让邪恶的翅膀,飞入我们的国境!祖国辽阔美丽的田野,绝不让敌人蹂躏!”

见习圣骑士突然停了下来。他没学过创作旋律,因此只能自己尝试着哼唱一下。

这是一个绝妙的奇迹:这首诗歌不仅带有某种奇特的音韵,而且朗朗上口。他急忙继续写下去,这时诗歌显得激进而庄严,感到有一股力量从全身流过。

“正义高贵的愤怒,像巨浪翻滚不停;肮脏邪恶的敌人,必将得到报应!从南疆到北境,我们万众一心;回击残暴的掠夺者,与吃人的妖佞!”

所有的一切:所有这时爆发出来的感情,所有那些他在大街上、在典礼上听到的话以及对亡灵天灾的仇恨、对祖国安全的忧虑、对自由的热爱、对必胜的信心等等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

他根本就不需要创作;斯蒂芬·马瑞斯仿佛在梦游一样,右手无意识地书写着,一切都只是浑然天成。

他无需作词,因为这些词在最近的几天里都被异口同声地歌唱。它表达了、说出了和唱出了人们的心声。

他无需作曲,因为行军步伐的节奏、欢呼的节奏、农夫工匠们劳作的节奏,一直都在空气与时间中回荡。

黎明时分,当附近教堂的钟声宣告着新的一天到来,斯蒂芬·马瑞斯从他的桌子上醒来。他只是有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仿佛已经发生了什么。这首诗歌,是谁,在何时写的?可这明明就是他自己的笔迹......

6月27日上午,“雅各宾,自由平等之友”俱乐部为所有出征的公民兵举行了宴会。长桌旁坐着两百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而且比昨天更加热情,更加激烈,更加冲动。

自由与共和的事业正处于危险之中,一个企图支配所有人、奴役所有人、夺取别人灵魂、控制他人意志的强大暴君正在进攻奎尔萨拉斯。每向她屈服一分,都会让邪恶的力量更加强大,这里的每个人都认识到了威胁的所在。

在宴会举行的中间,达维·克罗弗德突然将他的战锤往地上一放,站了起来。人们安静下来,静静地等待这位圣骑士致辞,然而他却没作演讲,而是挥舞右手,唱起了一首歌,一首人们从没听过的新歌。

“起来,自由的公民,神圣时刻已来临!”

现在,当火星落入火药桶的时候,火星燃烧起来了。感情与感情,永恒的两极,息息相通。所有这些下午将要出发,要为自由而战,准备为洛丹伦与联盟献身的青年人都从这些歌词中感受到了他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愿望,这些歌词表达了他们自己固有的思想。

音乐的节奏使他们无法抗拒地产生了一种异口同声的狂热的热情,每个诗节都受到了热烈的欢呼,歌曲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歌唱,旋律已成了他们自己的旋律。他们激动得突然跳了起,高举起玻璃杯,一起雷鸣般地唱起来。

“正义高贵的愤怒,像巨浪翻滚不停;肮脏邪恶的敌人,必将得到报应!”

街上的人都好奇地挤了过来,听这里如此热情地唱些什么,甚至自己也一起跟着唱了起来,接连几天,成千上万的人都异口同声地高唱。

随后的几天里,这支歌伴随着他们一起传播。当他们在路上感到疲倦时,当他们的脚步显得软弱无力时,一个人只要开始唱起战歌,紧密的节奏与激扬的旋律就赋予他们一种充沛的力量。

当他们行军经过村庄时,农民们都感到惊讶不已,居民们也好奇地集合拢来,开始合唱这支歌。它如同死与生的信条,如同旗帜一样属于他们,而这群年轻的公民兵注定要在热情的进军中将它带向整个世界。

当这支队伍于6与30日抵达斯坦索姆的时候,他们就以旗帜与这首战歌作为先导。成千上万的市民在街道两旁站着迎接来自各地的士兵,而当达隆郡人踏着有节奏的脚步,一遍接着一遍地唱着这首歌开进来时,许多人都屏起呼吸地谛听。

两三个小时以后,斯坦索姆的大街小巷都开始回荡着战歌的声响。雪崩似地传播开去,山崩之势不可阻挡,哪怕阿隆索斯大教堂里的牧师与虔信者,在作了祷告之后也会高声合唱,它完全地取代了教堂的赞美诗。

斯蒂芬·马瑞斯不是里拉斯·风行者那样科班出身的音乐家,他所谱写的战歌也完全不同于优美而沁人心脾的颂歌。

后者适合在庄严且金碧辉煌的大雅之堂里,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歌唱家与乐师,通过上好的乐器,以严肃而高贵的姿态演奏;前者却适合满身油污的工匠,满面沧桑的农夫,与斗志昂扬的士兵,在酒馆里、大街上、铁匠铺与田间地头歌唱。

奥斯玛尔·加里瑟斯将军以前往往使用加倍供应的烧酒,去刺激自己麾下的士兵,鼓舞他们勇敢作战;但现在他却惊讶地发现,这样一首不知名的歌曲,经过短短的两三个夜晚,就已经比任何一位皇帝或国王颁布的诏书都要传播得更广,更加深入人心。

事实已经变得再清楚不过了:伴随着热情洋溢和无惧死亡的力量,一道汹涌滂湃、咆哮不停的海啸,即将再次席卷奎尔萨拉斯。

自由,引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