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朝鲜

第一百四十三章朝鲜

少年顿了顿,仿佛做出了一个随意的决定,轻描淡写地说道:

“这样吧,这船队初期所需的所有费用,由我一力承担了,你们只管去办便是。”

这话如同天籁,又如同惊雷,把贾琏和薛蟠都震懵了,他们难以置信地抬起头,看着那位姿容绝世的“少年”,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刚才还差点大祸临头,转眼间,最大的难题,竟然就这么解决了?而且还是由这位神秘的王府“公子”全额承担?

“怎么?不愿意?”少年微微挑眉。

“愿意!愿意!多谢公子!多谢公子恩典!”贾琏反应过来,狂喜之下,连连磕头,薛蟠也跟着忙不迭地附和。

少年摆了摆手,似乎有些厌倦:“行了,具体事宜,我会派人跟你们接洽,今日之事,出了这个门,不许对外提起半个字,否则……”她没有说下去,但眼神中的冷意让贾琏二人瞬间打了个寒颤。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两人赶紧保证。

“去吧。”少年挥了挥手,不再看他们。

贾琏和薛蟠几乎是手脚并用地爬了起来,躬身退出了,直到走出恂王府的大门,被外面的冷风一吹,才感觉像是重新活了过来。

而屋内,少年迟迟没有动,直到那名老者进入屋内。

“郡主,”老者低声开口,语气带着一丝不解,“这贾府的两个子弟,行事孟浪,言语无状,尤其是那个薛蟠,更是蠢钝如猪,您为何……为何要揽下这摊事?还承担所有费用?这风险是否太大了些?”

少年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与她年龄不符的深沉与算计。

“风险?或许吧。”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但你可知道,如今在辽东搅动风云,让皇上都另眼相看的贾景,出身何处?”

老者微微一怔:“老奴略有耳闻,似是贾府旁支。”

“没错,荣国贾家。”少年转过身,光影在她绝美的侧脸上投下淡淡的轮廓,“贾府如今虽显颓势,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在军中和勋贵圈里的人脉底蕴犹在,否则,王子腾一个没落子弟,岂能如此顺利的坐上京营总督之位。”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划过窗棂:“父王一向告诫我们,莫要只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如今朝局微妙,皇叔锐意进取,对旧勋颇有不满,我们恂王府虽不涉朝政,但也需早做筹谋,广结善缘,尤其是……这些手握实权的新兴势力。”

老总管似乎有些明白了:“郡主的意思是……贾景?”

“贾景如今圣眷正浓,又手握东江镇实权,未来不可限量,与他搭上关系,对王府而言,有益无害。”少年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贾琏和薛蟠这两个蠢货,送上门来一个绝佳的机会,通过他们这支船队,我们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介入利润丰厚的海外贸易,更可以借此与贾景建立起一条隐形的联系渠道,些许银钱,算得了什么?若能借此结交一位未来的边镇大将,这买卖,划算得很。”

老总管恍然大悟,钦佩道:“郡主深谋远虑,老奴不及。”

少年摆了摆手:“派人盯紧贾琏和薛蟠,船队的事,让他们去折腾,但账目和关键人事,必须由我们的人掌控,至于贾景那边……暂时不要有任何动作,静观其变,这条线,要放长,才能钓到大鱼。”

“是,老奴明白,这就去安排。”老总管躬身领命,悄然退下。

..........

皮岛。

此时贾景已经回到皮岛大本营,相比于在宽甸前线督造工事的紧张与忙碌,皮岛的氛围相对平稳,码头上,新到的朝廷援助船只正在卸货,一袋袋粮米、一捆捆军械被井然有序地运往库房,校场上,新招募的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进行着基础的训练,号子声此起彼伏。

而贾景在总兵府邸中,处理着事务,宽甸防线正在按计划加固,来自朝廷的粮饷虽然时有拖延,但总算没有完全断绝,加上各岛秋收的补充,眼下最紧迫的生存危机算是暂时缓解了。

但他心中并无多少轻松,努尔哈赤绝不会善罢甘休,今年的进攻被打退,来年开春,必将面临更凶猛的反扑,宽甸的堡垒需要时间才能真正变得坚不可摧,军队需要更多的训练和更好的装备,水师的力量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保障海上补给线的安全……千头万绪,都需要他一一梳理,步步为营。

“大人,”王一宁拿着一份文书走了过来,“这是新奠堡送来的最新工程进度,按照新的方案,城墙加固进展顺利,预计再有一个月,主体部分即可完成,另外,长奠堡前出棱堡的选址已经确定,匠人们正在制作更详细的施工图。”

贾景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告诉老周,质量第一,进度其次,务必保证坚固耐用,棱堡的图纸出来后,立刻送来给我过目。”

“是。”王一宁应下,随即又呈上另一份文书,“还有一事,大人,潜伏于汉城的探子派人送来密信。”

贾景眉头一挑,接过密信展开。

朝鲜方面,贾景将唐良召回后,唐良就将朝鲜联络、情报事务全都交给手下去办,目前为止干的还不错。

李琈、李倧父子,不对,李琈已经被李珲迫害死了。

而李倧,丝毫不在意东江镇的人刺探情报,甚至有意无意的当着他们面说事。

信中,是李倧与西人党最近在朝鲜行踪。

平山府使李贵,可以说是李倧政变核心中仅有的两名担任官职者,原本整个反正计划都准备妥当了,但李贵却将其反正之谋暗示给都元帅韩浚谦和自己的上司黄海道观察使李溟两位封疆大吏,韩浚谦是绫阳君的岳父,自然对此予以默认,而李溟则将此事稍稍泄露给朝中权贵,导致李贵遭到司宪府的弹劾,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