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粮食种子
听到这里房,玄龄拍手说道:“有道理,非常有道理。确实应该控制天下人口的增长。”
李蘅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控制天下人口的增长。而是控制天下人口的总规模。这个控制不一定控制增长。那如果天下人口少了,我们还要鼓励人去生育,这才叫计划生育。
就比如目前我大唐的情况。我们现在应该鼓励生育,因为大唐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现在只有两千万,还远远达不到盛世王朝的境界。以大唐目前土地的保有量,这个人口总数完全可以达到六千到八千万都不止,依然能够让大家吃得饱。有句话叫做人多力量大,现在我们就是人太少,所以力量还不够大,就会为东突厥的事情犯愁。如果想一想,现在我大唐拥有四千万的人口,那么在北方边境的将士们,估计现在都已经突破百万了。我们还何必为颉利的事情而烦恼?”
李世民拍了拍手说道:“不错,说的非常有道理。那么李爱卿有什么良策?”
李蘅说道:“首先我建议现在陛下颁布相关的法律,鼓励天下人生育,因为目前我们天下人口还比较稀少,土地还比较多,很多土地都在荒废当中,没人耕种。在未来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让天下人多生多育。等到了人口超过六千万的时候,我们就要改变计划生育的政策。那时候,就要限定人的生育,就不能再多生多育了。而是让他们在有计划的范围内生育,比如说每一户夫妇只能生三到四个孩子。”
李世民问道:“那要是他们多生了呢?”
李蘅说:“很简单,多生了就罚钱,每多生一个孩子就需要给国家多交一笔税。这样当他们交不起钱的时候,那自然就不会多生了。”
李世民点着点头说道:“这倒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你继续说。”
那边,房玄龄有说道:“天下人口六千万,是不是过多了?历朝历代最强盛的时候,天下人口也大概只有四千万左右,粮食可能就不够吃了。李大人,你这个六千万的人口是如何算出来的?”
李蘅说道:“我当然是根据粮食的产量算出来的。首先第一,我大唐王朝的耕地数量,比以往的王朝又多了不少。虽然国土的总量不会变,但是因为不断的开垦荒地,其实我大唐王朝相对于以前王朝,耕地的数量增加了一些。这就使得我们,能够比以前的王朝养更多的人。第二,也是我今天要说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以前那些王朝的亩产量,是大概在五六十斤。其实通过精耕细作,我们的粮食亩产是可以达到一百斤的。这样的话,粮食产量又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四五成左右,又可以养更多的人口。
最后一点,我李家可以提供一种粮食种子,可以将粮食的产量进一步提高到两百斤。这样,其实在我的预估当中,未来大唐王朝的人口可以达到八千万。六千万的时候,就开始控制人口的增长,让人口的数量一直保持在六千到八百万之间,就是一个合理的范围。”
听到这里李世民都惊得站了起来,说道:“什么?你李家有粮食种子,可以让粮食的产量达到两百斤。”
李蘅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李家提供的粮食种子,可以让粮食的平均亩产达到两百斤。这种种子在贫瘠的土地种下去,可以达到亩产一百五十斤左右,中田种下去在两百斤左右,良田种下去可以达到两百五十斤到三百斤的产量,可以让天下所有耕地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两百斤。这样的话,就可以让我大唐目前的粮食增加一倍多,就可以养得起多一倍的人口。”
到两百斤。那这种种子就已经能够称为神种了。这怎么可能?”
李蘅说道:“怎么不可能?这次边关缺粮,我李家为什么能够拿出这么多粮食?还有江南西道大旱,整个赈灾粮食,都是我李家所出,我李家怎么有这么多粮食?我能凭空变出来粮食吗?原因很简单,我李家拥有一百五十万亩土地。如果是按照现在,大唐亩产一百斤粮食的产量来计算的话,这一百五十万亩土地,去年一年生产的粮食,也不过就是够五六十万人吃的。这些粮食用来赈济江南西道旱灾的时候,就应该已经用完了。可是我李家又能拿出粮食,给边关三四万十万将士们吃。这是为何?就是因为我李家粮食实际的产量是每亩两百多斤,比你们想象的粮食产量高了一倍,所以赈济完江南的旱灾之后,我们还有大量的粮食结余。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否则的话,你们真当我李蘅是。神呐,向天上一喊,天上就能给我下粮食。”
李世民听到之后哈哈大笑:“好,好,太好了。”
李蘅在旁边说道:“陛下也别高兴的太早,这种种子也我李家刚刚搞到,我李家自己的土地里,目前所产的粮食当成种子,要想供给天下所有的土地当种子,这些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我李家正在扩展相关的耕地,以得到足够多的种子供应整个天下。”
李世民说道:“就一年时间,朕等得起,整个大唐都等得起。你只管去放手做,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
李蘅说道:“倒是有些问题,我要陛下给我在江南、东北、西北、西南、还有中原。分别给我五十万亩土地,用来培育这种种子,以便每年年源源不断的,提供整个天下足够的种子来源。”
李世民说道:“好,你要哪里的土地?只管说,本皇一概满足你。”
李蘅说道:“好,其实仅仅的每方五十万亩土地还不够。还需要这五处地方,每一处再增加五十万亩多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