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土地,它会自己生长吗?
对方怒道:“你太猖狂了。这么侮辱于我。你要是不说清楚,今天老夫与你没完。”
李蘅笑道:“好,那我今天就跟你说清楚。照着你的那种说法,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即使是大唐王朝,一个贪官污吏都没有,每一个官员都是一心为民,兢兢业业,三百年后大唐必亡。”
李蘅这一番话,让朝中众人都惊得不轻,连李世民都被吓到了。众位大臣是被李蘅的大胆所吓到,敢在大唐王朝还兴盛的时候,就断言大唐王朝三百年后必亡。还是当着当今皇上的面说出来,这不怕被砍头掉脑袋吗?而李世民则是被李蘅的这番话给吓住了,急声问道:“为什么立志清明?连贪官污吏都没有,大唐都避免不了三百年灭亡。”
李蘅说道:“我笑你是一介腐儒。果然是儒家的儒生,不懂百姓疾苦,只知道在朝堂之上高谈阔论。你这番陈词滥调,儒家都已经喊了上千年了,可是王朝兴衰,何曾避免过?”
看李蘅说的那么笃定,李世民既有些气愤又有些谨慎,他很想听李蘅说一说,是什么原因?看看有没有道理?
有贪官污吏,百姓们怎么还会造反?大唐王朝怎么还会灭亡?”
有人忍不住就出言要反驳:“大胆狂徒,简直是危言耸听。”
李蘅说道:“那你们且听我说,是什么原因?如果我说的没道理,你们再来反驳我。”
“好,你说,今日说服不了我们。我们必要治你的欺君之罪!”
李蘅说道:“表面上,历朝历代灭亡的原因,都是因为吏治腐败,贪官丛生,老百姓才民不聊生,最终造反,推翻新的王朝。其实不是,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因为贪官污吏。当然,贪官污吏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他促使了民不聊生,这种事情加速的形成。但是它也仅仅是一个促进作用,其真实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百姓自身,是因为各个王朝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听到李蘅又提起计划生育这个词,李世民和众人不由得有些凝重。这个词虽然他们没有听过,但是李蘅今天反复的提起,看样子李蘅是要围绕这个问题说下去了。
“再说计划生育之前,我先问诸位和皇上几个问题。”李蘅说道:“不知道你们敢不敢回答我?”
李世民说道:“你且问。”
李蘅说道:“第一件事情,我想问一问,这天下的土地,它会自己生长吗?”
,又不是动物,长不得一分。”
李蘅说:“那也就是说,这天下的土地永远都是这么大,是大不了一分,也小不了一分。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
对方点头说道:“当然。”李世民也点头说道:“这是自然。”
“好,那我就问第二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这土地当中长出的粮食,能不能变多?”
房玄龄,出列说道:“基本上不能变多,从古至今,从先秦开始到如今,粮食的亩产,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据古籍记载,先秦时期粮食的亩产大概在五六十斤,如今我大唐的粮食的平均亩产,大概在一百斤左右。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增长的毕竟有限。可以认为,粮食的产量在一定时期之内,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李世民和众位朝臣都纷纷点头,认同这种说法。李蘅又问道:“那好,我再问第三个问题,这天下的财富,可曾增长。这钱会不会变多?”
杜如晦出列说道:“一定时间之内,钱也不会变多。钱只是在天下流通,从一个人手里到另一个人手里,总量短时期内,应该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
李蘅说道:“好,那我的三个问题就问完了。我总结一下,这三个问题,也就是说,这个天下在一定时间之内,土地不会变多,财富不会变多,粮食也不会变多。大家都认同吗?”
众人纷纷点头,不知道,李蘅下一步要说什么?
“好,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今现在,我大唐建国初期,这天下人有两千万,天下的土地有一万万六千万亩。”李蘅回头问了问。房玄龄说道:“房丞相,我说的这个数据,是不是现在大唐的情况,应该没有错吧?”
房玄龄点头说道:“不错,你说的基本上正确,大唐目前的情况基本就是这样的。准确是目前,我大唐人口是一千九百八十二万,耕地一万万五千八百万亩。”
李蘅继续说道:“好!大家都听到了房大人所说了吧!这不是我信口雌黄!那么这样的话,就等于说,平均一个人可以拥有八亩的土地。每亩土地平均出产粮食一百斤,一年两熟。也就是一年,每人的八亩土地,能够获得一千六百斤的粮食。这些粮食,一个人的土地的粮食,足够四五个人一年吃的。可以说每年,我大唐的粮食还有大量的结余。当然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每人八亩的土地,是包含了小孩老人。每户家中都有几个小孩还有老人?所以有很多土地,经常是几十亩土地,一对夫妇两人耕种,根本就耕种不过来,目前我大唐的多数土地,其实处于荒废状态,并没有种出很多的粮食。经过我的调查,实际大唐每年真正的耕地的粮食一平均,平均亩产应该在五十斤左右。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是可以做到,每个人每年能够有八百斤的粮食。这么大量的粮食,足够吃得饱肚子,每年还有很大的结余。所以大唐现在看的欣欣向荣,大家都能吃得饱饭,穿得暖,只要不是碰到天灾人祸就没有什么问题。”
李世民和众人听到这里都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