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截胡

原本要走的三个人看了眼彼此,最后按照张坚的脸色行事。

“听一下也没是的,就是不能太长时间。”

“坐,”姜小米看到办公室还有人没走,便给张坚他们重新安排座位。

至于其他人,要是不忙,想要听他们说话的话,姜小米是不介意的。

三个人坐下,在姜小米的跟前,大有几分面试的意味。

“阿勇的活儿,你们会干多少?”

三个人一合计,张坚发言道,“除了客人这一块,其他的,我们都可以的,问题不大。”

“很好,”姜小米笑道,“我就说留你们下来是对的,今后阿勇的活儿你们三个人干,工资的话,和阿勇一样多,每个月另外还有奖金,要看你们三个的表现发这个奖金。”

“和阿勇一样多啊?那……”黄波眼里露出精光,“那算不算五百块这种钱?我的意思是,阿勇是偷偷拿的那部分钱?”

“当然会发,只不过这部分钱是要过账的,发多少要看我们的利润,这个意思你们明白吗?”

表面上是感觉多发了钱,但实际上达到相互制约和平衡,少了困扰。

“行,反正我们三个不在厂里干也没地方去,就这样决定吧。”张坚说得满不在乎,实际上兴奋得脸颊发红。

“那就这样定了,”姜小米站了起来,朝三个人微微点了下头,抬眸对其他在场的人说道,“指要有能力,我都会重用,也一定会加工资,但是千万不要在我眼皮子下面动活脑筋,否则遇到一个开除一个,阿勇就是例子。”

吕支书对姜小米用三个人替换到一个人的活儿的‘买卖’不理解,“这不是多花钱了么。”

表面上是多花了钱,实际上三个人我都培养起来,但凡走一个人,我都不心疼,毕竟还有两个人在帮我做事,不会因为他离开威胁让我觉得无人可用。以后我还会培养差不多类型的人,免得像阿勇一样,以为离了他,这个世界就不会转了。”

姜小米的做法和华昌不一样,吕支书是看在眼里。

华昌的话比较保守,眼前好便行,姜小米则更考虑全面,很有全局观念。

“我打算利用轮岗的办法让大家都体验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姜小米和吕支书说道,“回头麻烦叔儿给我表格,让我看看怎么安排好。”

吕支书吓了一跳,“咋还轮岗呢?万一他们不愿意呢?”

“不愿意就离开啊,我没拿着刀架着他们的脖子,你以为这工资这么好加的。”

姜小米相信刚才说加工资的事情之后,村民们已经想着拿了工资去干什么。

心里一旦接受这样的安排,就会有了期盼。

如果想要完成心中所想,就要去赚钱,那么轮岗也不觉得有什么了。

和吕支书商量完,姜小米想回家收拾一下再去厂里,谁知道张坚跑过来,让她直接去厂里。

“怎么了?”

“阿勇去厂里捣乱了,还好,有人拦着,没怎么摔坏东西,我和黄波他们检查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份资料。”

“是什么资料?”姜小米疾步往厂里走去。

“客户的联系方式。”

姜小米停住脚步,“你是说阿勇把我们的客户抢走了?”

张坚不想说好听的来安慰姜小米,“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了。”

如果是的话,那阿勇只要找到地方,就可以给客人做番茄酱,然后发货了。

直接就是截胡啊。

“小米,你快想办法,”张坚说道,“如果客户不买我们的番茄酱,那我们可就完了。”

不对,姜小米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在这滨海村,读书读到高中的人只有她和景阳,其他人是念过书,但是很多只有小学水平。

而且这个时候的小学,是二十一世纪的学前水平,认不了几个大字。

阿勇带走客户,除了电话沟通谈合作之外,那具体的操作肯定不是他在做的。

姜小米又跑回办公室,给贺文钊打电话。

她问了几个问题,让贺文钊记下来,然后晚上去找华昌确认。

然后让他晚上打电话回来告诉她答应就可以了。

“我先不去厂里了,你们先收拾下,我明天再去,”姜小米吩咐好张坚昨晚晚上的巡逻工作。

客户名单没了,那工厂的硬件是不能够被损毁的了。

一个晚上相安无事地过去了。

第二天八点,姜小米精神饱满地去了工厂,开始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等散了会,张坚挪不开步子了,“小米,我们客户都没了,生产番茄酱卖给谁?还有,我听说阿勇到处在收购番茄,我们所能买到的数量并不多。”

“我是这么想的,”姜小米说道,“那些客户原本是我们的客户,现在转头和阿勇合作,那是他们选择的自由,同时,他们也承担一样的风险,我们按着我们的进度工作,有机会就开发新的客户,没有的话,我们内销也不错。”

如果到时候真的没办法,姜小米想在批发中心安排个门市部。

而且,昨晚贺文钊打来电话,把华昌的回答告诉了她。

阿勇是有客户的名单,可真正在出货的人是华昌自己。

具体的细节,并不是说要有了客户名单就可以的。

“别愣着了,去干活,我现在要给我们的客户些电报,如果他们愿意选择和阿勇合作,那我们也没办法,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但是我想,总也还有愿意和我们合作的,不论数量多少,我们都要给与最好的产品。”

张坚看到姜小米还听懂经营这一块的,便安心不少,“行,附近的番茄大概都被阿勇买走了,我和黄波去被的地方看看。”

“嗯,没有的话,也不着急,反正用不了多久会有人给我们送番茄,”姜小米不担心这些,只要工厂能开工,那其他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半个月过去,核算之后,发现产量减到了之前的五分之一。

说是原料不够,根本没有办法安全产量。

不过销售量和产量成了正比,倒也没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