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之乱臣贼子堕落的狼崽

第581章 俘虏的作用

荀攸忽然站了出来。

“陛下,前朝时期,曾将匈奴内迁,甚至征召匈奴兵马剿灭叛逆,可最近几十年内,匈奴兵马仍然不时的肆虐中原。故而,臣认为,内迁匈奴,对我中原不利。”

秦寿听完荀攸的谏言,目光转向殿中悬挂的巨幅地图。他的手指从河套缓缓滑向西南,最终停在巴蜀之地。

“文优,说说你的想法。“秦寿忽然开口。

李儒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可将匈奴战俘分批安置。精壮者发往汉中、巴蜀修建官道;妇孺老弱则分散安置于关中各县。待道路修成,表现优异者可赐予大唐户籍。“

“哦?“秦寿挑眉,“这倒是个两全之策。“

荀攸却皱眉道:“李大夫此议虽善,但前朝教训犹在。匈奴人桀骜难驯,若聚集修路,恐生变故。“

“荀大人多虑了。“李儒微微一笑,“臣已拟好章程:每百人编为一队,由唐军监管;各队之间不得私自联络;完成定额工期者减刑,反抗者株连全队。“

殿中群臣闻言,纷纷点头。贾诩补充道:“还可从匈奴降卒中挑选忠诚者担任队正,许以重赏。如此以夷制夷,可事半功倍。“

秦寿沉思片刻,忽然问道:“蜀道艰险,工程浩大。若全用战俘,需多少年月?“

工部尚书刘晔出列奏道:“回陛下,若征发民夫十万,需五年;若用战俘.“

“战俘不同民夫。“李儒打断道:“可分三班昼夜施工,不计伤亡。臣估算,三万战俘两年可成。“

“陛下,此举恐怕有伤天和。”张纮出言说道。

“匈奴人的性命如同猪狗一样,当年,这些匈奴人对我们汉人不也是如此吗?”李儒反驳道。

秦寿抬手制止了二人的争论,目光深邃地望向殿外飘雪。

“传旨。“他忽然开口,声音在殿中回荡道:“匈奴战俘分三等处置。参与屠城者,发往陇西开采硝石;劫掠百姓者,往蜀道凿山;未曾伤人之部,准其以牛羊赎罪。“

荀攸闻言眼睛一亮:“陛下明鉴!如此区分善恶,正合圣王之道。“

秦寿只是微微一笑,这些匈奴人除掉弱小之外,哪里还有什么合格的人选,都将送去凿山开矿。

秦寿的目光重新落在地图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

“子扬。“

“陛下。”

工部尚书刘晔连忙应道。

秦寿指着蜀道位置问道:“若是在沿子午道开凿官道,可有把握?“

刘晔额头渗出细汗:“回陛下,子午道地势险峻,岩石坚硬.“

“朕问的是,能不能做?“秦寿的声音陡然转冷。

“能!只是.至少需要五万劳力,三年时间。“刘晔连忙回道。

“朕给你七万战俘。两年内,朕要看到马车能在驰道上畅通无阻。“秦寿站起身,玄色龙袍上的金线在烛火下闪烁。

“两年?”

刘晔脸上顿时露出苦涩。

子午道虽然已经有部分官道,但想要让马车畅通无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不是到汉中,而是到成都。

七万俘虏虽然很多,但秦寿的要求更高,要的是马车通行,分明是要加强对巴蜀的统治。

“不要担心人手,匈奴人不够,还有鲜卑人,还有羌人、高句丽人等等。”秦寿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声音显得平静,却显得极为冷漠。

刘晔闻言,额上冷汗涔涔而下,却不敢再推辞,只得躬身应道:“臣遵旨。“

殿中群臣面面相觑,空气一时凝滞。荀攸轻咳一声,出列奏道:“陛下,七万战俘聚集蜀地,粮草转运恐成难题。“

秦寿目光微转,看向户部尚书张纮:“子纲,蜀中粮储如何?“

张纮也不查看资料,立刻禀报道:“成都府库存粮三十万石,汉中存粮十五万石。若按每人每日五升计,仅够七万人三月之用。“

“那是汉人,而不是匈奴俘虏。我汉人落入匈奴之手,会让他们吃饱吗?”秦寿幽幽的询问道。

张纮闻言,脸色一白,连忙俯首道:“陛下教训的是。臣臣这就重新核算。“

他颤抖着手指在袖中掐算,片刻后小心翼翼道:“若按每人每日两升粗粮计,现有存粮可支撑一年有余。“

秦寿冷哼一声:“匈奴人不是来享福的。每日一升杂粮,掺入野菜树皮。饿不死就行。“

“陛下圣明。“李儒立刻附和道:“如此既可节省粮草,又能迫使他们全力劳作。“

贾诩忽然阴测测地补充:“还可令各队之间争夺粮食配额。表现优异者多得,怠工者减半。人性本恶,为了一口吃食,他们自会互相监督。“

殿中温度似乎又降了几分。荀攸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叹一声。

“文和此计甚妙。“秦寿满意地点头,忽然话锋一转:“不过,朕要的不是一群饿殍。传令太医署,每队配发一名医官,确保伤病者能继续劳作。“

他踱步到殿门前,望着外面的万千宫阙,声音飘忽不定:“开春之前,朕要看到第一批战俘进入子午谷。各部务必配合工部,若有延误——“

“臣等万死!“群臣齐声应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风雪中,似乎传来宫墙外匈奴战俘的哀嚎声。

“诸位爱卿。记住今日。从今往后,犯我大唐者,这便是他们的归宿。“他忽然转过身来,玄色龙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秦寿的话音刚落,不远处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贾穆闯了进来,单膝跪地:“陛下,秦风来报,匈奴残部勾结羌人,正在陇西劫掠!“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荀攸脸色骤变。

“果然贼心不死!“

“此起彼伏啊!啧啧,是想消耗我大唐的实力吗?”

秦寿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只是笑容之中却充斥着杀机,整个大殿内一片冰冷。

他缓步走回龙椅,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扶手。

“看,开山凿石,修建驰道的人又来了。不要怕没有人,我们要的速度。”

秦寿扫了众人一眼。

“陛下圣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