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冯正明带来的压迫
而且两家店都有各自被大家津津乐道的美味。
最让很多首都大众们惊喜的,就是曹志国负责店里的烤鸭,还有吕重山负责店里的面条了。
一开始大家去两家店,肯定都是冲着冯正明的名气去试试。
但是这试试过后,让首都大众就彻底离不开两家店。
首先曹志国店里的烤鸭,孙洪成着实是一个对烤鸭相当有研究的人。
他把祖上传下烤鸭手艺,尤其是他爷爷那本笔记研究的很透澈。
只是他过去没有找对合适的打开方式。
遇到冯正明后,经过冯正明重新拆解,教他如何把步骤分开,不同的步骤怎么去交给别人帮忙完成,从而又可以保证烤鸭的秘方不外泄。
孙洪成在冯正明的指导下,迅速掌握了这其中的诀窍。
他现在只负责最后烤制的过程,其他的流程全都交给手底下学徒。
这么一来他个人相对轻松,也可以最大程度保证烤鸭品质。
至于在曹志国负责店里,烤鸭堂食和打包都给了客人一些选择。
一种是按照京城传统烤鸭方式,把烤鸭当面片成片后,摆在盘子里给顾客,或者是分开打包给顾客带走。
还有一种则是更加粗犷的吃法,把烤鸭连骨头剁成块。
第二种吃法也是烤鸭发源地金陵烤鸭的吃法。
但冯正明和五师兄、孙洪成一起做出了一些改变。
还给第二种吃法取了个很京味的名称:武吃。
这么一来,让不少外地来的游客非常喜欢。
毕竟要吃片片的烤鸭,满京城里可以找出无数家的店。
甚至一些并非传统烤鸭店的餐馆里,你都可以吃到烤鸭。
但这个时候,你要说在京城找到一家,把烤鸭剁成块给你啃着吃的,那还真的只有曹志国负责的这家分店。
因为这个事情,甚至还被京城电视台报道了。
被老字号烤鸭店的人专门在报纸上进行抨击。
冯正明面对这些,他非常直接表示。
“传统就是用来颠覆的,何况我没有说我店里的烤鸭,就一定是京城的烤鸭啊?我难道不能是金陵烤鸭?或者是我鲁菜新创的烤鸭吗?”面对冯正明的回答,也是把京城几家店直接怼的无言以对。
如果说分店里的烤鸭主题是颠覆传统。
那么吕重山的面条那可真的是已经成为京城一霸。
过去满四九城各种的面馆,从来也没有一家敢说,自家的面条是做的最正宗。
可是现在吕重山出现,直接被京城的老饕们判定为最正宗。
实在是吕重山的一手打卤面,把京城老饕们吃的天天惦记。
要说这打卤面,实际上看起来似乎也不稀奇。
就是一种京城独特的卤子拌面。
可是京城打卤面的一绝在于,卤子的勾芡上。
卤子勾的芡汁要恰到好处,不能太稀泄了,但也不能太稠了搅不动。
关键打卤面用的底汤,味道上也是需要非常厚重才行。
过去京城里打卤面做的好的店确实不少。
可是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各地菜系涌入京城,再加上还有国外各种菜涌入京城。
严重挤压了京城原本一些特色小吃的市场。
打卤面馆慢慢也是不少都倒闭。
京城里老饕们想吃这一口,很多都只能是自己在家做,味道上自然是差一点。
现在冯正明开的分店,吕重山这一手重新唤醒了京城老饕们尘封记忆。
谁也没有想到,冯正明开的鲁菜快餐店里,竟然有如此正宗的京城打卤面。
而且除了打卤面,吕重山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烹炒能力。
还烹炒出各种不同的浇头,增添了店里面条的可选项。
甚至后来吕重山自己学习苏菜里浇头面的做法。
推出了不同浇头的面条套餐。
可以点多种浇头,先把浇头当下酒菜吃,最后再用浇头拌面吃。
吕重山还在冯正明的建议下推出了免费续面。
这么一来,冯正明在京里两家店,真的很快被很多人都记住。大家记住了冯正明的两家店。
这自然是京城某些厨师和酒楼老板不希望看到的。
谁能想得到,冯正明就这样顺利杀入京城市场。
关键他两家店仅仅用一周时间,获得京城本地人和外地人双重认可。
这无疑对京城餐饮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有那么几位京城里算是有些名气馆子的老板们凑到一起商量对策。
“你们说这可怎么办?人家名气比你大,人家手艺比你找的任何厨子都厉害,而且人家还能真材实料,物美价廉的把店开起来。”
“这冯正明简直不给我们活路啊。”
“可不是,他现在这么搞,我那边店里生意直接砍半。”
“关键他把价格定的那么低,这不是跟我们直接对着干吗?”
“对啊,我们开在景区附近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赚游客的钱吗?”
“就是啊,那些来京里旅游的人,他们都来旅游了,缺那点钱吗?我们定价高了,他们也不会觉得贵,会认为京城嘛,就该这样。”
“现在他冯正明这么搞,让那些旅游的人发现,好像是我们故意坑他们。”
“我店里的维持成本摆在那呢,我不定价那么高,我自己喝西北风去啊?”
几位京城的老板,基本上都是在京城一些比较知名的景点附近开店。
可以说他们就是靠从景区游客身上赚钱。
他们各家的菜价普遍定价都要比京城的平均价格高不少。
但是因为就在各个景点附近,玩累了的人没得选。
那么也就只能是选择到他们的店里吃。
可是冯正明也在景点附近开了店,然后定价各方面都比他们便宜不少。
关键这些店原本因为是在景点开,就没有想过要找多好的厨师。
自然店里菜的出品那叫一个糟糕透顶。
服务上那也是还不如没有。
过去他们垄断在景点附近,所以也就很自然想怎么经营都可以。
但是眼下,冯正明分店出现了,利用好口碑,再加上冯正明名气的加持,转眼就成了景点附近最受欢迎的店。这无疑是对景点附近这些餐馆老板的巨大打击。
“行了,你们说说看,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对对,还是商量一下,我们接下来怎么办吧?”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你们难道敢动人家冯状元的店啊?”
“我听说冯状元人还在京里呢,这要是动了他的店,那恐怕我们谁也跑不了。”
“你看你们吓得,真是一群怂包,刚才还义愤填膺呢?”
“就是,咱们老京城的人什么时候能怂?”
“必须要让冯正明知道,京爷不是他随便能招惹的。”
“要搞他的店,你们去搞,我可不参与。”
有人表示不参与,自然是让这群商量对策的老板瞬间分成两派。
而且不赞成搞事的反倒是占了大多数。
这帮老板确实生气,但他们又不是傻子。
现在冯正明风头正盛,怎么可能对他的店下手?
何况还是在京城?
几个想要动用非常手段的家伙面面相觑,最终他们也只能放弃想法。
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支持的情况下,他们也没必要自己去用非常手段。
此时又有人提出想法:“你们说,我们是不是能跟冯正明联系一下?可以跟他进行一些合作?或者是让他给我们店一些指点?”
听到这个话,让这帮老板全都不吭声了。
之前嚷嚷着要搞事的老板更是冷嘲热讽起来。
“你这是打算带着我们一起去跪了?那还让我们来商量什么呢?直接去找冯正明求他不就行了?”
另一人也跟着附和:“对啊,我们直接去找冯正明求他帮忙就好,来这商量个什么劲?”
有人开始不耐烦:“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要怎么办?”
其实这些老板确实没有什么办法。
过去他们靠着景点附近开店,赚那些来旅游人的钱。
利用的是地利上的优势。这么多年也一直都是想着反正占着好地势,没必要多花什么心思。
现在冯正明开店的出现,等于对他们造成了一种降维打击。
又是一阵沉默后,又有人提出了一种应对方式。
“你们说,我们可不可以联合起来,跟一些旅行社合作?让旅行社推出一些项目?把我们的店变成京城里的一种老字号,以此来更好的吸引顾客?”
这个点子一出口,其他人面面相觑,大家觉得这个点子好像确实不错。
“挺好,这个点子挺好啊,我们跟旅行社合作,到时候让旅行社把人带到我们的店里,这样就可以截流冯正明他那家分店的客流了。”
“对啊,没有了客流,就算是他店里确实物美价廉,可是没有客流也没用啊。”
“哈哈哈,果然还是有办法,有办法对付冯正明的。”
“可是你们说,冯正明他会不会也用这招啊?”
“不会,他是状元,他怎么好意思用这种方式?”
“没错,他爱惜自己的名声,不可能跟旅行社搞这种勾当。”
“那我们这么干,会不会以后被人举报啊?”
“这有什么可举报的?我们本来就是京城的老店啊,旅行社安排到我们家吃,我们给人家吃的也都是特色的小吃和菜,又没有骗人。”
经过一番商量后,这些景点老店的老板们终于商量出对策。
在这个年头,跟旅行社进行合作。
或者说是给旅行社一点点小回扣,让旅行社带着旅行团到店里消费,或者是到店里吃饭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
京城景点开店的这些老板,过去之所以没有这么想过。
主要还是京城的景点游客实在是太多了。
一年到头都能吃的盆满钵满的情况下。
谁还会去跟什么旅行社合作呢?
不过现在不同,因为冯正明在景点附近开了分店,导致不少人都宁可去他那边排队。
甚至愿意排队买了从店里带出来,找个路边的地方坐下来吃。
总之是不愿意再进景点其他的一些店里。
在这些老店的老板们研究对策的时候。
冯正明也在和五师兄、吕重山他们一起开会。这段时间以来,冯正明留在京里,也是仔细观察了一下京里的一些老店。
他发现尤其是景点附近的很多老店,仗着在景点附近,东西做的非常糟糕。
过去没有冯正明的分店,不少来京里旅游的人,都只能是捏着鼻子认下了。
现在有了冯正明在景点附近的店,不少人知道就专门去找到他店里吃。
而且冯正明看来,那些景点的老店,明明都挂着老的传承,但实际上店里的厨师不知道换成什么厨师?
很多京城的老东西都做的有那么点似是而非。
关键做的不好,价格上还一点都不便宜。
真的是有些就是要故意坑游客的意思。
冯正明和五师兄、吕重山还有妻子在一起商量,他有一个巨大的野心,就是把一部分景点的老店收购掉。
听了冯正明的计划,让五师兄、吕重山等人都是一惊。
连妻子罗晴都一脸惊讶。
曹志国先开口:“正明你要收购那些老店?你知不知道收购那些老店要花多少钱?那些老店很多已经在景点附近开了好多年。
虽然老板可能早就换过,但他们现在的老板,你要收购的话,他们肯定狮子大开口。”
罗晴:“是啊,要收购那些店可能要花很多的资金,关键那些老板肯定故意抬价。”
倒是吕重山有点支持冯正明收购的想法。
“师父我觉得收购是对的,那些店我也都去过,贵不说,东西做的还不好吃,好多店甚至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
与其让他们糟践那些老店,师父你不如收购过来,我们自己重新让人接手。”
吕重山自从开业那天,冯正明当众宣布他是自己学徒后。
他一直都是用“师父”称呼冯正明了。
可吕重山的支持,并没有获得其他人的支持。
罗晴:“老吕说的没错,收购过来我们安排人接手确实更好,可要收购他们不容易,他们一定是要狮子大开口,甚至漫天要价。”
冯正明一脸严肃:“那么就要让他们经营不下去,主动要把店转给我。”
这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惊讶不已,而且从冯正明话语里,感受到了坚定的决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