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第四七五 当初的少年什么境界了
“既然要修行神灵,那么情绪念头就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道友既然不愿意外出便接下这个活吧。”郑奇对吴愁说道。
吴愁对此欣然领命。
青衣教要修行新的神灵之法肯定要足够的情绪法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做成这件事对他自己也有好处。
而且郑奇答应他只要这件事完成就会先把传承对他开放。
郑奇离去,他知道人的贪欲是很难抑制的。
当他们有了一就会想要二,有了二又会开始想要三。
现在吴愁深受七情法身这种传承的迫害,等到张自在对他的威胁不再,获得七情法身修行方法的吴愁说不定就会走上张自在他们的老路。
哪怕郑奇帮他们想出了一条路,在发现这条路不如原先强大简单之后怕是依然会回到过去。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了。
郑奇没有传下七情之神的修行方法,因为他也还在推衍之中,不过倒是先传了万千身神宝体的经文。至于七情法身的修行方法更没教给吴愁。
郑奇私下联络吴愁,除了想要掌控青衣教以外也是给张自在挖坑。
张自在不是想要夺取吴愁的大道补足自己的大道吗,那吴愁这里就是他给张自在设下的第二个陷阱。
这次刚好是虞皇答应配合张自在,赤神教来了这些痕迹根本不可能瞒得过他们。
不过这一切还需要时间。
郑奇联络了吴愁,又去联络了恶离。
吴愁虽然一口一个听教主安排,但想让他自己出阳州那是根本不可能。
因此剩下的事都是恶离在操办。
念阵和秦望那边都由恶离去联系。
他们的实力一般,他们的大道张自在眼下也用不着,在外行走没什么风险。
青衣教的事情暂时如此,郑奇也终于来到了五台山。
五台山以山为名,宗门所在就在一座大山之上。
郑奇站在山脚之下,看着五台山。
其实五台山和郑奇预想之中有很多不同。
这座大山并没有设置如同大虞军营,城镇以及一些世家一样设置阵法,郑奇还记得当初在朱州之时,州城阵法保护之下他甚至没办法借助阴气潜入阴阳间隙。
五台山没有设置阵法,唯有五台山的僧人们修炼阳气让五台山阳气比较充裕。但是一般入流的鬼王夜晚也能抵挡得住。
这种近乎不设防的布置彰显着五台山一众修士们的自信。
若是真有谁想要闯山,他们五台山倒也有些不长头发的护卫略通一些拳脚。
“在下郑言,当初曾受慧寂大师指点……”郑奇亲手递上拜帖。
迎宾的和尚一身黑色袈裟,风吹不动,似乎乃是以金属铸就,此时看着郑奇自己奉上拜帖脸上笑容多了几分真诚。
“原来是神山郑宗师,久仰久仰!”
随着身神之法的传播,郑奇的名字也传了出去。
他兄弟都是周遭有钱有势的修行势力,主动帮忙扬名之下他虽然没怎么下过山外面也流传着他的名气。
神山乃是大虞承认的青丘一族的封地之一,位在钧州边缘。
钧州重名,郑奇那十几位弟兄也算是各个不凡,因此郑奇现在已经算是钧州南边一方豪雄,宗师之名在钧州南边都有流传。
这次郑奇说要来五台山,一些兄弟本身就想和他亲近一下,加上又是来五台山自然更感兴趣。
郑奇倒是少有,但其他兄弟可都带着仆从,郑奇自己奉上拜帖态度非常恭敬,所以那迎客僧面上笑意明显。
随着迎客僧的话一出,跟在郑奇旁边的三位兄弟当即一脸红光感觉倍有面子。
毕竟这可是五台山,是十大法脉中的正道五山之一!
“悟真大师莫要取笑,区区散数虚名如何能入得大师的眼。”郑奇一脸谦虚。
五台山并不禁止其他人上山,甚至五台山大殿之前也不禁止,不管你有没有修为,是什么身份都可以前来焚香祷告。
只是寺院的禅房等等后院所在不准人随意进出。
因此外人能接触五台山和尚其实很多是外务僧。真正高深的修士不怎么出现在前殿。
比如眼前这位悟真和尚便是正儿八经得了真传的弟子。
从大智慧悟四个字辈得了个“悟”字。
也就是说对方最起码一门宝术大成,是佛子级的人物。
对方能来做迎客那是很给面子了。
毕竟明面上谁也不知道郑言已经修成了大道法相,还是五种宝术融合而来的法相。
“慧寂师叔今日在经房讲课,郑宗师随我来!”
悟真和尚引着郑奇一行人往寺院之中走去。
五台山里面的寺院并无神异,都是普通木石所建。
只见一处开阔之处,慧寂大和尚一身杏黄僧衣外披红色袈裟坐在高台上正在讲解经文。
讲解的并非什么修行之道,佛道两教自然有自己的教义与经典。
郑奇来了之后坐在最后静静倾听。
教义经典基本上
也就三种,一种是阐述各大佛陀菩萨的形象威能。第二种是宗门的教义,第三种则是一些思辨,三者相互结合,以佛陀菩萨威能以及所在佛国的美好来引导门人弟子遵守教义。
一些思辨同样则是引用佛陀菩萨的故事寓言其中。
此时慧寂大和尚讲的就是一尊佛陀形象。
从这佛陀的形象,化身,所持器物,所居佛国胜境,喜好的物品一直到佛陀慑服了多少妖魔鬼怪,将其收入麾下成为护法神将……
不过郑奇好歹也是大修士,对于各大法脉修行也有很深的了解,此时一听便知道这是正儿八经的修行之法,只不过加入了许多佛门特色的隐语。
五台山修行金身,慧寂大和尚所讲的佛陀便是一门金身之法的最高成就。
其中所有的形象,化身,器物乃至于麾下护法,所居佛国都是修行金身的过程。
只要明悟了其中的隐语,这就是一门道术级的金身修行秘要。
“今日有贵客前来,讲经到此为止,尔等下去当好生领悟,莫要怠慢了功课。”
说着下方一众和尚开始对慧寂和尚行礼告辞。
慧寂和尚看着郑奇,这么多年过去他还是一眼认出了郑奇。
或者说当初一别他就一直在关注郑奇。
生灵有阳寿,哪怕最长寿的妖族也不过三五千年,阴灵有阴寿,就算有九百年巅峰修为的鬼王寿数也很难超过万年。
大部分人或者鬼都不想死,他们渴望更悠久的寿元。
然而天下长生不死者除了那传闻中的阴间鬼帝再也没有过了。
因此法脉的大修士除了修为境界以外便是在寻找一条长生之路。
有的找到了延寿之法,有的最终只能化身阴灵以此延寿,更有一些干脆坐化,淹没于漫长的时间长河中。
类似于郑言这种转世之人都是隐于尘世,一心悟道走在长生之路上的人。
这样的人不管是哪一家势力出身,就算是散修也值得他们敬佩。
因为这是前路进无可进的创道者,哪怕慧寂大和尚心里也是将之当成高人隐士来对待。
“大师好久不见,上次一别,又是十余载寒暑了。”郑奇笑着说道。
“是啊,当日一别犹在眼前,如今再见小友已有宗师之名,时间荏苒令人唏嘘。”慧寂和尚看着郑奇,眼中满是感慨。
当初的少年,如今也不知道是什么境界了,能有宗师之名应该也到二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