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第823章 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离开礼部衙门的陆云逸站在皇城恭道上,

看着门前往来的吏员,面容深邃,陷入了深思。)a§微°?趣±?小[§?说^?网¨ u÷免?°费£&阅?u?读2±

周王今日险些背上了谋反的罪名,也不知治水一事能不能顺利展开。

而从李原名处得知的消息,又让他自缚双脚,

平心而论,陆云逸觉得自己是支持治水的,

但偏偏自己又是太子属官,其他人对周王发难,他也不能为其开脱,

可谓是一根筋变成了两头堵。

思绪了许久,陆云逸发出了一声重重叹息,决定两不相帮,

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治水之事能不能成,顺不顺利看天意吧。

陆云逸看了看皇城中的巍峨建筑,

既然来了,就一次性将事情都办了,也省得以后再跑一趟。

他先是去了鸿胪寺,见到了自己的岳父刘思礼。

此刻刘思礼正在接待高丽来的使臣,

等了一会儿,陆云逸才见到人。

“云逸啊,你可是稀客啊,有何事?”

刘思礼笑呵呵的,越看自己这位女婿越是顺眼,

他如今在京中举目无亲,

若说谁不会害自己,当属眼前之人!

陆云逸也没有卖关子,将早就准备好的文书递了过去,

刘思礼接过后坐回了书桌后,若有所思地看着。

“应天商行住房保障计画?”

“这是什么?”

他一边嘀咕,一边翻开查看,越看脸色越是凝重,

有些狐疑地看了一眼陆云逸

毫无疑问,眼前的文书是大手笔,

是应天商行联合建筑商行、水泥商行共同完成的大生意。

而服务的对象更是让刘思礼面露震惊,

不是什么外来商贾,也不是外来讨生计的百姓,

而是三大商行的雇员、伙计,而且纯倒贴钱。

刘思礼想了许久,沉声道:

“云逸啊,应天商行的伙计所赚银钱已经是整个京畿之最,

而在外跑商的伙计更是年俸百两,比之许多小商行都要赚得多。

要是再给他们修房子,

恐怕京中诸多商行会有怨言啊。”

陆云逸脸色凝重,生意一事本就是随大流,

若是特立独行,很快就会变成旁人的眼中钉,受到各方攻讦。

经过分红一事后,应天商行已经是如此了。

一年赚六十九万两,

至少有其中一小半是从其他商行手中抢的,如何能让人不记恨。

若是再给伙计修筑房屋,怕不是要吵翻天,

“怨声载道是必然的,但岳父大人,应天商行走的就是百姓路线,与其他商行疏远万分,本就有一些骂名。

小婿这些日子在京城也走过大街小巷,

也时常与人攀谈,应天商行也去逛过几次。

发现应天商行的伙计虽然赚得多,

但居住之地大多都在城南,甚至有的在河对岸的江宁县。

他们每日上工、散工,至少要半个时辰,

有一些居住在城外的,更是如此。

恰好应天建筑商行准备开门营业,

目前只承接了城外几个村落的改造,生意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与其闲着,不如找点事做,

给商行的伙计修筑一些宿舍、房舍,

一方面拉拢人心,另一方面也让建筑商行增添一些经验。[¥d天~¢禧^]小°d说ˉ?|网]¥ ???免(¨?费]阅??读^·°”

虽然陆云逸侃侃而谈,但刘思礼还是一头雾水,有些茫然地发问:

“云逸啊,如此费力不讨好,为的什么?”

“为的什么?”

陆云逸愣住了,他笑着摇了摇头,找到了一个极好的理由,便说道:

“岳父大人,我刚刚从礼部衙门出来,

礼部目前对商贾还有一些顾虑,认为其利不可能用于民、用于国。”

“什么?”

刘思礼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若说六部中最难打交道的衙门是哪个,毫无疑问是礼部衙门,

在他看来,那都是一群刻板迂腐的老儒生,

怎么说都说不听!

陆云逸继续道:

“礼部也还在观望纠结之中,

所以小婿想着,不要等礼部来找商行的麻烦,我们要先拿出行动。

如今国朝愈发平稳,路引文牒也不象早些年那般桎梏,

想要来京城的人有很多,

但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苦大力的活,居住的地方十分恶劣。

应天商行作为大明第一商行,总要打个样,

至少让那些来京做工的百姓有一个居所,

当然也是堵礼部的嘴,左右也花不了多少银子。”

刘思礼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已经有些被说服了,

以建筑商行建房子的成本来说,

对于百姓是要了命,但对于应天商行来说是蚊子腿。

“既然是图名,那就等下午,由商行各大掌柜一起盘算盘算,

正好商行在府东街附近买了一大块地,

原本是打算做库房的,实在不行就拿来建房舍。”

陆云逸笑了笑,事情到了这一步,几乎就已经成了定数,

虽然他没有在商行任职,

但一应掌柜都是他亲自挑选,他说话还是算数的。

刘思礼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

“对了,这两日一直有人在旁敲侧击,

商行对市易司的看法,还有一些股东也常问,

听他们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商行明年别给市易司钱。

我现在还拿不定主意,云逸你觉得如何?”

陆云逸有些头疼:

“虽说规定商行股东不能干预商行经营,

但这些股东原本就是朝堂上的一众大人,说话分量本就重,

他们既然这么说了,商行也不能过分违逆。

而市易司又是陛下一力主张创建的衙门,

为的就是收拢这些官民一体的商行,咱们又不能不放在眼里”

“就是如此啊商行现在是夹在里面,两头为难。”

刘思礼也深有同感,伸手捏了捏眉心,露出愁容。

陆云逸发问:

“商行内一众掌柜是什么想法?”

“自己的钱当然不能往外给,

但若是朝廷实在逼得紧,帮着市易司赚些钱财也不难,

总不能看着市易司就这么衰败下去。”

陆云逸捏了捏眉心:

“岳父大人,此事还是商行自己决断吧,不过小婿倾向于站位市易司。′j′i¢n\r?u~t-a,.~c′o.m¢

毕竟股东这么多,有人同意有人反对,可谓是众口难调。

但市易司就一个衙门,之上还是陛下与太子,不能怠慢。”

刘思礼脸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这么说也有道理,那下午再一并商量商量吧,下午例会你要参加吗?”

陆云逸笑着摇了摇头:

“小婿目前是商行股东,不能参与商行经营,就不去了。”

“那也行,准备什么时候回大宁?”

“稍后小婿去拜见太子,问一问,

这个时候出发,快马加鞭等回到大宁,甘薯也快丰收了,这可不能错过。”

说到甘薯,刘思礼眼神也有几分空洞,心向往之。

“甘薯若是能在北方存活丰收,

那辽东与大宁就不用担心再饿死人了,

边疆大治,近在眼前!”

说到这,刘思礼目光灼灼,

将身子前倾,压低声音,略显兴奋地开口:

“家中还藏着几个铁矿一直未曾开采,

若是甘薯能让辽东有足够的粮食,

到时候多弄一些女真人来挖矿,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啊。”

陆云逸茫然地眨了眨眼睛,眼前这位岳父不愧是辽东世家,

真,家里有矿!

“岳父大人,私开铁矿有违律令,别因小失大。”

刘思礼撇了撇嘴:

“放心吧,这些矿在各地衙门麾下,

到时候采出来的矿石就地卖给衙门,省时省力。”

陆云逸只去过辽东两次,对于这等官商勾结还不算了解,只能提醒道:

“岳父大人,都督府的绝密消息,高丽要乱了,

朝廷准备挣这一笔钱,到时候辽东可能会严厉许多,您还是小心一些。”

“此事我知道,高丽这两年一直在从辽东采买铁器,

虽然都是一些锅碗瓢盆,但都心里门清,

回去之后他们会将其熔炼重新打成长刀。

对了,梅义他们还曾支持过高丽一批工匠,想来就是帮着高丽人锻铁铸刀。”

刘思礼看着陆云逸,笑着发问:

“这几年你一直忙着四处征战,也没有回家看一看,

这次回大宁,得空要回家一趟,认识一番亲戚朋友,也看一看辽东的风土人情,婉仪也应该想家了。”

陆云逸想了想,点了点头:

“岳父大人,小婿记得了,

等处置完大宁诸多事情后,小婿会考虑的。”

“恩”刘思礼看了看时辰,

“时辰也不早了,早些去见太子殿下吧,事情早定下早准备。”

陆云逸点了点头,站起身躬身一拜:

“岳父大人,小婿告辞。”

陆云逸辞别刘思礼后,先往都督府走了一趟,了解一番今日收到的各地讯息,而后又离开。

出了都督府,便直奔太子府而去。

此时正值午后,阳光通过枝叶缝隙洒下,

在太子府的庭院中形成一片片光斑。

庭院里,朱允熥正踩着滑板,

如一只灵巧飞燕般穿梭,散发着银铃般的笑声,引得周围侍从们阵阵喝彩,

还有一些太监小心跟随,生怕他摔了。

而在不远处一处阴凉地,

朱允炆坐在石凳上,眼睛紧紧盯着滑板,面露羡慕,

手中还紧紧攥着一本未读完的文书。

太子妃吕氏则坐在一旁,瞥向朱允熥时,眼中闪过一丝阴郁,

当看到朱允炆也被分神之后,眉头愈发微皱,出言催促:

“炆儿,莫要贪玩,快来读书。”

朱允炆一个激灵,恋恋不舍地将眸子收了回来,轻声道:

“是,娘”

陆云逸被太监带着进入府中。

朱允熥看到陆云逸走来,眼睛一亮,滑板一滑,

便来到了陆云逸面前,笑着打招呼:

“陆大人,您来啦!”

陆云逸有些诧异地打量着朱允熥,

“呦,是三殿下啊,几日不见就如此熟络了,玩得可还尽兴?”

朱允熥拍了拍胸脯,得意地说:

“那自然,这滑板可好玩得很!”

“殿下可要小心,您身子骨还弱,若是摔一个屁股墩,可要疼好久。”

朱允熥象是想到了什么,两只小手捂住屁股,倔强地说道:

“陆大人放心吧,我还没摔过呢!”

一旁的管事听闻此言,微微将脑袋低下,装作没听见。

这时,太子妃吕氏也看到了陆云逸,走了过来,淡淡说道:

“这等危险之物,以后陆大人还是少送,若是磕着碰着就不好了。”

陆云逸笑了笑,躬身一拜:

“拜见太子妃,臣不过是给三殿下寻个乐子罢了。”

吕氏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回去。

一旁的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尤豫了一下,

还是鼓起勇气走到陆云逸身前,轻声说:

“陆大人,我也想玩滑板。”

陆云逸笑了笑,说道:

“二殿下,滑板这等物件在应天商行有所售卖,二殿下可以命人去买来。”

朱允炆听了,眼中闪过一丝黯淡,

看了看弟弟身旁立着的滑板,能明显看出这滑板是特意定制,上面还有一些金丝花边与龙纹。

应天商行所售卖的,定然不是这般。

但他还是收起了心中的不愉快,用力地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跑回吕氏身边,拿起文书认真读了起来。

陆云逸躬身一拜后,

便在侍从的引领下前往书房拜见太子。

p>

书房内,太子朱标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奏疏。

见是陆云逸进来,他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所来何事?”

陆云逸躬身行礼后,说道:

“殿下,臣来此是想要告知殿下,

应天商行准备建设保障住房之事。

臣已经与商行刘大人商议妥当,下午商行各大掌柜便会进一步商讨细节。”

说罢,陆云逸从袖中掏出了文书,递给了一旁的太监管事。

朱标接过文书打开详细查看,过了许久才赞许道:

“商行作为应天第一大商行,的确要有此担当,做得不错。”

说罢,朱标摇了摇手中文书,笑道:

“这点小事不至于你亲自来禀告吧,还有什么事?直说。”

陆云逸讪讪一笑,话锋一转,问道:

“殿下,臣想问问,何时能启程回大宁?

甘薯丰收在即,臣实在不想错过。”

朱标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景色,说道:

“甘薯的确是大事,但应天的甘薯也将要丰收,不等等看了?”

陆云逸轻声道:

“殿下,京城有农政院诸位大人,

甘薯就算是个死物,也能种出花来,依臣看来,京城甘薯必将丰收。

反倒是大宁,地方不一样,温度气候都不一样,臣总是在心里挂念着。”

太子朱标回头看向陆云逸,想了想,说道:

“如今封赏已经下来了,既然你想回,那便回吧。”

陆云逸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连忙躬身一拜:

“多谢殿下!臣感激不尽!”

“你就这么不喜欢京城?”朱标坐回了椅子,诧异地发问。

“回禀殿下,臣当然喜欢京城,

但大宁的事还未完成,心有挂念,

而且臣的家人也在大宁,一别数月,说实话还是怪想的。”

“年纪轻轻如此顾家,难得,

太医院最近从江南之地召集了一些名医,

来给宫中诸多妃嫔皇子诊治,其中尽是医术高超之人,

等离开后你去太医院,让他们给你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毛病。”

陆云逸嘴角一僵,脸上喜悦凝固当场:

“殿下,臣这是老毛病了,不至于此。”

朱标淡淡道:“去看看吧,总没个孩子也不是事,你与妙音坊合作的商行准备什么时候开业?”

陆云逸松了口气,连忙回答:

“回禀殿下,此事还要看装修的进度,若是快的话可能晚秋就能开。”

朱标点了点头:

“妙音坊的名头本宫也时常听,还有什么需要本宫帮忙的,尽管提。”

“多谢殿下抬爱,拿下铺子殿下已经帮了大忙,剩馀的臣能应付得过来。”

陆云逸尤豫了一下,说道:

“殿下,臣还有一事不吐不快。”

“说。”

“迁都之事,臣自知重要,

但臣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时间太过仓促,

臣恳请殿下等大将军平叛而归,由大将军护送前往。”

朱标眼窝猛然深邃,若有所思地打量着陆云逸:

“你就这么担心?”

陆云逸叹息一声,说道:

“殿下,您有所不知啊,仅仅是大宁一地,

对抗鱼鳞黄册和朝廷政令都无所不用其极,舞刀弄枪时常有之。

更何况是最为严峻的迁都,

此事在臣看来,要徐徐图之,殿下如此仓促,臣有些担心。”

“仅仅是担心?不是心疼应天商行?”

“商行?”

陆云逸有些茫然地抬起头,旋即无奈一笑:

“殿下,您莫要拿臣取乐。

商行上次分红的一万两,都被臣给了妙音坊救急,臣对钱财一事真的不感兴趣。”

“呵”朱标嗤笑一声:

“爱美人不爱钱财,倒是少见啊,那木静荷你要带回家吗?

若是想带走,本宫可以给你开方便之门,妙音坊也找专门的人打理。”

此话一出,陆云逸一愣,旋即便想明白了

太子这是要帮木静荷挣脱锦衣卫的泥潭,

陆云逸一时不知该说何是好

“殿下,木掌柜扎根京城,臣不得强求。”

“那就这般,你也不得强求本宫,迁都一事刻不容缓。”

陆云逸一阵无语,

“殿下,臣恳请与殿下一同前往关中。”

“回你的大宁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