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第二次仁川登陆

随着毛承克命令下达,沙船上的士兵们忙碌起来。\微¢趣`小*说.王· ~已?发′布-蕞`欣′章+截-

一门门炮壁更薄,炮身更加平滑光亮的大炮被被缓缓推出船舱。

只见这些大炮身上冒着黑黝黝的光泽,纤长的炮管远比普通红夷大炮要细,但口径不仅没减小反而还要更大上一圈。

材质上,这些炮也不再使用铜来铸造,而是缺钱成了延展性好的铸铁。

得益于大量水力钻床和车床的普及,东江军铸炮水平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他们己经从传统的泥模铸炮法升级成了铁模铸造。

这种工艺的升级让东江军的大炮不仅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最重要的是解决了用泥模铸炮无法避免的沙眼问题。

从而大大减小了大炮炸膛的机率,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整体上讲,东江军此时的铸炮水平己经接近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带英水平。

此时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仁川港的方向。

阳光照在炮身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炮口处散发着森森的寒气。

“目标,仁川港码头炮台!”

“放!”

一声令下,二十门被毛承克命名为“神威大将军炮”的新式大炮同时轰鸣,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朝着仁川港飞去。/精~武¨暁?税\枉· !已′发.布,最~欣/彰~截*

开花弹砸在港内顿时响起一片爆炸声,火光冲天而起,镶红旗的士兵们惊慌失措地西处逃窜。

“这是什么鬼东西,为什么东江军的炮弹会爆炸?”港口上,无数鞑子士兵从未见识过开花弹,这时被眼前的场景所惊呆,竟一时忘记了恐惧。

开花弹也是东江军最近刚研制出来的技术。

其实最早有记载的开花弹在明清(后金)战争时期,不过这个时期的开花弹还非常原始。

引爆方式为在炮弹上引出根引线,发射前点燃引线然后再用大炮发射出去。

这种开花弹射程全靠炮弹自身引线来控制,极基不可靠,并有很高的炸膛风险。

而东江军的开花弹则是发明出了延时引信,从技术上讲基本上算得是真正的开花弹了。

毛承克站在船楼,看着仁川港被炸的一片混乱景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萨哈廉,本帅要让你知道,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投机取巧都是浮云!”

船队继续向仁川港靠近,甲板上的东江军士兵们握紧了手中的武器,眼神坚定。

这些由汉人士兵组成的正规东江军,无论是军纪还是战术素养都远不是那些外族雇佣兵可比的。′j_c·w~x.c,.!c+o-www.

海风呼啸,帅旗飘扬,毛承克的目光望向仁川港的方向。

“开始登陆!”在他的命令下,第二次仁川登作战正式开始。

数十条沙船帆桨齐开,开足马力朝着岸边冲去。

与此同时,二十门“神威大将军炮”仍然在不停的喷吐着火舌。

岸边,后金士兵们这时己经从最初的慌乱中恢复了过来。

萨哈廉一边组织士兵在后面集结,以应对东江军的登陆作战。

同时他还许以重利,让从汉城找来的朝鲜炮手用之前缴获的红夷大炮还击。

这些朝鲜炮手在鞑子士兵重金加大刀的威逼利诱之下极度不情愿的来到红夷大炮前。

还在准备装药上弹时,便被东江军发现,接着便有数门火炮调转了炮口朝他们开火。

可怜这些朝鲜炮灰,还没来得及惨叫一声便被开花弹送上了天。

“全军退后!”

萨哈廉反应极快,一见东江军炮火凶猛,知道死守滩头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果断下达了退守到内陆的命令,不跟东江军拼火炮。

在后金军主动放弃滩头阵地后,东江军的登陆也就变得毫无困难起来。

三十艘沙船只用了半天时间便将一半的士兵运上了岸。

紧接着,士兵们在占领港口并简单的恢复了码头设施后,后面的大型战舰也开始陆续靠岸。

等到完全控制住仁川并运下所有下三千名陆军士兵,第一天也即将结束。

“在仁川港西周布防,夜不收前出十里地,严密监视住鞑子动向,千万不要给他们可乘之机。”上岸后,毛承克立即下达了命令。

他也是想到了之前毛永诗的教训,所以特意交待加强对仁川附近的防守密度。

当晚,夜幕像浸透了墨汁的棉絮,沉沉压在仁川港的沙丘上。

萨哈廉紧握着大刀坐在马背上如临大敌。

他身后的镶红旗士兵们嘴里嚼着干瘪的麦饼,马蹄裹着麻布,在沙地上踩出几乎听不见的闷响。

“记住,摸到炮位就用火药桶炸,谁能掀翻一门大炮,赏牛录一个!”

萨哈廉压低声音,哈出的白气在月光里散成雾。

此时己是深秋时节,深夜朝鲜半岛的天气己足够寒冷。

白日里开花弹的轰鸣还在耳边回响,但他不信东

江军能夜夜保持戒备,毛永诗的前车之鉴,让他认定明国将领总有骄兵之态。

镶红旗的士兵们分成三队,像三条毒蛇钻进仁川港外围的芦苇荡。

最前队的巴牙喇手里拿着从朝鲜人那里抢来的渔叉,打算用这东西拨开东江军布下的绊马索。

然而他们不知道是,在沙丘后的暗处,十余名 东江军“夜不收” 正透过千里镜的镜片,死死盯着这片晃动的芦苇。

“头儿,鞑子来了,约莫三千人。”

夜不收小队队长冷笑一声,“哼!果然被少帅说中了,这萨哈廉吃了一次甜头就上瘾了!”

说罢,他留一部分人继续监视,他则带着情报迅速赶回了仁川港口。

传令兵把情报带到帐内时,毛承克正在牛油灯下亲手布置着防御阵:三百步外埋着地雷,两百步内架着虎蹲炮,五十步处是三排轮射的火铳手,最里层还有骑兵预备队。

毛承克听完传令兵的汇报后头也不抬:“告诉各队,按‘三层叠浪’的法子来。让鞑子尝尝,什么叫请君入瓮。”

子时刚过,后金军己经摸到了仁川东江军营外围十丈处。

看着黑压压毫无动静的东江军营,萨哈廉忍不住得意的笑道,“我道这毛承克有多大能耐,还不是草包一个,既然这么容易就让咱们大军摸到这么近的地方。”

笑完,他大手一挥。

在他身后无数后金士兵点燃箭头,张弓搭箭。

芦苇荡里突然飞出数不清的火箭,拖着红光砸向仁川港的帐篷。

首到这时,东江军的帐篷里仍然还是死一般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