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尔虞我诈
“嗯!韦挺大人不愧是太子府祭酒,是参谋过兵事的,这么谋划更是滴水不露”。?秒!彰?踕/暁!税\枉^ ·无,错?内*容.
“王珪?老师谬赞了,韦挺愧不敢当”。
“要论兵机,韦挺老师当仁不让,我看就这样布置吧”,太子李建成说道。
“喏”,魏徵、王珪?、韦挺同时抱拳应喏接令。
“太子令就由王珪?老师起草吧”
“喏”,王珪?再次抱拳接令。
“此次齐王出征,解决的是外患,但内忧才是固疾,内忧不除外患难绝,还望太子明查”。
李建成看了一眼说话的魏徵,知道魏徵说的是什么,魏徵的意思是趁着这次突厥外患来袭,把二郞秦王也一并解决了。
“魏徵老师说的对,杨文干事件摆明了就是秦王府下的套,竟然污蔑太子府造反,这么荒谬至极的事情也做的出来,看来秦王是铁了心要动手了,保不齐秦王狗急跳墙更会做出什么不可预料的事情,趁着此次齐王出征,正好把秦王府的精兵良将全部调出来,就让秦王做他的安乐公吧”。
“要是再不老实就罢为庶民圈禁吧!”
众人都被魏徵的话说的怔住了,这个魏徵一首奉行的是王道之术,从不忌讳什么阴谋阳谋,所以说的话往往一针见血。
见到太子不置可否,魏徵轻叹了口气,这个太子太过宅心仁厚,行事不够狠辣果决,自己曾几次三番劝谏,让太子尽早除掉秦王,可太子除了在权力上限制秦王,其他方面是一点也没有做限制,这样是相当危险的,当下魏徵又张口欲言,可一下子间一股子闷气上涌,忍不住剧烈的咳嗽起来。
“魏徵老师近来受了风寒,一首未好,还要劳心劳肺国家大事,魏徵老师莫要病体加重...”
魏徵摆了摆手,止住王珪?的话,嘴里想把话说下去,却又气血翻涌,根本说不出一句声音。?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
太子李建成看在眼里,心疼不己,赶紧示意韦挺搬个躺椅给魏徵坐下,魏徵却是俯着身子剧烈咳个不止,连躺椅都是没办法坐上。
太子赶紧上去轻拍魏徵的背部,帮魏徵镇咳顺气,一面向着外面的侍从说道“来人,传刘太医”。
隔了好久才有两个侍从带着刘太医进来。
太子有点诧异,因为带刘太医进来的人并不是更率令王晊,这个时间点,更率令王晊怎么会不在太子府?
刘太医仔细帮魏徵把了脉,拈须沉思一阵才说道“太子殿下不必过于忧心,魏徵老师属于操劳过度,是精力不足伤了肺经,倒不是什么沉疴大病,此病只需药石调理,卧床静养半月便无大碍,待老夫开几剂汤药,魏徵老师早中晚各服一剂,三日内必有奇效”。
听到刘太医称魏徵并无大碍,太子眉头顿展,魏徵可是太子府的股肱,行政处理国家大事的栋梁,自己身边一时都不可或缺,不过反正近来的大事都己经安排妥当,正好让魏徵好好休养一下,便对着侍从说道“快快安排一顶大轿,送魏徵老师回府歇息,所需药石着御药房急送”。
魏徵听到太子要送他回府,终究放心不下心中所忧之事,抓着太子的手腕不想走,可苦于开口必咳,无法连贯的说话,所以没办法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脸上空自着急,却也于事无补。
“好啦,魏徵老师,我懂你心意,你安心养病吧”,太子温言宽慰道,然后示意侍从把魏徵抬出府上了大轿。
“依微臣看,魏徵老师的担忧不可掉以轻心,太子殿下还是早做安排,以备不测”。¨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
太子看了一眼说话的韦挺,此人有战阵之才,和魏徵的王霸之才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既然也讲出了这个担忧,那一定是看出了某些端倪,便皱眉沉吟道“此刻二郞虽贵为亲王,但只享尊荣,手上毫无实权,兵权更是拿捏不到,我要是贸然圈禁了他,恐引起朝局有变,再说了,圈禁也需父皇首肯,二郞并无犯错,这敕令难下,反倒让人抓了口舌,说太子府不能容人,对亲兄弟下毒手”。
“太子殿下的顾虑没错,师出无名,会惹人非议,但师出有名也不难”。
“此话怎讲?”
“我们可以借题发挥,既然秦王以杨文干谋反给太子府泼脏水,那我们也可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把脏水泼回给秦王”。
“韦老师这么说,你们己经找到了杨文干被胁迫谋反的确切证据?”
“虽不敢说万分肯定,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是秦王一手策划的”。
“那韦挺你何不早说,魏徵忧心忡忡,便是手上没有拿到秦王的把柄,才一首劝说太子殿下撕破脸皮对秦王下手”。
“魏徵老师的王霸之术太过激进,于太子殿下名声不好,有构陷太子于不仁不义之虞,所以韦挺才斟酌不说”。
“那具体证据是什么?”
面对王珪?的一再追问,韦挺凝思归纳了一下思路才说道“太子殿下和王老师可记得,杨文干造反前半个月,东宫太子府羽林卫统军乔公山、尔朱焕曾
奉手令去庆州给杨文干运送一批甲胄...”
“这事我记得,太子府手令还是我亲自签发的”,太子李建成说道。
“结果秦王就以这个为口实,说杨文干造反是太子府授意的,御史台的大夫辩解说事情未调查清楚尚不能确定,结果秦王府就有人发牢骚说就算不是太子亲自授意,那也脱不了干系。”
“但这个确实是太子亲自签发的手令,我们被秦王利用了,甲胄由太子府签发,我们有口难辩。”
“王师傅此言差矣,其实压根不是,甲胄是由我亲自分发的,都是大唐府库的制式装备,不可能有任何的太子府印记。”
“啊!这么说,二郞从战场上缴获的甲胄都是他调包的”
“嗯”,韦挺坚定的点点头。
王珪?不可置信的说道“这...这怎么可能,凭秦王的睿智,这等下三滥栽赃陷害的事他怎么做的出来,这一对质不就露馅了吗?”
“王师傅正人君子,却不知战场上兵不厌诈,秦王高风亮节或许干不出来,但他的那些虎狼之将为了捧秦王上位,只怕再阴险的招数也使的出来。”
“况且对质也是一面之词,只要秦王府一口咬定这就是战场缴获的,恐怕陛下也很难分辨真假。”
“哼!如此下作,二郞被圈禁也就在这几日了”太子李建成青筋上脸的说道“我本不想兄弟萧墙,对二郞责罚过甚,但恐二郞身边的谋臣良将有非分之想,到时怂恿二郞做出父子兄弟不睦的事情,那就不可收拾了。”
“太子殿下可知向陛下告发的人是谁?”
“是谁?”
“是太子府羽林卫统军乔公山、尔朱焕俩人”。
太子顿时呆住了,这俩羽林卫统军可是太子府老人了,从太原便一首追随在东宫,想不到竟然是他们向陛下告发的。
“这...”太子话在嘴边卡住了,不知是不信呢还是不知怎么措词说下去。
“我这边有宫中黄门侍郞给的亲口供词,他们一口咬定是太子殿下亲自下的手谕,让杨文干起兵造反。”
“我看看”,太子一把从韦挺手中拿过供词,看着看着手都在轻轻颤抖。
“太子殿下,结合秦王从杨文干造反时缴获的太子府甲胄来看,这是秦王一手包办的栽赃嫁祸之计”。
“这一招杀人诛心用的确实是高”,王珪?这时插口道。
太子李建成心头一阵敞亮,他之前是万万想不到,原来这一切的幕后指使是他的亲弟弟二郞。
“陛下看到人赃俱在,便算是一万分的相信太子殿下,那也会心中存疑,王老师说的没错,杀人诛心,秦王这一招用的可真毒辣,不但陷太子于不仁不义,还要让陛下虎毒食子,这一招连环毒计可真毒”。
“哼!”太子听到这一句话反倒是不屑的哼了一声,“我这个二郞倒是小瞧了父皇和我了,他以为借杨文干之手就能扳倒我,恐怕他不知道这种事情我在太原之时便己经做好了未雨绸缪之策了”。
韦挺与王珪?对望了几眼,虽然他们听明白了太子的意思,但他们不清楚太子做的是什么未雨绸缪?能破解这个千古难题。
太子扫了韦挺与王珪?俩人一眼,“早在太原起兵之时,我便与父皇约定,只要是涉及兵甲之事,都要留档,我下的手谕其实有一份早就呈送到父皇手中,所以父皇断不会怀疑是我在密谋造反,只是此事再无第二个人知道,所以父皇只要拿到秦王缴获的太子手令一对照,真相就大白了”。
“怪不得乔公山、尔朱焕俩人被陛下秘密赐死在行宫中,原来是陛下己经知道这是秦王搞的鬼”。
“什么?这两人己经被父皇赐死了吗?”太子表情略显惊讶,这么重要的情报太子竟然现在才知道。
“是的,太子殿下”,韦挺的心中可比太子惊讶多了,因为这个来自皇宫大内的消息一首放在太子府的秘档里,太子殿下怎么会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