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这回算你说对了

“我们下去,先把夹子布置好。·9¢5~k¢a\n′s^h-u^.\c!o`m′”

苏浩没有搭理栓柱,一指二人:“你别只会下夹套,不会打枪;你也别以为枪打得准就行。”

却是板着一张脸,分别训斥着二人,“要想成为一个好猎手,任何一种手段都不能偏废!”

然后,随手捡起地上的一根树枝,掰掉上面的枝杈,做“打蛇棍”。

打蛇棍,那是夏天进山,必备的一种东西。

这“打蛇棍”的作用可不仅仅是用来打草惊蛇,也可以惊跑、打走路边草深处、头顶树枝上的很多毒虫。

比如蚂蟥。

这玩意,不只是沟塘里才有,也常常盘踞在树梢上,草叶间,民间叫做“旱蚂蟥”。落到人身上,虽不至于要命,但很腻歪。

只要被它顺着裤腿、袖口、脖领子爬到身上,那就立刻吸血,不一会儿就是一个大肿疙瘩。

奇痒无比!

搞得人心烦意乱。

若是苏浩自己,是不需要如此的小心翼翼的。他的“猎取锁定”功能施展,3*3平米内,一只苍蝇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所过之处,只要是发现对他不利的虫蛇之类的东西,那是立刻收入、猎杀。

根本伤害不到他。

但梁仓和栓柱那就不同了,他们可没那本事。

作为一名称职的“师父”,这些在夏日林中的生存技能,那也得教。

“打蛇棍”,可以下打蒿草,上打伸出来的树枝、树叶。

说完,梁仓和栓柱一人拿着八九副铸铁大夹子、背着枪,在后。也同样地一手执着根“打蛇棍”,不住地对路边的蒿草、头顶上的树枝敲敲打打。

紧紧地跟在苏浩的后面。

“小浩,布置兽夹,我都练习了好几天了,就不用你再教了吧?我听梁哥说,你得到了一本牛皮面儿的古书,上面写的啥?

也教教我们呗。”

栓柱边走边说,对于苏浩还要教他们辨兽道,下夹套,脸上带着些许的不耐烦。

的确,苏浩利用4天,教会了他们如何下夹子、下套,以及如何掐踪等。′r`a?x~s_w_.¢c!o-m,苏浩去了猪窝之后,二人便是一边练枪,一边在大山的边缘练习下夹套。

并且是成效还不错。

多则三四只,少则一两只,每天从不空手而归。

栓柱便是以为他已经全部掌握了。

“那好,一会儿你就给我演示一下。”

苏浩还是没有说什么,继续往下走。

“栓柱,我们之前,那都是在草窝子里,小树林子里下夹套,和在真正的大山里那是不同的。

还是先听师父给讲讲吧!”

梁仓边走,边对栓柱说着,“师父,你还是先给我们讲讲吧。”又是对前面的苏浩高声大喊。

“不用,这个简单,小时候我就见我爷爷下过夹套;小浩那天又教了我们一遍。这要是再记不住,就别做猎人,别进山了。”

栓柱则是拍着自己的胸脯,一副包打天下的模样。

“成,先让栓柱演示一下,再说。”

苏浩在前面点头说着。

不一会儿,3人便是来到了沟底,“栓柱,动手吧。”苏浩带着2人来到了一处岔路口,对栓柱说着。

“这里有两条路。”

苏浩用手中“打蛇棍”一指。

他们的前面有一条比较宽阔的山路。路面,山石裸露,层层叠叠,很多地方已经风化,变成了一条碎石路。

路面也比较干燥,很适合人走。

而另一条,路面较窄,坑坑洼洼,有的地方还有积水,两旁都是深深的蒿草。

甚至是还有灌木挡路。

“当然要下在这条山石路上了。”

似是知道苏浩要问他为什么,一指那条路,“这条路,路面比较平整,人都能走,那就更能走野兽了。

野兽也不傻,它们也不会放着这么平整的路不走,去走那条泥泞的小路。”

“道理是不错。”

苏浩点头,“不过,你确定?”看着栓柱。.5-4!看¨书` ·更^新-最^快?

“我确定!”

栓柱很是胸中有一根棍儿地肯定着,“还是那句话,野兽都不傻!”

“师弟,还是听听师父怎么讲的吧。”

梁仓上前,一拉栓柱的胳膊,“师父比咱俩打猎的时间都长,经验丰富,听师父的准没错。

还是把夹子下在那小路上吧。”

“你确定?”

苏浩又是问梁仓。

“我看你好像不同意栓柱的说法,那就是要把夹子下在这条小路上了。”

梁仓摸着自己的脑袋,脸上傻笑着。

“切!”

这边,栓柱一撇嘴“小浩还没我大呢。小时候进山,大多数时候,那都是我领着他去。”然后拍了拍梁仓的肩,“梁哥,我倒不是不服气小浩。可他也就上一次回来,独自进了一次大山,打了几

头野猪。

说起经验来,比我们也多不了多少。”

“哈!”

苏浩一笑,看着栓柱:“栓柱,还记得上学时,王老师给我们讲过的那个故事吗?”

“啥故事?”

栓柱摸头,脸上满是不解。

似乎是很不明白,这儿说着怎么辨兽道、下夹子呢,怎么又扯到王老师的故事那里去了?

“哈,师父还会讲故事,那我得听听了。”

梁仓一步来到了苏浩的近前,“师父,是不是你进山打猎的故事啊?讲讲呗。”

又是看着苏浩,眼中流露着很感兴趣的神色。

“栓柱,你也来听听。”一边还招呼栓柱,“师父可是打过好几头大野猪的,他在机械厂的工作,那就是用4头野猪换来的。

回到我们四合院,把一整头野猪都分给邻居了。

我贼佩服了。”

“王老师讲的故事多了,你说的是哪一个?”

毕竟是听故事,栓柱也没有拒绝。

在这一点上,他可不如苏浩。

苏浩虽然和他一样,考试总不及格,但是脑子好使。连王老师都说过他,就是贪玩儿,不用心;要是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将来准是一个大学生!

苏浩能记住几段王老师讲过的故事,不奇怪。

“古时候,一个小村庄里,有一棵繁茂的李子树,它生长在道路旁边。果子很多,也很大,可就是没人摘着去吃。

一天,一个叫‘王智’的小孩和村里的几个孩子一起玩耍,来到了这棵李子树下。其他小孩都要上树摘李子。

可唯独王智没有动。

别的小孩问他是不是不喜欢吃李子?

王智摇头,说:‘这李子树就生长在路边,人人都可以摘,但却是都没有摘,你们就不想想为什么?’”

“啥意思?”

“师父,这和我们下夹子有什么关系吗?”

听完了苏浩的故事,梁仓首先瞪大了双眼。他听不懂,也不知道苏浩此时为什么要给他们讲这样一个故事?

“哦,我想起来了——‘王智不食路边之李’!”

“这个故事,王老师给我们讲过。”

栓柱则是撇撇嘴,“小浩,我知道你是啥意思。不就是说我蠢吗?”

他的脑袋瓜也转得很快,马上知道苏浩主要说的是谁?

“蠢不蠢的,看看就知道了。”

苏浩也没说别的,先是领着二人来到了那条较为宽阔的山石路上,“不是已经教了你们掐踪了吗?

看看能不能在这条路上,找到野兽的蹄爪印记,以及兽粪,兽毛等。”又是一指那边的小路,“然后,看看那条小路上,有没有这些东西?”

“我看这条路;梁哥,你去看那条小路。”

苏浩的话刚落,栓柱便是直接和梁仓分工,二人各自检查一条路。

“也成。”

梁仓看了苏浩一眼,看到苏浩没有什么表示,便是答应一声,向那条小路走去。

苏浩静静站立。

“小时候,没这么犟啊?”

苏浩看着栓柱的身影,暗自说着,“怎么大了,变杠精了?”

苏浩倒不是有意要看栓柱的笑话。

而是因为他不可能长时间地带着二人进山,他希望尽快地能把二人培养出来。

但这栓柱显然并不服气他。

那就需要敲打敲打,让他碰一次南墙。对付杠精,也只有如此。

当然这也是看在二舅姥爷、二舅姥姥的面子上,更是看在老爷子的面子上。

不然,他给他讲什么故事?

学了学,不学算!

死在山里,谁家儿子?

“我这里发现野猪粪便了!”

果然,栓柱那边,始终没有发声,倒是小路上的梁仓,开始高声大喊,“还有脚印、兽毛……又发现了一堆粪便。

还新鲜着呢。

师父,你真神了,没看就知道。”

“小浩,这回算你说对了。”

听到梁仓那边屡屡高喊,而且是越喊越兴奋,栓柱也不在那条路上寻找了,来到苏浩面前,倒是很虚心地说着。

“什么叫‘这回’?”

苏浩看了栓柱一眼,“我承认,你说得对,野兽不傻。我也从来没有认为它们傻。”

原主从小和栓柱一起长大。

但也不知道,怎么这栓柱一下子变成这样了?妥妥的一个“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杠精!

别看栓柱嘴里那么说,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服气。

但还是说着:“路边的李子树没人摘,是因为大家都知道,树上的李子是苦的。那这么平坦的路没兽走,又是为什么呢?”

也没有等栓柱回答,直接给答案:“我来告诉你,前面不是‘断头路’,那就是有什么让野兽们都害怕的东西,占据着。

你若是不信,可以去看看。”

所谓的“断头路”,就是路的尽头是悬崖,或者是大沟。

“那……梁哥,跟我去看看!”

栓柱听了,召唤着梁仓。

这栓柱,不但是头犟驴,而且胆子也不大!

苏浩咂咂嘴:“还是你自己去吧。”制止着,不同意梁仓和他一同前去,“不让你吃点苦头,你是不会有长进!”

心里暗自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