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0章

文县的晨雾裹着松针的清香,周志高站在县政府门口的老银杏树下,看着扫街的环卫工用竹扫帚划出沙沙的响。

树身上挂着块木牌,“植于2002年”的字样被风雨磨得发亮,旁边歪歪扭扭刻着行小字:“严宇与民同植”。

“周部长,让您久等了。”严宇的布鞋踩在露水打湿的青石板上,发出噗噗的轻响。

他的中山装袖口磨出了毛边,领口别着枚褪色的党徽,公文包上的锁扣早就坏了,用根红绳系着,像个老农的烟袋锅。

周志高的目光落在他沾着泥点的裤脚:“严书记在忙什么?”

“刚在西坪村处理完滑坡隐患。”严宇的手指在公文包上摩挲,红绳在晨光下晃出细碎的光,“雨季快到了,那几户人家的土坯房得赶紧迁。”

他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这是今年的防汛预案,周部长帮着看看?”

笔记本的纸页卷着毛边,某页画着简易的地形图,红笔圈出的危险点旁,密密麻麻写着村民的姓名和电话。

周志高翻到最后,发现夹着张电费催缴单,户名是“文县养老院”,缴费人签字是“严宇”,日期是三年前的除夕。

“严书记这二十年,不容易。”周志高合上笔记本,指尖触到封面的“为民”二字,是用钢笔尖刻上去的,笔画里还嵌着墨渍。

他想起赵立东说的,严宇本有三次机会调去省城,都被他推了,说“文县的花椒还没成规模”。

县政府的食堂飘来小米粥的香气。

严宇端来两个粗瓷碗,往周志高碗里卧了个荷包蛋:“咱文县的土鸡蛋,比省城的柴鸡蛋香。”

他自己的碗里却只有咸菜,筷子在粥里拨弄着,像在找什么。

周志高突然笑了:“严书记还在给食堂算账?”

严宇的脸微微发红:“上个月超了十五块,得从我的饭补里扣。”

他往窗外指了指,“您看那栋楼,2005年盖的,到现在没返修过,省下来的钱,够给山区小学买三年的文具。”

办公楼确实朴素,墙皮掉了几块,露出里面的红砖,却擦得锃亮。

周志高想起青溪县的玻璃幕墙,突然觉得这红砖比任何镀金都值钱。

“2018年,有位市领导想把您调去档案局。”周志高的粥勺在碗底轻轻磕碰,“听说那天有两千多村民堵在市政府门口?”

严宇的筷子顿了顿,咸菜掉在粥里溅起小水花:“是我让他们回去的。”

他望着窗外的银杏树,“那位领导说我‘不懂变通’,其实我就是觉得,文县的花椒刚挂果,不能半途而废。”

后来那位市领导落马时,纪委从他办公室搜出本日记,某页写着“严宇不识抬举,挡我财路”。

而那时的严宇,正在花椒地里教村民们剪枝,手上被刺出了血,就用泥土一敷,接着干活。

“周部长尝尝这个。”严宇往周志高手里塞了包花椒,麻香瞬间钻进鼻腔。

包装袋上印着“文县扶贫产品”,没有华丽的图案,只有行小字:“每买一斤,助农增收三元”。

周志高捏了粒放进嘴里,麻味从舌尖窜到头顶。

他想起秦正直寄来的照片,南市的扶贫车间也在加工文县花椒,说“严书记的货,从不掺杂质”。

“有个想法想跟您商量。”周志高的粥碗见了底,粗瓷的碗沿硌着下巴,却让人踏实,“市里缺个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您有没有兴趣?”

严宇的手抖了下,花椒袋掉在桌上,发出沙沙的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