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5章
“有个案子得跟你通个气。”刘晓雅的声音沉下来,“西部某省的交通厅长,涉嫌在高速公路项目里收受贿赂。”
“我们查了半年,发现他的提拔过程全合规,就是没人注意,他每次调动都带着同一个工程队。”
周志高的眉头锁起来。
这种“合规性腐败”最棘手,履历表上干干净净,实际却把权力织成了网。
他突然明白组织的深意,组织部要看干部的“显绩”,纪委要查他们的“隐疾”,夫妻二人就像Ct机的两个探头,要给干部队伍做全方位扫描。
“明天我让人调他的考察材料。”周志高拿起手机,屏幕上是黑州援建现场的照片,那个年轻干部正背着生病的牧民往卫生院跑,“看看当年是谁推荐的他,有没有连着提拔的‘带病’干部。”
刘晓雅的笔记本上,已经画好了关系图。那个交通厅长的名字在中心,像个蜘蛛,周围连着十几个工程队老板,每个名字旁都标着可疑的资金往来。
“我们发现,他用儿子的名义在海外开了家公司,专门承接配套工程。”她指着其中个名字,“这个老板,是你当年在商务部查处的那个走私团伙成员。”
周志高的手指在桌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三年前那场博弈,那个走私头目宁愿蹲监狱,也不肯供出背后的“保护伞”。
现在看来,那把伞的骨架,远比想象中复杂。
“组织部下周要考察一批市委书记。”他突然说,从公文包里翻出名单,“这里面有三个,当年都在那个厅长手下任过职。”
刘晓雅拿过名单,笔尖在名字上轻轻点着。
月光透过窗棂,在纸上投下她低头的影子,像幅剪影画。
“我让技术科查他们的银行流水,重点看境外账户。”她抬头时,眼里闪着光,“当年你在老街常说,贪官就像烂红薯,得趁小的时候挖出来,不然会坏了一窖。”周志高笑了。
他想起那时的刘晓雅,总拎着个布袋子跟他走村串户,袋子里装着笔记本和馒头,饿了就啃两口,听村民说谁多占了宅基地,谁把救济粮分少了,都一笔一笔记下来。
“乐乐的早教班该续费了。”他突然说,转移了话题,“洛汐说想学围棋,我看李老的警卫员下得不错,能不能请他……”
“已经请了。”刘晓雅打断他,眼里带着笑意,“王参谋说,等洛汐学会了,就陪太爷爷们下棋,让他们别总说你当年悔棋的事。”
夜色渐深,周志高看着妻子在台灯下整理案卷,突然觉得心里踏实。
组织部和纪委,提拔与查处,就像他们这个家,他主外奔波,她主内持家,看似分工不同,目标却是一样的,要让日子过得干干净净,明明白白。
他拿起那份年轻干部的名单,在黑州援建小伙的名字旁,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
旁边的空白处,刘晓雅不知何时写下行字:“干部的党性,藏在他对待群众的态度里。”
窗外的风停了,月光洒满房间。周志高知道,从下周开始,他和妻子的战场会离得很近,却又隔着各自的职责。
但他不担心,因为他们都记得,当年在老街的那棵槐树下,两人一起读过的那句话:“当官的本分,就是让老百姓过好日子,自己夜里睡得安稳。”
台灯的光晕里,两个笔记本并排放在桌上,一个记着该提拔的好干部,一个记着要查处的腐败分子。
周志高轻轻合上它们,仿佛听见无数干部的脚步声,正沿着正确的方向,朝着黎明走去。
也因为组织上的同志们齐心协力,腐败分子没有多少生存土壤,龙国只会越来越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