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过客
领着三个人进来的少年看着老庄主一脸迷惘,小跑几步跪在床边开口,“老庄主,这是丙区的叶大夫,是叶淳大夫的堂姐。”
赵成胤受伤退位以后身体就已经不复曾经,日复一日的奔波,早已经累垮,又感染风寒,如同破篓子一样的身体,怎么也无法对抗这小小的风寒,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严重的肺病。
这些日子还算滋润,但也没有办法治愈了。
这次又遇到连续地动,反反复复折腾,身上的衣服湿了又换,换了又湿。
大概是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时日,这些日子开始在脑海里走马灯。
少年时期的意气风发,中年时期的相濡以沫,老年时期的闲适,当让他无比怀念。
也不舍。
走马灯太多了,人就有些恍惚,现实和梦境有些分不清楚。
看到帐篷里来人的时候,他视线有些朦胧,只觉得有些说不上来的眼熟,还有些不可言喻的特殊感觉。
听到这女子口中提起的堂弟,他还是没有想起来是谁。
从照顾自己的后辈嘴里听到叶淳的名字的时候,他脑海里缓慢的浮现出一个身影。
小小少年,和他年少时一样意气风发,但却比他少了几分自信和欢快。
他大概是觉得少年人不应该这么冷淡沉闷,又起了惜才之心,这才对其武功指点一二。
那少年在风雪山庄的时候,他儿子和红缨都十分开心,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山庄也十分宁静。
是他生命里最后的美好时光。
想到这些,赵成胤有些恍惚的看着面前的身影,“他······他·····怎么样了?”
老人声音嘶哑,语气迷惘,气血不足,说话一次性都没有办法说完,还是憋了好大一口气才把最后几个字连续起来。
大概是视力开始衰退,已经看不清楚面前的身影,只是凭直觉感受到了这瘦削身影中有熟悉的感觉。
他想到之前红缨所说的,叶淳这位表姐,是个不错的人。
医术还和叶淳同出一脉。
叶知白坐在少年搬过来的板凳上,拉过来赵成胤的手正在把脉,听到这问询的话语,她眉眼低垂,“堂弟功夫了得,医术也比武好,想来是过的不错的!”
赵成胤几不可闻的嗯了一声。
想来也是,那小子虽然沉闷,但是人不错,有功夫和医术傍身,无论是去哪里,都不会受苦的。
身体实在是不好,这样说了一句话,就用尽了全部力气,这会儿有些昏昏欲睡。
叶知白为他把脉以后,抽出来银针在药童的少年的帮助下给他针灸了一次。
针灸的时候,老人全程都有些迷惘。
离开的时候,叶知白让少年跟着自己去医馆拿药。
没有办法治好了,只能让他剩下的时日少些痛苦,多点力气和亲人道别。
从这一天以后,叶知白每天都要抽一个时辰去看看赵成胤。
好在老天垂怜,后面几天虽然还有些余震,但都不至于把帐篷给弄塌。
红缨在叶知白这里,有药童悉心照顾,赵彦年每日都来看看,和她一起吃饭,吃完饭又离开。
大概是觉得躺着无聊,红缨主动找了药童,靠坐在火堆旁边帮忙装订这些日子的病历。
叶知白看她自得其乐,也就随她去了。
她对这些人也就是受人之托照顾他们的态度,不远不近,也不曾交心。
红缨是个有分寸的人,从不乱说话,只是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
预料的那一天,比叶知白想象之中来得早一点,看到照顾赵成胤的少年匆匆忙忙出现在帐篷外的时候,叶知白就已经预料到了什么事情。
“叶大夫,老庄主·····吐血了,可不可以麻烦您过去看看。”
听到这交集的话语,红缨噌的一声站起来,又因为牵扯到身上的伤口龇牙咧嘴的。
叶知白带着士兵和药童匆匆忙忙的赶过去,身后还跟着红缨和少年。
到那间充满浓重苦药味道的帐篷的时候,外面站着很多人,都淋着雨,一个个神情悲哀,走近帐篷,床前跪着不少人。
床边的就是眉眼悲伤的赵彦年,旁边是石大军。
这是叶知白在安置点第一次见到这个人。
见到她来,大家也没有顾得上见礼。
红缨哐当一声就跪在了只有一只手臂的石大军旁边。
此刻老人正在断断续续的发表遗言。
叶知白迅速走过去把脉,然后给老人几处穴位扎了几针,然后带着药童站在了床尾。
看她这样,帐篷里所有人都知道今天就是老人离去的日子,一个个悲戚的哭了起来。
老人被扎了一针,力气多了一些,说话也比刚才连贯了不少。
他拉着两个徒弟和儿子,不断的交代后事。
后面又对着其他的后辈说了一些美好愿景。
帐篷内外除了老人的低语,就只剩下哭泣的声音。
站在叶知白身后的药童和士兵被这氛围感染,神情悲伤,眼眶红润。
叶知白比他们看起来成熟很多,面色如常,只是眼神中带着几分莫名的情绪。
这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送走的人。
感情不算特别深厚,但也算是有点情谊在?
看着老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帐篷内传出悲戚嘈杂的哭声,身后两个人已经眼泪决堤。
叶知白叹了一口气,拄着拐杖在两个人的帮助下离开了这里。
出了帐篷,看着外面跪着的一大圈人,叶知白只是抬头看了一眼雨幕。
今日天空倒是难得散开了乌云露出蓝色。
雾气也不大,不像平时那样灰蒙蒙的。
她拄着拐杖打着伞朝着医馆的方向缓步走去。
哪怕是有士兵保护,药童搀扶,还是觉得她背影萧条,和这嘈杂的安置点格格不入。
药童看着叶知白平静的表情,觉得有些奇怪。
她也跟着叶知白回过她家,吃过她做的饭,也看到过她和邻居们相处。
可是她总觉得这位娴静温婉的叶大夫身上带着淡淡的疏离感,她和别人相处,从来不曾欠下别人什么,大多都是别人欠她。
她也不在意这些送出去的人情,就好像······
药童思索了很久很久,再看到叶知白对着一个个和她打招呼的人微笑点头的时候,突然灵光乍现。
她就像这一路一样,只把自己当做过客。
别人和她打招呼,她会驻足,但是离开以后就头也不回,眼里也没有半分和人分离的情绪。
药童年纪小,不懂这是为什么,只是把这些记在心里,或许很多年以后,她才会明白这是为什么。
但现在,她心中只剩下疑惑,和对这位大夫的尊敬怜悯。
回到医馆的帐篷里面,叶知白给自己擦了药酒,休息了一会儿,又投入到了工作里面。
晚上的时候,士兵总算是把她家那片区域清理出来,给她建立了一个帐篷,那些从废墟里面拯救出来的物资就被放在里面。
叶知白看了看,没少,就连坏的都给放在这里了。
她有些无奈。
膝盖不怎么能弯下去,那个心细如发的药童见状,主动帮忙整理。
叶知白没有客气,只是离开的时候,从油布里面翻出来几本湿润的医书递给她,“还好被我用油布包着放在柜子里,要不然就全看不了了。”
书本被水汽弄的潮湿,但她比较爱惜这几本书,所以保护得好,这是最后留存下来的五本,其他的油布破损,被雨水打湿,已经烂掉了。
安置点医书不多,这还是比较珍贵的名医留下的,药童拿到的时候十分开心,“谢谢叶大夫。”
当天晚上叶知白将就着睡了一晚上,但是没想到第二天早上,红缨就出现在她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个盒子。
“这是我师傅准备给叶淳的,我们也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遇到他,就交给叶大夫,麻烦您代为转交了。”
送走了人,她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赫然躺着一块巴掌大的祭台碎片。
下面还躺着一张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