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敲定地址后,杨玉贞第一时间给几个徒弟打了电话,提议大家一起凑钱把院子买下来。

她心里早有盘算:之前就跟七个徒弟说过,将来每人都会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饭店小院,现在买这个院子,不过是提前启动计划。

至于院子的产权名字,她也提前跟罗砚洲商量过——暂时登记在一人名下,但实际资产属于所有徒弟,等后续各自的饭店落地,再慢慢拆分理清。

杨玉贞还特意跟罗砚洲提了选择:“这一次按理就是定在你名下的,但你要是想选个富庶的南方城市开饭店,咱们可以再等机会;要是觉得这处院子合适,现在就直接算在你名下。”

罗砚洲琢磨了半天,最终摇了摇头,提议把名字落在施建军名下。

罗砚洲素有豪情壮志,“这处饭店开起来后,让建军当店长正好,鱼水情小院离这儿也近,让他统一管理,两边能互相照应。我等这店理顺了,就去南方开拓新地区,咱们师徒几个,正好能把摊子铺得广些。”

这个提议让杨玉贞很是赞同——施建军踏实肯干,做事又细心,让他管着这处饭店和鱼水情小院,她放心。

而罗砚洲脑子活、人脉广,有人格魅力,让他去南方开拓市场,也能发挥他的优势。

几个徒弟接到消息后,也都很积极,纷纷表示愿意凑钱,主要也是他们工资高,但福利好,吃穿师父都包了,基本没有用钱的地方。

比如罗砚洲和腾明远月工资就有一百块,张铁军也有八十块,其它的人最低也不会低于五十块一个月,不过二千块钱,七个人几个月工资一凑就够了。

没过两天就把买院子的钱凑齐了。

虽说买院子的主意是杨玉贞提的,但具体操办起来,几乎全是罗砚洲跑前跑后。

他不仅拿着杨玉贞给的预算,带着几个能说会道有眼力劲的手下去跟原房主商量,还托了熟人打听院子的过往纠纷,生怕后续出麻烦。

没几天功夫,竟真把价格从两千块砍到了一千八,顺利拿下了院子和地契。

拿到地契的那天,罗砚洲第一时间就送到了杨玉贞手里,半点不拖沓。

杨玉贞捏着地契,笑了笑,才看到罗砚洲的时候,他高傲冷淡,又骄傲又自卑浑身说不出来的刺,现在在她跟前乖的不可思议。

两个人相差没几岁,罗砚洲是真把杨玉贞当半个妈了。

新饭店的第一步总算稳稳落地,接下来就是收拾院子、翻盖屋子,虽然还有得忙,但至少有了明确的方向。

不过,饭店的修缮可不是小工程。

一开始,杨玉贞还想着花钱请外面的施工队来帮忙搭屋子、修院墙。

罗砚洲却摆手反对:“用外人哪有咱们自己人方便?我觉得咱们以后搞建筑是常态,到处找人不如拉一支自己的队伍。

我们不管在哪开饭店,用得都是军人,那体力活不用说,自己家顺手就干了,就是缺几个大匠。

清水县还有不少会木匠、水泥匠的兄弟伙,喊他们来帮忙,不仅活儿做得放心,工资反正是要付的,还比正经匠人便宜得多。

再说就算他们现在水平不怎么样,但咱们多经验经验,咱们修房子的机会多,还能再立个房产科,这不是正好训练人才吗?里外里都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