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我现在很饥饿

回到家中吃晚饭时,白爹对白榆问道:“听说你今天又得了新的任命,感觉如何?”

白榆感慨道:“今日才明白,在官场体制里想做点事情真难。”

白爹又道:“这不是显而易见么?在官场中如果没有上司支持,你什么也做不了!

过去你总能办成事,是因为背后有缇帅,别人卖缇帅的面子。

如今你被缇帅驱逐,又不肯拜其他山头,上面没有人支持,你还能成什么事?”

白榆恶狠狠的用牙齿撕下一口肉,“我现在很饥饿。”

白爹叹道:“虽然你没有当总探和巡捕官时风光,但好歹还维持着六品百户体面。

比起当初日子,已经是天上地下了,不妨安生低调的混着就行了。”

白榆放下筷子,吟了一句说:“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强者从不抱怨环境。

我白榆可不是逆来顺受的老实人,如果以为我只能扫大街,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要向世人证明,我白榆能成功,根本原因是靠自己才能,而不是什么山头大佬。”

白榆心里承认,陆炳的策略生效了,确实让他受到了刺激和不爽。

但后面的剧本怎么写,就由不得陆炳了!

及到次日,白榆先去了西城街道房,今天就有不少人在街道房等待了,下属十个总旗全都出现。

毕竟昨天白榆没提前招呼就突然上任,下属们完全没准备。

但如果他们今天如果还不来参拜,那就很无礼了。

白榆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帮下属其乐融融,彼此有说有笑,相处极为融洽友好。

这和其他衙门那种互相提防、互有保留的氛围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群老朋友聚会。

想想也就理解了,一群人干的都是最底层扫大街的活,又没什么利益可争,关系自然和谐。

接受了十名总旗的参见后,白榆沉吟片刻,直接开口扔大饼:“本官知道,街道房官军工薪微薄,对此深为痛心。

故而本官有一个想法,在任期内让官军每月收入翻倍。”

一干总旗们面面相觑,有句老话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来的管事百户怎么如此不走寻常路?

做官的都是无利不起早的生物,新官上来就画不切实际的大饼,对他自己又有什么好处?

白榆怕众人不相信,又承诺说:“至少在第一个月,每人多收五钱赏银!如果朝廷不给发放,本官自掏腰包补上!”

总旗们又懵逼了,大饼画画就算了,你竟然还想来真的?

有必要这么拼吗?现在做官已经这么卷了?

随后又听到白百户说:“前提是你们这几日要严格按我吩咐去做事,这些事情绝对不会违法乱纪,你们大可放心!”

年纪最大的一个马姓总旗代表众人,上前表决心说:“长官爱兵如子,为我等谋利,我等自当竭诚效力!”

一切都在白榆的意料之中,到了一个新地方如何快速收取人心,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砸钱了。

看着十名总旗齐刷刷向自己行礼,不得不说,白榆感觉还是挺虚荣的。

在京城有职务的百户一般也就管着两个总旗,哪有这种十个总旗参拜的排面。

白榆一时冲动,忍不住说了句:“这份荣光不会独享。”

众总旗:“......”

什么荣光?白百户这是什么意思?如此刻意收买大家,难不成要带着大家去“干大事”?

他们一票老弱,手里武器只有扫把,能干什么大事?

最后白榆挥了挥手,吩咐说:“今天就先散了吧!明天你们再来这里!”

随即白榆率先离开,大步向着街道房外面走去。

然后一路向北,朝着教坊司西院胡同而去。

当白榆路过都察院时,到门房探望了一下老部下们。

当初白榆招募了几十个人,提拔了数位小旗,算是起家老班底。在官场伦理里,这就是羁绊。

除了十来个人作为直属“亲兵”继续跟着白榆,其他大部分还都留在这边,由钱指挥代管。

与老部下们见完面,白榆就顺带着探望了一下钱指挥。

“如果想再次启用三十六家衙门的告示墙,还能做到吗?”白榆问道。

钱指挥摇头道:“你明知故问,显然不能。”

上次能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别人认为你白榆是缇帅亲信,愿意给你面子。

而现在别人都知道缇帅打压你,谁还敢给你面子?

白榆又恳求说:“我没了面子,但钱长官你还有面子,你帮我去说项不行么?”

钱指挥无奈的说:“缇帅早就对我强调过,不许为你提供帮助。

如果在私下偷摸的帮你,不惊动缇帅,或许还能做到瞒天过海。

但是要帮你明晃晃的使用各衙门告示墙,缇帅不可能不知道,那我必然会受到惩戒!”

白榆知道钱指挥说得都是实情,但还是长叹一声道:“真是疾风知劲草啊。”

钱指挥黑着脸说:“情况不同,别生搬硬套的挤兑!

我这个总探把总的职务,可是你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里倾注了你的大量心血,如果付之东流岂不可惜?

再说如果我也丢了职务,那么还有谁能在西城地面庇护你们白家?”

白榆嘀咕一声说:“不愿意帮忙就算了,怎能把我忽悠别人的话术拿来忽悠我?”

钱指挥生气的说:“你要认为我的职务无所谓,那我也不用在意了,大不了不要就是!”

白榆这才说:“那行吧。记住,今天你欠我一个人情!”

钱指挥:“......”

物品容易还,但人情怎么还?

有理由怀疑,白榆明知道自己没法帮忙,但为了骗自己一个人情,才过来跟自己说话的。

白榆到了西院胡同时已经是午后,整个胡同仿佛都开始从沉睡中苏醒了。

在过了中秋节的高潮后,胡同里散发着慵懒的味道。

白榆来到支巷,敲响了绿荷和贾姨妈所居住的小杂院。

当院门打开时,绿荷正好端着一盆水在院中,看到白榆后惊喜的叫道:“官人来接我回家?”

白榆答道:“今日是来找贾姨妈的。”

贾姨妈听到声音后,从屋里出来,疑惑的问道:“白官人找我作甚?”

白榆笑道:“当然是求到贾姨妈了,现在有篇歌词,需要贾姨妈帮忙谱曲或者编一下唱腔。”

贾姨妈作为西院胡同的资深老琴师,对这方面自然在行。

贾姨妈答应了下来说:“此乃小事。”

白榆又道:“为了保密,还请贾姨妈暂去寒舍小住几日。”

贾姨妈还没说什么,旁边绿荷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

有没有搞错?自己这个娇滴滴的小美人可是你们白家的人,但白官人你却先请贾姨妈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