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惠民工程

李成才催促道:“那你快说说,你又有什么计划了?”

陈松笑着说道:“我准备成立一家电缆厂,专门生产电缆和电线。-白!马?书!院` *追/蕞-薪′彰?节+”

“以后随着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我国进入电气时代是必然的。但咱们县城里还有很多地方没有通电呢,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

“所以我就准备建立一家专门生产电缆和电线的厂子,到时候只以成本价卖给咱们流河县的官方,这样咱们官方再铺设电线的时候就能方便很多。”

陈松知道,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全国人民都将进入电气化时代,那么电线的铺设就是一道绕不开的坎。

但是在陈松的记忆中,即便到了90年代初期,很多农村都还没有通电,尤其是那些偏远的山区农村。

按照前世的发展轨迹,新龙国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全国的电力基础设施加速建设。

1987年发电装机突破1亿千瓦。1996年全国电力供需基本平衡,结束了长期缺电的局面,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电力从稀缺资源转变为普及能源。

进入21世纪后,也就是2000年后,农村电网改造和特高压技术推广,进一步推动电力普及,直至2016年,中国发电量和装机容量全球第一,实现了城乡全覆盖!

新龙国的电力应用,比西方国家落后了大约50年,而且还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人口数量和用电需求,但最终却能成为全球第一,这不得不说是一项壮举!

陈松现在有了一些钱,也想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供电厂这样的大工程他是不敢考虑的。!狐?恋~文*血? ,埂!歆¢蕞?哙?

这里面不仅涉及到大量的资金,根本不是现阶段的陈松可以玩得转的,而且还涉及到大量的科学技术和设备设施。

另外,像电力这种重要的资源,国家肯定不可能允许它掌握在个体商人的手里,肯定是要收归国有的。

但电缆厂这样的工厂,陈松却是可以想办法帮流河县解决的。

他可以出地皮,购入设备,组织工人生产……

关于生产方面的问题,他都可以想办法解决,费心费力,不为谋利,只要不赔本,就全是为了流河县做贡献了。

可是,他虽然可以把电缆和电线生产出来,但却依然需要官方的大力配合。

比如,怎样架设电线杆,把这些电线铺设到各个村庄,如何安装变电箱等设备,以及是否需要对百姓们限时限量供电等事务,都需要官方来出面解决。!如^蚊,惘? !免`废/岳?独.

毕竟在现在这个年代,电力还是属于稀缺资源,不可能无限制地对老百姓们开放。

但是现在老百姓的家里也没什么家用电器,像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这一类的东西全都没有,顶多就是在晚上用电灯照明。

即便如此,在一些贫困的地区,人们也不舍得用电,而是仍然选择用煤油灯、蜡烛甚至是火把、木柴来照明。

这就大大减轻了县里的供电压力。

但想要给全县人民供电,可不仅仅只是有了电线就行了,还涉及到很多其他的方面。

比如供电公司的输出能力,电线杆的架设,电线的铺设,在一些地形十分复杂的地区可能还要搭建几十米高的铁塔,以便把电线引过去。

后续还包括收费问题,电表的安装问题,以及是否限时限量供电的问题等等,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

一般情况下,只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的逐渐富裕,依靠着国家意志才能完成如此宏大的工程,私人老板就算再有钱,也根本玩不起这样的大工程。

比如在陈松的前世,进入了21世纪之后,在他的老年阶段,国家拥有了先进的科技和各种大型基建设备,但想要修建一条从青省到藏省的公路,每公里的造价就是1亿元!这还是在相对平坦的地面上。

若是遇到山丘、沟壑、河流这样的复杂地形,造价还要更高!

其中的很多工程,都是国家直接指派部队上的人民子弟兵去建造的,因为他们对命令的服从性高,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公路的建造质量,而且还不用额外地发工资。

若是使用普通的建筑工人的话,总得给人家发工资吧?还有各种出差补助、降暑费之类的钱吧?那样的话,建造成本还要更高!

龙国有一条东起魔都,西达藏省的国道,号称“此生必驾318”,据说当年在修建这条公路的时候,每一公里都有一位战士的英灵在守护。其中的艰辛付出和代价可见一斑。

像这样的大工程,只有依靠国家意志才能完成。私人老板是想都不要想。

在这么多公路之中,有一些是收费的,比如高速公路。有一些则是免费的。

假如你是一个身价100亿的大富翁,像这种公路,就算你倾家荡产也只能修建100多公里。

如果一辆车以时速五六十公里

的速度通行的话,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就能跑完这段路。

你想想,有哪个大老板能撑得起这么大的工程啊?

只有国家力量,才能完成这么宏伟的壮举!

还有很多连绵不断的山脉上,架设着一座座高大的铁塔,用来铺设高压电线,据说建造这样一座高塔的成本也将近1个亿!

个人的力量,在国家的力量面前,是如此的渺小。

所以陈松也没想过要帮全国人民都通电,那纯粹是蚍蜉撼树、螳臂当车。他只是想为这小小的流河县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而且他也没想过把整个工程都包揽过来,只是想帮忙生产一些电缆和电线,然后以成本价提供给官方,既能造福百姓,又能帮官方省钱。

这对他来说,只要使使劲、努努力,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

陈松笑着说道:“李叔,如果您同意的话,这个工程就由我来建造,电缆和电线由我来生产,而且我会把所有的生产成本明细账,都上报给咱们县里的财政部门,由他们进行监督,保证这些电缆和电线没有利润。”

“但其他的后续工作,就要由县里来完成了。如果我有余力的话,也会尽力协助官方做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