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利民
第271章 利民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武胜就急匆匆地赶了回来。?[优|o_品?小;·说?.?网?¢ ′最%新?d章·1%节{u~更ˉ新]??快3a
“老板,我已经搞清楚他们的行踪了!”
“昨晚我没对那个陈竹下狠手,所以我把他扔出去之后不久,他就清醒过来了。”
“但他可能害怕再挨揍,所以就没再进来,俏没声地躲在院子的大门外面。”
“后来你父母也被赶出去之后,他们三人折腾了一会儿就离开了。”
“我跟踪他们一路而去,他们进了流河县城,但因为天色已晚,没有回城的公共汽车了,于是他们就在县城里的招待所住了下来。”
“我为了方便监视他们,就找前台服务员打听了一下,正好他们对面的那个房间空着呢,我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我趴在他们的门上偷听他们的谈话,他们的怨气很大,不停地咒骂,并且说这件事没这么容易就结束。”
这时候的招待所,没有隔音的装修材料,所以隔音效果极差,屋里的人说话的声音稍微大一点,就能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
武胜继续说道:“今天早上,我听到他们起床了,于是就又偷听了一会儿。′?*小&%说¢÷£C>|mˉ#s?? ¤已x发u=布o最~>?新?′章′??节)??”
“他们决定先去找个地方吃点早饭,然后就继续回村里来闹事,我就赶紧回来给你报信了,我估计这会儿他们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陈松拍了拍武胜的肩膀,夸赞道:“做的不错!辛苦你了。”
武胜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辛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陈松从自己家里出来,直接来到苏大贵的院子里,也就是苏梅的娘家。
“爸,妈,我已经接到了消息,我父母准备再来村里闹事,我建议你们跟我一起去城里住一段时间吧,这个院子直接把门锁死,他们就算来了也找不到你们。”陈松说道。
苏大贵一听,立马就答应下来。
他和韩秀珍都很怵头那一对不讲道理、蛮横无礼的亲家了。
他和韩秀珍赶紧收拾了一下行李,和苏梅、小京京一起,跟着陈松返回流河县。
为了避免和陈家三人在山路上相遇,他们稍微绕了一点远路,从河西村那边出去,走另外一条山路下了山。
一行五人回到流河县之后,为了防止陈家三人再来流河县闹事,陈松就立刻给刘静打了个电话,仔细叮嘱一番。
刘静也赶紧给下面的各个厂长打电话,下了封口令,严禁任何人把陈松在流河县的住址泄露给陈家三人。/w?o!s!h!u·c*h_e?n~g,.·c!o*m¨
下面各个厂子里面的基层工人,根本就不知道陈松的家在哪里住。
只有中层以上的领导,以及那几个厂长,才知道陈松的确切住址。
刘静给他们下了封口令之后,就算陈家三人过来打探消息,也不会知道陈松的家庭住址。
果然,陈家三人先是来到了河东村里,看见陈松的院子锁着门,于是又一路上打听着找到了苏大贵的家,结果发现苏大贵的院子也锁着门。
他们想去苏大贵的亲戚家闹事,但又怕被打,于是就只能灰溜溜地返回了流河县。
但陈松现在已经是流河县里最出名的大能人了,所以他们听说陈松名下有很多产业。
于是他们灵机一动,又一路上打听着找到了陈松的工业园区,想看看陈松在不在这里,最不济也能找个人打听到陈松的家庭住址。
结果几番打听之后,仍旧没能探听到他们想要的消息。
普通工人们听说他们要找陈松,干脆就是直摇头,他们也不知道陈松在哪里。
他们又闹腾起来,想找管理人员询问陈松的住址。
而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和各位厂长们,一听说这件事,皆是露出一副讳莫如深、装傻卖呆的样子,根本不告诉他们陈松的住址。
后来见他们闹腾得太厉害,干脆就让保安把他们哄了出去。
陈松一直派武胜偷偷地跟踪陈家三人,以便于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
他们在流河县里闹腾了两天,无果,后来就商量着要离开了。
因为他们来时和回去时买车票要花不少钱,在流河县里的吃住也都要花钱,而且陈松龄和席红梅也不能请假太久,急着回去上班,所以他们撑不住了。
于是陈家三人就灰溜溜地买上了车票,坐着汽车离开了流河县。
陈松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果这三人后来没再闹腾的话,陈松还准备给他们一万块钱当做补偿呢。
但既然他们这么不看事,把陈松烦得不轻,那陈松就完全不想把这个钱给他们了。
陈家三人终于走了,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至于他们后续还会不会再找过来闹事,那就等以后再说了。
大不了就见招拆招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反正陈松是
打定了主意不跟着父母回去了!
要是他们来文的,陈松是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如果他们来武的,陈松身边有武胜和秦玉清这两大保镖的保护,手底下还有近千号员工,苏大贵的本家亲戚也有好几十口人,都足够打一场小规模的战争了。
陈家就算来再多的人也不怕,他们完全讨不到好处!
苏大贵听说那两个难缠的亲家终于走了,也是松了一口气,回到河东村里继续过日子。
生活终于回到了以前那种平静而有序的状态了。
陈松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将那几本小说都更新完成之后,就再次出门了。
这次他直接找上了流河县里的第一号大佬李成才。
李成才知道陈松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来找他,那就肯定是有正事,而是很可能是大事。
于是他赶紧把陈松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并给陈松泡上一杯茶。
两个人坐下来之后,陈松就说道:“李叔,我最近准备建立一个新的产业,却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造福百姓。”
“但这件事需要您们官方的配合,所以才过来咨询一下您的意见。”
李成才饶有兴趣地听着陈松继续说下去。
因为他知道陈松不是那种无的放矢、吹毛求疵的人,只要他说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造福百姓,那就肯定是真的。
而他也对此很感兴趣,因为造福了百姓,那就是相当于他的政绩啊,对于他以后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