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线路
而铁链上绑着的奴隶,成为了一串账本上的数字。
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阿拉伯人投入到了这场生意之中,甚至出现了专门繁育这种奴隶的情况。
随着印度洋航线对大明与越来越重要,大明海军加大了对航线的巡逻和保护。
...
应天,东宫。文华殿。
朱雄英正在和几位六部官员在殿中商量事情,只见殿中地上铺着一张巨大的地图,上边将目前大明境内,以及所有关联的地方,都标注的清清楚楚,包括河流山川、城市村镇,矿物分布等。
大殿之中的官员依次有户部侍郎杨靖、兵部侍郎沈溍、宝司侍郎周肃、工部侍郎秦逵、以及宋仪、姚广孝几人,都在地图上比比划划,相互发表着意见。
这些人都是各自部门的二把手,将来最起码都是尚书级的官员,每人都是才华横溢之辈。
杨靖率先发表意见,他手中拿着一个木棍,对着江南这个片区划了一圈儿,说道:“诸位,下官还是坚持这个意见,江南地区是赋税重镇,依赖漕运严重,损耗极大,从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对目前的大明来说,利益最大,可成为第一选择。”
兵部侍郎沈溍摇头,指着北平方向说道:“江南产粮重镇不假,可多年来漕运已然十分便利,称不上是最优级,相反从京师到北平的这一条干线更为要紧!”
“一来一旦边疆有变,可飞速驰援,战时运兵,平时运民,沟通南北,不亚于京杭运河!”
工部侍郎秦逵显然不支持这个意见,说道:“沈大人,这京北干线全长少说也有两千四百里路,这得需要多少人?多长时间,铁路一事,刚刚推行,应由简入难,上来就搞这么大的工程,有些风险!”
宝司侍郎周肃也有不同意见,说道:“秦大人,这江南粮道干线也不简单啊,这里长度虽短,可水网密布,农田密集,实际难度可不比京北干线小啊!”
“那你说怎么办呐!”
“这不是还在商量吗!”
朱雄英坐在主位之上,看着这四个人竟然意见都不统一,一个头两个大,实在是受不了了,于是说道:“诸位大人,不必吵了,施工难度诸位不必担心,只要不是天险,平常小山小河的不成问题。姚先生,你发表一下意见吧!”
四位侍郎看朱雄英询问姚广孝的意见,心中多少有几分不满,东宫所属到是知道姚广孝的本事和地位,可这四位正儿八经是正三品的官员,手中攥着的都是大权,对姚广孝这样一个出身方外之人,指点朝政总觉有些不适。
但姚广孝神色自若,拱手说道:“诸位大人的顾虑,太子殿下也都明白。眼下要务是选一处易行之地,迅速展开试点,积累经验,再图其他。”
“依我之见,还是先试点江南粮道一线为好,一来此处人口密集,劳力充足,二来距离流金城较近,可节省时间成本,三来,目前流金城到南京段的铁路,就是按此方案铺设的,可继续东去。四来,此条铁路不仅可以运粮,还可以沟通应天于海外,弥补京师到港口的陆路不足。”
姚广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总体思想为支持江南粮道这个方案。
这点获得了杨靖的认同,心想,这和尚还算是有几分见识。
这时候,朱雄英走下高台,说道:“诸位大人的心思我都明白了,江南粮道一线,是我大明经济命脉,而京北干线一段,是为了军事刚需,依我之间,你们现在迅速分成两组,将这两个方案,所需要的钱粮、工匠、劳工、时间,以及工程难点,都计算出来,我们在做衡量!”
“届时,我们也能看的更加清楚一些!宋仪,你在此处,随时接受调动,若是诸位大人有工程上的问题,你好妥善解答。”
“姚先生,你协调各方,为诸位大人解决难点!”
“来人,取来书案,笔墨纸砚。准备好茶水殿下,好好伺候诸位大人。”
几位大人一听,是这么个理儿,不算账,永远也不知道到底哪条线路的利益更大,性价比更高,不如就粗略一算,两相对比,就知道了。
随后,大殿中的众人,包括朱雄英,都参与到这项计算之中了。国家工程,这是一笔十分庞大的数目,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甚巨。
众人从早上,一直计算到日影西斜,终于将两条线路的大概用度给算出来了。
户部侍郎杨靖率先出来说道:“殿下,按江南粮道的线路,应天至镇江、至常州、至苏州、至松江一线。全长约五百二十里,用铁方面,铁轨用铁、桥梁用铁、其他辅助性用铁共计1335万斤。需征调民夫15万人,用时一年半,需用银钱约80万两,粮食200万石。”
这些数字组合在一起,不亚于再进行一场北伐战争,实际上,修铁路这个事儿他并不容易,并不是说心血来潮,下个圣旨,等个两年就修好了。
这其中需要协调大量的人力物力,这都是目前朱雄英需要考虑的。
朱雄英听完这些数字,并没有很惊讶,反而是十分平静,说道:“既然成本说完了,说一说收益吧!”
国家费劲巴拉修一条铁路,可不是为了过家家的,是要带来巨大的效益的。
“是,殿下!”杨靖展开了另外一卷卷轴,开始说道:
“首先,时间方面,以前苏州运粮至南京,需要20-30天,铁路可将其时间压缩到一两天,还不受天气影响。”
“其次,从此之后运粮损耗将大幅度减少,粗略估算,每年至少从损耗中节省60万石,直接充实国库!”
“另外,铁路的出现,必将带动苏杭,甚至整个江南的商业经济,将会有更多的产品输送到海外,直接增加国家税收。臣预计,这条铁路不出五年,就可收回建设成本。”
喜欢大明:我朱雄英来了请大家收藏:()大明:我朱雄英来了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