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大学士
“公主这是要出去玩?”李环朝衣服不怎么合身的女子问道。
赵晴看了他一眼,没有回话。
胖子双手插袖,笑嘻嘻道:
“我说公主,您这一招会不会太老套了?”
“管用就行,本宫从小到大一直用这招,从没失误过。”
赵晴对胖子的态度似乎更好。
李环不动声色看了眼宫墙方向,一个人影正站在那里注视着这边,想来是皇帝派出的贴身护卫。
赵晴仍在为自己逃离皇宫而沾沾自喜,整理一下帽子,主动问道:
“你们来这里做什么?”
“我们原本是要进宫见四皇子,被不长眼的家伙给拦住了。”
胖子朝守门侍卫的方向努了努嘴。
“哦,他呀!刚来的,跟块木头一样,好几次把我拦在了外头。”
赵晴说完,犹豫一下,从宽大袖中拿出一块金牌,递给侯高飞道:
“喏,这是大内金牌,你们拿着进去吧。”
侯高飞微微有些惊讶,接过令牌,眨巴眨巴眼道:
“哪都能去吗?”
“废话,都说是大内令牌了。”
说到这,女子怀疑打量着胖子:
“虽说哪都能去,但你们可别乱走,万一惹出乱子,我就说自己令牌被人偷了。”
侯高飞见她难得聪明一回,干笑一下,打消了去后宫一窥三千佳丽风采的想法。
“那就谢过公主了。”
赵晴点点头,又给了李环个白眼,鬼鬼祟祟朝远处走去。
李环再次回过头,原本站在宫墙上的身影不知何时没了踪迹。
侯高飞捧着令牌左看右看,最后放在嘴里咬了下,失望自语道:
“皇家这么小气,弄个金牌还是鎏金的。”
“赶快办正事吧,别让楚世子跑了。”李环提醒一句。
“对对对,这是要紧事。”
有了金牌,胖子气势一下比刚才足了许多,大摇大摆来到刚才那名侍卫面前,摇了摇令牌,鼻子里哼出一个“嗯?”
侍卫反应一如既往地平静,侧开身子,让开位置。
这让本想威风一番的胖子不禁有些失望,上下打量对方一眼,这才有些不甘心进了宫门。
二人走的正门,平时大臣们上朝的地方,距离皇子公主们居住的地方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皇宫内到处都是巡视的禁军,为免不必要的麻烦,侯高飞直接将金牌挂在腰间,挺着肚子迈着四方步朝里面走去。
当两人找到赵透所在的钟鸣宫时,对方正在书房跟随一位大学士学习经世治国之道。
这是赵家每一位皇子都要学的,即便无意参与夺嫡,也必须有所了解。
赵透做乞丐时,曾跟随一位老乞丐学过读书识字,治国论策亦有涉猎,所以学起来并不费劲,倒是负责教授他的大学士微微有些意外。
对于四皇子的遭遇他略有耳闻,本以为对方久居宫外不学无术,教起来会很费劲,没想到不仅四书五经一样没落下,就连经国之道亦有独到见解,而且目光老辣,丝毫不像这个年纪该有的。
梁大学士愈发看好这位皇子,拿出全部本事去教他,有时二人还会就一些事产生分歧,一番辩论过后,居然谁也说服不了谁。
年纪更大又是老师的梁大学士难免气不过,吹眉瞪眼气呼呼甩袖而去。
等回到家中,仔细回忆一下,对方的观点又似乎很有道理。
究其原因,兴许是因为自己出身世家门阀,一言一行谨遵三纲五常,老想着以礼义道德治理天下,却疏忽了百姓大都目不识丁。
许多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活着都费劲,又哪有力气谈什么礼仪道德?
赵透打一开始就瞧出这位出身尊贵的大学士空谈居多,就连京城米面市价都未必知晓。
对方年过三十,开口仍带着股愤世嫉俗的意气,认为凡贪官就该罢免,是仁政就该施行。
赵透不明白那位便宜父皇为何会派来这么个老师,是试探自己,还是故意让他变成个不切实际的皇子?
赵透手托着下巴,看似在认真听取先生授业,实则早就神游天际了。
正想着,屋外响起敲门声,贴身小太监走了进来,低声禀告有李、侯两位公子要见皇子。
赵透一听便知道是自己两位哥哥来了,面露喜色。
梁大学士见状微微有些不悦,但念及对方表现一向优异,让他在陛道:
“既然是殿下的朋友,不妨让他们进来一同听讲,臣讲完这段就结束了。”
赵透也没跟他客气,朝小太监吩咐一句,后者领命退去。
不多时,两个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被带了进来。
看到梁大学士,原本嬉皮笑脸的胖子收敛不少。
几人互相行礼自报家门,得知李、侯二人的出身后,态度清淡的梁子晋内心隐隐有些惊讶。
他原以为四皇子久居宫外,结识的必定是些不入流的地痞无赖,可眼前两人一个是安梁府尹李丰年的公子,另一个则是皇商侯家的独子。
梁子晋并不了解侯家,只知道宫中每年吃穿用度都由他们负责,京中许多产业都姓侯,家主侯显成似乎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
不过就算家财再多,也依旧是个商人,挂着从五品头衔,身上却难掩铜臭。
至于李丰年,梁子晋则是打心眼里佩服。
二十年前只身赴北川,游说三大部族,结束了边境常年战乱。
如此功绩,就是较当年韩相建亦不遑多让,可以说乾州有今日之辉煌,一半靠韩右相,一半靠李丰年。
只可惜李丰年出身布衣,不比韩家显贵,到头来只得到个郡守职位,一干就是二十年。
近些日子才调到京城,做了安梁府知府,品阶没多大提升,却多了不少麻烦事。
听完二人的自我介绍,一向自恃清高的梁子晋态度热络不少。
尤其是对李环,直言自己仰慕李知府已久,有机会定当登门拜访云云。
以前李环对于这种事不善应酬,但经过这半年历练,和胖子朝夕相处之下也跟着变得圆滑起来,同样将面前的大学士给恭维了一番。
梁子晋心情不错,在接下来的授课中卖力起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力求让三位年轻人都明白自己讲述的内容。
可被他冷落的胖子似乎并不买账,在讲到“重农抑商”时,不出意外发表了不同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