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心意
看到南宫姿意与李环亲密的样子,赵极心中五味杂陈。
做皇子多年以来的习惯,又使他不得不保持冷静,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在二人进门前,赵极重新坐回座位,随便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这一切都落在旁边老人眼中。
当当……
房门被敲响,老者满脸笑意打开门,看到站在外面的二人,笑吟吟道:
“你们决定好了?”
二人相视一眼,点了点头,看起来颇为默契。
房间内的赵极虽然极力装作不在意,但看到这一幕,还是感觉胸口像被什么重物压到一样,喘不过气来。
“我们来是向您二位道别的,顺便想再请二殿下帮个忙。”
“什么忙?”
二皇子赵极放下笔杆看向二人。
李环朝他一拱手,微微躬身道:
“小人能与南宫姐姐相识,还要多亏了殿下您,小人斗胆恳请殿下做我们的证婚人。”
“什么!?”
赵极差点站起来,不过他很快注意到其余几人目光,神色恢复正常道:
“我明天就要返回春临,你们还是另寻旁人吧。”
“那可否请二殿下禀告圣上,请他老人家为我们赐婚?”李环越发得寸进尺。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们两家商议就好,为何非要陛下赐婚?”
赵极皱着眉,言语间隐隐有了怒气。
李环像是没看到,自顾自解释道:
“虽然皇上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南宫姐姐是南宫城送往秋梁的质子。
草民向陛下求旨,一来是让他老人家还她自由,二来想昭告天下,让所有人知道她是我李家媳妇。”
李环一通话有理有据,以至于心机深沉的赵极都无话反驳,但他心里就是不舒服。
这时李环仍不看形势,微微羞赧道:
“当然,草民也怕有人觊觎她的美貌,与我争抢。
若能得到陛下御旨赐婚,我便不怕暗图不轨的宵小之徒了。”
赵极闻言脸皮一抽,合着这小子是在点自己呢。
再看对方的表情,哪里是在请求,分明就是满脸得意的炫耀。
赵极再好的涵养也被激起了火气,生平第一次出言讥讽道:
“李公子这话,是不相信她还是对自己没自信啊?”
“能娶到姿意这种女子,乃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做梦都能笑醒。
李某自觉配不上她,若非要说,自然算是不自信。”
李环一番话说得情真意切,让赵极哑口无言的同时,一旁女子也双目出神,怔怔望着他。
这一幕落在赵极眼中,自然别有意味。
他暗叹一声,算是认了输,摆摆手道:
“你们走吧,陛下那里本皇子会去说。”
“李某先行谢过殿下。”
李环面露喜色,神态憨厚朝对方恭敬一拜,似乎刚才所做又不像在故意炫耀。
二人离开后,赵极倒在椅子上,袁彩立适时出声道:
“二爷,真就这样让南宫丫头离开?”
见对方没有说话,老者继续道:
“您二位是老奴看着长大的,性格我也最清楚。
那丫头算我半个徒弟,虽然性格泼辣,但在二爷面前从不任意妄为。
她的想法,想必您比我清楚。
再说二爷您,这些年在外人面前一直隐藏心思,却瞒不过老奴的眼睛。
您喜欢那丫头,但背负的东西太多,不敢轻易将喜欢表达出来。
恕老奴说句不中听的话,二爷您暮气太重,不像个年轻人。
年轻人就该像李公子那样,快意恩仇,喜欢谁就说出来,讨厌谁就不假颜色。
您是二皇子,犯不着活得比我这个老头子还憋屈。”
赵极看向老人,有些迷茫道:
“这些年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确实是这样没错,但二爷您可曾想过,皇后娘娘仙逝后,您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不论是与大皇子争夺东宫之位,还是在朝堂中玩弄权术,那都不是您的真心选择。
老奴在宫内当了几十年差,知道圣上的为人,他不反对百官争斗,也乐意看儿子夺嫡。
这是帝王取衡之法,兴许不是他本意,但不得不为。
可二爷您跟陛下不同,做皇帝不是您唯一的出路,您不该为此抛弃真正在乎的东西。
倘若输了,什么都剩不下,还会落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倘若赢了,也只会得到一张冰冷的皇位。
以前老奴不说,是因为这是您活着的唯一念想,可自从那丫头出现,您就多了一个选择。”
赵极沉默不语,许久过后,似低声自语道:
“你是让我选她?”
老人露出笑容道:
“别看老奴是个太监,年轻时也曾是个翩翩公子哥,不少女子见了我都脸红.
老奴服侍了您半辈子,自是无怨,可若说悔意,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为了糊口进宫做太监,错过了一人。
二爷您别怪老奴啰嗦,这相思离别之苦,我最是清楚.
皇后娘娘在天有灵,也不希望您为了一桩陈年旧事,最后落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美人与江山未必不可兼得,大皇子因为一位女子能与二爷在朝堂上分庭抗礼,南宫丫头未必就不是您的贤内助。”
赵极似乎终于被老人说服,刚要起身,却又想起什么,坐回原位道: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她已经找到了值得托付的人。”
“二爷,您连皇位都争得,却不敢跟一个年轻人争风吃醋吗?”
一向对主子唯命是从的老仆,此刻一脸恨铁不成钢,仿佛在看待自家不成器的后辈。
赵极直直望着老人,下一刻,突然摇头笑了笑:
“原来是你下了个套让我钻。”
袁彩立眼中透出睿智光明,同样笑道:
“二爷,再不追,可就假戏真做了。”
赵极明知对方在撒谎,却又不敢去赌。
万一李环真将南宫姿意带回家,赶鸭子上架,到时真就来不及了。
想到这,他豁然起身,抬腿冲出房间。
由于动作太过剧烈,桌上笔杆都撞到了地上。
男子一路穿过条条长廊,等打开大门的一瞬间,却愣在原地。
夕阳余晖中,女子一人静静站在门口,似笑非笑望着他。
她的身上镀满金色晚霞,像是蒙了层纱。
赵极一生从未见过绝美景致,以至于若干年后,他仍记得这个傍晚。
女子眼中透出狡黠,眉目带笑:
“二爷跑这么急,是为何事?”
赵极喉咙上下动了动,脸上带着局促。
许久过后,直至夕阳隐入地平线,一个温和声音自黑暗中传出:
“随我回春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