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李环的靠山
李环带着侯高飞出了白玉楼,一路向北走,直至快抵达皇城禁宫时,二人停在一家宅邸前。
秋梁城内寸土寸金,眼前的宅子并不大,但能住在皇宫根上,必定也不会是寻常人家。
胖子看到门口挂着的“韩府”二字,咋舌道:
“李哥,这该不会是韩国公的宅子吧?”
韩国公,开国六公之首。
如今继承国公爵位的乃是韩家第三代长孙,韩昌韩建亦。
乾州地处西北,天高皇帝远。
百姓们对朝中之事并不清楚,但有一位官员的名字就连当地孩子都知晓,那便是如今南朝右相韩昌。
韩昌年轻时也曾气盛过,在朝堂上说了些不当言论,被太祖皇帝贬到乾州做刺史。
彼时的乾州物资匮乏,百姓食不果腹。
韩昌仅仅花费五年时间,就将这里打造成一处互商区域,并在之后二十余年间,逐渐演变为诏国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
当地百姓对其感恩戴德,甚至为他建祠堂供奉神像。
如此政绩加上韩家在朝中的地位,韩昌很快被刚即位的明帝赵恒调回京城,委以重任,一路做到首辅位置。
之后又理所当然世袭了国公爵位,因平日忙于朝政,无暇打理家事,府中事务大都交给弟弟处置。
李环走上前,敲响大门,一个七八岁的小门童打开门探出头来。
看到李环,疑惑问道:
“你找谁?”
“我找韩右相,韩大人。”
“爷爷不在家。”
五十出头的韩建亦,如今已经当爷爷了。
眼前的小童也不是什么门房,而是韩右相的孙子。
李环脸上带着笑意,蹲下身道:
“你叫什么名字?”
小孩面露警惕,犹豫一下,答道:
“我叫韩初日,你又是谁?”
“我叫李环,按年纪,你得喊我叔叔。”
韩初日瞪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摇摇头道:
“不对,我爹说了,见到年轻的要喊哥哥姐姐,见到年长的才喊叔叔婶子。”
胖子这时等得有些不耐烦,走上前催促道:
“小孩儿,别管什么哥哥还是叔叔了,赶快叫你家大人出来。”
“哎好,大叔,您等着,我这就去通知二爷爷。”
说罢,门也不关,一溜烟进了宅子,留下胖子站在原地发愣。
直至孩子身影完全消失,他才反应过来,愤愤不平道:
“嘿这小子,我很老吗?”
李环看了他一眼,笑笑没说话。
胖子倒是不老,只不过这一路风餐露宿,几人皆是没心思打理自己。
胖子体毛旺,才十来天就一把胡子,配合他黑黢黢的长相,打眼望去确实不像二十左右的年轻人。
不多时,一名面容端正的中年人自府内走了出来。
看到李环,男人立刻面露喜色,笑着招呼道:
“小环,原来还真是你啊,刚才初日说你来了我还不信,几年不见,一转眼都这么大了?”
李环规规矩矩朝对方一礼道:
“见过舅舅,这位是我朋友,姓侯名高飞。”
侯高飞还有些懵,不过也跟着行礼道:
“晚辈这厢有礼了。”
男人朗声笑道:
“哈哈,不必多礼,来者都是客,走,随我进去。
大哥这些天可一直念叨着你,今早还说就快到京城了。”
“大舅知道我要来?”李环微微有些惊讶。
“嗯,也不知他从哪得来的消息,前段时间还一直数落你爹来着,说他心狠。
不过随着你离京城越来越近,渐渐就没那么大怨气了。”
听着二人颇为熟络地谈话,跟在后头的侯高飞满心错愕。
那位一手建立起乾州、位居当朝首辅的韩右相,居然是李哥的舅舅?
有这种靠山,怪不得他敢在醅阳暴打楚世子,还差点斩了对方。
短暂惊愕过后,他的内心马上变作狂喜,李哥藏得可够深的,这回自己算是捞着了。
就在他心生得意时,前方甥舅二人恰好谈到醅阳发生的事,韩盛笑道:
“听说你在醅阳大闹一场,差点砍了楚家那个小辈?”
李环知道二舅的性格,与大舅韩昌不同,二舅看似儒雅,却是武将出身,乃是诏国赫赫有名的一位儒将。
平日虽作书生打扮,骨子里却充斥着军人的杀伐果断。
自己打了楚世子非但不会让二舅生气,对方反而会大大夸赞一番。
于是李环微微一笑,语气略带傲意道:
“楚奇嚣张跋扈,仗势欺人,打掉他几颗牙都是轻的。
这次只是小惩大诫,若再被我遇到他作恶,定要将剩下的牙一并打断,顺带折几条骨头。”
李环说这话时带着冷笑,与当初在醅阳城时一般无二。
旁边胖子瞧见不禁心里一哆嗦,他知道对方不是在开玩笑。
合着整个坊西郡最大的纨绔并不是他侯大少,而是一直不吭不响的李环。
韩盛闻言果然开怀大笑,拍着外甥肩膀道:
“哈哈,说得好,小时候你练功大哥还不待见,如今看来,是他走眼了。
怎么样,要不要到我军中历练一番?若是想上阵杀敌,我也认识几个边关将领。
好男儿就当于沙场上肆意驰骋,建功立业封侯拜相。”
韩盛虽与韩昌是亲兄弟,但二人却差着十岁。
他在李环这个年纪时就已经混到了七品云骑尉,获封金吾卫上将军。
从二品官职,掌京城、宫内巡警,同时兼顾道路、水草、烽候事务。
虽然是个享清福的位置,但刚过不惑之年的他依旧不服老,几次三番上书请求调任边关。
可惜边关事务向来由素家兄弟垄持,因此一直没能如愿。
面对舅舅的盛情邀请,李环尴尬笑笑。
他一向没有宏图大志,练武也只为强身健体。
若非此次父亲有意历练,估计他已经成婚生子,一生只做个普通人。
韩盛见状也没生气,自家外甥的秉性他还是了解一些的,于是转移话题道:
“晚上留下来吃饭吧,正好见见其他长辈。”
李环点点头,他此行便是为了处置楚世子的事。
今后说不定要留在京城,消除隐患总归是好的。
以韩、楚两家交情,事情不至于闹得太大,大抵会被当做是后辈间的打闹收场,自己最多不过赔礼道歉一番。
他倒不是怕楚家,而是为了几位兄弟。
秀才即将就任,胖子留在京城当阔少,长孙透极有可能陪着杨承燕做点小生意养那群孩子。
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不要节外生枝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