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萧家家主
告别了杨知县,李环独自返回萧府,侯高飞则陪着孙文兴去卖祖宅。
秀才本没想要人陪同,但胖子死乞白赖要跟上去。
用他的话讲,买卖里面弯弯绕多着,有他在保管不会被坑。
目送二人离去,李环一路来到萧府,没受任何阻碍便进了大门。
回想起自己来此已住了三天,不与家主打声招呼属实说不过去。
萧挺听说他有这个想法,又是欣喜又是担忧。
欣喜的是李环八成要帮自己,担忧则是怕爷爷未必答应。
正如李环猜想那样,萧挺这个萧家嫡长孙背负了巨大压力才将他们留在府中,族中一些人早就将事情告到了爷爷那里。
老爷子倒是没有苛责,仅是简单询问了几句,府内也渐渐平息下来。
可萧挺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爷爷对他给予厚望,但也只能允许他任性一次。
若是搞砸了,以后就与未来家主之位无缘了。
萧挺不敢对李环指手画脚,可事关萧家存亡,又不得不出言提醒道:
“李兄,我爷爷年纪大了,脾气古怪,还请李兄多多担待。”
“放心,我有分寸。”
脾气怪的老头李环也不是没见过,譬如他那位便宜师父,每次喝醉了都和徒弟聊姑娘,半点高人做派都没有。
在萧挺的引导下,李环来到后院。
此时日渐晌午,虽已入冬,但阳光正好。
一名老者坐在院中摇椅上,悠闲晒着太阳。
他腿上蹲着只纯种狸花猫,许是平日伙食太好,养得膘肥体壮、皮毛油亮。
萧挺将李环送到门口,便没敢再进去。
他有种预感,今天似乎要挨骂。
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做了十几年孙子养成的特殊本事。
李环见他小心翼翼,摇头笑了笑,自顾走进院子。
听到脚步声,狸花猫率先睁开眼,朝李环叫了一声,而后打了个哈欠,再度垂下脑袋。
老人看起来六十出头,须发已见斑白,面色略显红润。
李环没有打扰对方休息,耐心站在一旁等候。
等了足有一刻钟,老者才悠悠睁开双眼。
看到面前站着个年轻人,老人先是惊奇,目光矍铄打量着对方,片刻后,笑呵呵道:
“想必小友就是李公子吧?老朽年纪大了,本来想出来晒晒太阳,这一不小心就睡过去了,怠慢了小友,来,快快请坐。”
老人说完,又朝院外喊道:
“小兔崽子,别藏了,还不给李公子备茶?”
院外响起一阵脚步声,萧挺依旧没敢露头,不过也乖乖去备茶了。
老者心满意足回过头,拍了下膝头狸猫。
后者不满“喵”了一声,从老人身上跳下,亲昵蹭了蹭李环的腿,竟十分自来熟跳到了他怀里。
李环打小没养过猫,对动物也算不上亲近。
他礼貌性地任狸猫待在膝上,并伸手抚摸起来。
狸猫喉咙发出咕噜声,许是被摸舒服了,居然在李环怀里翻了个身,露出肚皮来。
老者见状笑吟吟道:
“看来小友为人正直,连一向高傲的虎子都喜欢你。”
谈话间,老人上下仔细打量起李环。
他方才并不是真在睡觉,而是在试探对方的耐心。
现在的年轻人,一个个太过心浮气躁。
尤其一些大族出身的后辈,仗着长辈荫蔽,嚣张跋扈,全然不将他人放在眼中。
就像那一进城,就搞得鸡犬不宁的楚世子。
李环低头逗弄着狸猫,一会儿搔搔下巴,一会儿摸摸尾巴。
看着对方享受的样子,活了二十年的他第一次领略到撸猫的乐趣。
老者自以为滴水不漏的试探,在年轻人眼中简直纰漏百出。
别的不说,单就真睡假睡之间的气息差别。
在李环这个修习内功的人眼中,区分就再明显不过。
若换成其他心浮气躁的年轻人,兴许早就戳穿对方,以此痛快痛快。
李环却是没那份争强好胜的心思,表现的比眼前这位萧家家主还要老练沉稳,脸上始终挂着礼貌微笑。
这反而让老者有些看不透他了,于是以开玩笑的语气问道:
“听挺儿说,李公子当众教训了楚世子一顿?”
李环点点头,语气平淡道:
“是有这么回事,可惜没杀了他,否则也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
李环说得随意,对方却是听得胆战心惊。
以老者的阅历看来,眼前年轻人并非说大话,而是确有这个想法。
看他云淡风轻的样子,似乎杀一个国公世子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老人此刻开始相信孙子的说法了,眼前这位年轻人说不定真有比国公还强硬的后台。
李环逗弄一会儿狸花猫,抬头说起了正事:
“萧老太公,晚辈此次前来,一是拜会一下您老人家,二是想告诉您,我们答应了萧公子的请求,帮他这个忙。
这事毕竟关乎整个萧家,所以还需要老太公您做决定。”
李环说完,便没了下文,静静等待对方的决定。
老人望着眼前年轻人,并没有急着作答。
虽然孙子信誓旦旦跟他保证李环来头不简单,但他还是要亲自见一见才能确定。
现在见过后发现,这年轻人不骄不躁,半点不提及自己的家世,却又能做到不怒而威,视人命如草芥,这些确实是顶级门阀世子才有的气度。
老爷子活了一辈子,力求维稳,从不轻易将萧家置身险地,家族因此无波无浪走到了今天。
但过于稳妥同样拖累了萧家,诏国建立之初它位居醅阳豪门末流,如今五十年过去了,依旧还是末流。
正如萧挺所说,萧家若要改变局势,必须要豪赌一把。
败了,自此没落,连末流都算不上。
胜了,一夜之间超越其他家族,登顶醅阳。
再高些,甚至不止醅阳,秋梁那边也可留有一席之地。
这份豪赌自然令人心动,但结果却由不得他们决定。
见李环的话密不透风,老人只得放下旁敲侧击的想法,直言道:
“聊了这么久,还不知令尊高姓大名,官居何职?”
“哦,家父李丰年,就任潜州坊西郡郡守。”
郡守……
老者一时愣在当场,倒不是这职位有多低。
一郡之首,跟县令差不多大,放在以往,也是他们需要巴结的存在。
可距离与国公抗衡,差得又何止一星半点?
……